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波斯恩仇录(上):伊朗的黄金时代与伊斯兰革命

0
分享至

一.历史上辉煌过的伊朗

伊朗的历史,确实比中国还要悠久。早在公元前2800年,这片土地上就已经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国家,真正称得上“上下五千年”。作为伊朗主体民族的波斯人,属于雅利安人种,和德国人、印度北部的高种姓居民是一脉相承的亲戚。

到了公元前550年,波斯迎来了真正的高光时刻。居鲁士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国,通过几十年的征伐扩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也是当时疆域最广的帝国。所以今天的伊朗人提起祖先,脸上也是写满了骄傲。波斯历史之于伊朗,就像唐宋之于中国,是民族认同感的根基。



可惜,波斯人的命运比中国还要坎坷。中国虽然经历了元清两次被外族统治,但总体上文明主体依旧延续,汉语依然是官方语言,儒家文化也还在。可波斯就惨多了。

公元637年,阿拉伯帝国的军队攻破波斯的最后一道防线,萨珊波斯帝国彻底灭亡。更致命的是,本土信仰的琐罗亚斯德教也随之被取缔,伊斯兰教取而代之。从此之后,波斯一步步走上了彻底伊斯兰化的道路。不光是宗教,连语言也被阿拉伯语取代,直到后来波斯语才慢慢恢复使用。

从那以后,波斯这片土地彻底成了外来势力轮番登场的舞台。蒙古人来了,屠城;土库曼人来了,抢地盘;土耳其人来了,打仗;俄国人、英国人也都来插了一脚。尤其是在16世纪,由土库曼人建立的萨法维王朝统一伊朗,他们为了对抗强大的奥斯曼帝国(逊尼派),强行在全国推行什叶派信仰,彻底和逊尼派世界撕破脸。这一步,为后来的中东宗教冲突埋下了祸根,也注定了伊朗此后“怼天怼地”的孤独命运。



时间来到20世纪初,伊朗早已是强弩之末。卡扎尔王朝名存实亡,国家实际上成了俄英两国的势力范围,北边是俄国人的地盘,南边是英国人的天下。整个国家羸弱不堪,满目疮痍。

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1921年,一个名叫礼萨汗的军官带着区区2500人的骑兵和18挺机枪,几乎兵不血刃地发动了政变,推翻了腐朽的卡扎尔王朝,建立了巴列维王朝,开启了伊朗现代化的第一步。

礼萨汗出身寒微,是个真正的穷小子,没读过几天书,但却极有见识。他和土耳其的凯末尔算是英雄所见略同,都清楚地认识到:国家落后,根子在宗教束缚。所以礼萨汗下定决心要搞世俗化改革,一手抓中央集权,一手砍宗教势力。他不光要修铁路、建大学、搞银行、开工厂,还要从生活习俗下手。他命令女性摘下黑色面纱,王后和公主带头示范。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什叶派圣城库姆。礼萨汗亲自带兵闯入清真寺,穿着军靴走在圣地的地毯上,还用手杖敲打那些不服管的宗教领袖。这种做法虽然暂时压住了宗教势力,但也彻底埋下了世俗政权和伊斯兰教之间的血仇。

1935年,为了彻底告别落后的过去,礼萨汗甚至连“波斯”这个沿用了几千年的名字都不要了,正式把国名改成“伊朗”。“伊朗”这个词,在波斯语里意思是“雅利安人的土地”。礼萨汗这么做,是想拉近与当时的纳粹德国关系,因为德国人也自称雅利安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伊朗,想找德国做靠山,结果押错了宝。

二战爆发后,英国和苏联为了防止伊朗倒向德国,干脆联合出兵威胁伊朗。1941年,礼萨汗被迫退位,由22岁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



从这一刻开始,伊朗才真正进入了现代历史的新篇章。但那个埋藏在地下的宗教复仇火种,早已悄悄燃烧,等待着下一个爆发的机会。

二.美国的盟友

伊朗之所以长期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掌握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早在19世纪末,欧洲人就注意到了这片土地下埋藏的宝藏。1909年,英国人成立了“英波石油公司”,并在阿巴丹修建了炼油厂。这座炼油厂在当时是世界最大,也是整个东半球最重要的航空燃料基地。

阿巴丹的战略价值,不仅仅是对英国,对全世界都是块肥肉。二战期间,希特勒为了争夺石油,甚至不惜兵锋直指伊朗边境,妄图抢夺阿巴丹的控制权。连远在东亚的日本人都动过心思,计划派军舰远征波斯湾,试图插上一脚。石油是战争机器的血液,谁控制了阿巴丹,谁就等于握住了半个世界的喉咙。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英国国力每况愈下。而苏联又在伊朗北部虎视眈眈。为了防止这块石油宝地落入苏联手里,美国开始逐步接手,取代英国成为操纵伊朗局势的幕后主角。

1951年,伊朗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时任首相摩萨台主张石油国有化,准备把英国人彻底赶出伊朗。在此之前,英伊两国虽然合作分账,但主导权一直在英国手里,伊朗不过是分红的“打工人”。摩萨台的举动,直接切断了英国人赖以生存的油路。英国自然不甘心,转身拉上美国策划了一场秘密行动。



1953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主导下,一场代号“阿贾克斯行动”的政变爆发,摩萨台被赶下台,之前长期隐身幕后的巴列维国王被重新扶上前台。经历过这场权力惊魂后,巴列维彻底认清了世界新格局——今后只能死死抱住美国的大腿。

从此以后,西方石油公司重新回到了伊朗,美国也把伊朗当成中东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那个时候,美国拉拢了“中东四宝”:以色列、伊朗、沙特、土耳其,作为稳定该地区的四根支柱。

获得美国撑腰的巴列维,不仅要守住王位,还想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把伊朗打造成现代化强国。正好赶上70年代石油价格暴涨,为他的改革计划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1963年,巴列维启动“白色革命”,按照美国设计的蓝图,对伊朗社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土地改革、妇女获得选举权、非穆斯林可以担任公职、限制宗教势力——这些改革措施让伊朗一跃成为中东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体。虽然体制内腐败横行,利益分配极不公平,但单论发展速度和生活水平,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伊朗历史上最好的阶段。

巴列维国王正在发放土地证



凭借源源不断的石油美元,伊朗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甚至一度跻身全球第九富裕国家。首都德黑兰也脱胎换骨,从一个不起眼的破旧小城,变成了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东方的巴黎”。城市里高楼林立,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街上洋服、超短裙、太阳镜、烫卷发随处可见。电影院、酒吧、赌场、豪华酒店——在其他伊斯兰国家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在德黑兰比比皆是,开放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座西方大城市。



为了巩固统治,巴列维还组建了一支多达40万人的军队,大量装备美式武器,把伊朗打造成中东的军事强国,连阿拉伯邻国也对其忌惮三分。

1971年,为了彰显“波斯荣耀”,巴列维在古波斯帝国的故都举办盛大的建国2500周年庆典,盛况空前。他的野心不言而喻——不仅要让伊朗脱离伊斯兰世界,还要重拾波斯帝国昔日的辉煌。

伊朗建国2500周年庆典



但巴列维忽略了一点——他父子两代压制了几十年的宗教势力,并没有真的消失。那些被压到地下的怒火,正悄悄酝酿着反扑的时机。

三.伊斯兰革命

了解宗教史的人都知道,一旦一个地区被伊斯兰化,就几乎没有回头路。无论这个地方过去有多辉煌的历史,信仰过多少种宗教,属于哪个民族,一旦彻底归入伊斯兰教体系,就很难再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俗化。因为伊斯兰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封闭的宗教体系,从诞生到今天,它几乎没有经历过像基督教宗教改革那样的大规模自我革新。这种结构性的封闭,决定了伊斯兰世界在现代化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瓶颈,且难以突破。



巴列维时代的伊朗,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缩影。虽然经济上飞速发展,但伊朗内部始终存在着三大致命问题。

首先,贫富差距巨大。白色革命确实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腾飞,但权贵阶层的疯狂敛财和腐败让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普通民众眼看着国家越来越富,自己却依旧穷困潦倒,自然会从支持改革转向怨恨不满。

其次,宗教势力根深蒂固。尽管巴列维父子两代人极力推行世俗化,努力打压宗教权威,但伊朗底层民众大部分依然是虔诚甚至狂热的教徒。那些被压制的宗教领袖,虽然在政治上受限,但在精神世界里依旧拥有极强的号召力。

第三,知识分子对专制王权的不满不断积聚。很多伊朗知识分子一心向往西方式的民主宪政,却天真地把那些宗教领袖视作反对派中的“清流”,完全没有意识到——神权政治的专制,比君主制只会更加严酷。这种错判,直接为霍梅尼这样的宗教极端分子提供了崛起的舞台。



霍梅尼的崛起并非偶然。他的祖籍并不在伊朗本土,而是来自克什米尔,就是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争夺不休的那个地方。霍梅尼自小专攻神学,在政坛崭露头角之前,已经在神学院担任了几十年的讲师,最后一路爬升到什叶派宗教领袖的位置。

作为典型的原教旨主义者,霍梅尼极力反对伊朗的西方化改革,主张回到中世纪那套政教合一的体系。他鼓吹伊朗要与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对抗以色列和美国,把巴列维国王斥为“犹太人的代理人”和“美国大蛇”的走狗。他还公开号召底层民众反抗,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野心。

1964年,霍梅尼因煽动反叛被巴列维政府驱逐,流亡伊拉克。结果这场驱逐反而让霍梅尼的反对派形象彻底确立,越来越多对现状不满的人把他视作希望。许多人对霍梅尼神权政治的真面目毫无概念,反而被他反专制、反美的口号吸引。



霍梅尼善于利用舆论和民间传说。他刻意把自己的形象和伊朗民间一个古老的预言挂钩——据说“库姆将会出现一位伟人,带领人民走向光明之路”。霍梅尼长期生活在库姆,他主动对号入座,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宣传手段,让他声势越来越大。

进入1977年,伊朗社会的矛盾彻底爆发。在宗教势力的策动下,全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王运动。到了1978年,各地游行示威愈演愈烈,群众高举霍梅尼画像,高喊“打倒国王,建立伊斯兰国家”的口号。巴列维试图用铁腕镇压,结果造成大量流血事件,反倒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抗。

伊朗伊斯兰革命



石油工人大罢工、交通瘫痪、罢市罢课,整个国家仿佛一夜之间失控,一个横跨各阶层的反王统一战线迅速形成。而远在海外的霍梅尼,毫无悬念地成了这场运动的精神旗帜。

更致命的是,这个时候,巴列维最依仗的靠山——美国,做出了一个让他们自己后悔几十年的错误判断。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罗志祥已立好遗嘱,每次治疗都强撑笑容,只愿妈妈能好好活下去

曝罗志祥已立好遗嘱,每次治疗都强撑笑容,只愿妈妈能好好活下去

梅亭谈
2025-11-19 15:40:25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近4届首次无缘世界杯!哥斯达黎加全队颤抖痛哭 38岁皇马传奇谢幕

近4届首次无缘世界杯!哥斯达黎加全队颤抖痛哭 38岁皇马传奇谢幕

我爱英超
2025-11-19 12:03:00
印度富豪又自嗨了,扬言要超越中国

印度富豪又自嗨了,扬言要超越中国

陆弃
2025-11-19 08:25:03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细说职场
2025-11-19 23:26:19
美大使声称希望中企撤出希腊最大港口,希腊回呛:只有中国救了我

美大使声称希望中企撤出希腊最大港口,希腊回呛:只有中国救了我

三毛看世界
2025-11-20 08:34:34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等人反对修改“无核三原则”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等人反对修改“无核三原则”

新京报
2025-11-19 09:15:04
重大转变!“中国:0→47%,美国:88%→9%”

重大转变!“中国:0→47%,美国:88%→9%”

观察者网
2025-11-18 08:39:03
老干部卸磨不杀驴劝退汪东兴、不发文件不降低待遇,还配备警卫员

老干部卸磨不杀驴劝退汪东兴、不发文件不降低待遇,还配备警卫员

阿莱美食汇
2025-11-15 11:44:03
最隐蔽的“合法”裁员套路:专坑无固定期限老员工,这3招得防

最隐蔽的“合法”裁员套路:专坑无固定期限老员工,这3招得防

时尚的弄潮
2025-11-20 07:23:40
全运会最夸张比赛,一个人投篮48次得52分,队友都快冻冷了

全运会最夸张比赛,一个人投篮48次得52分,队友都快冻冷了

宗介说体育
2025-11-19 12:04:25
郎平做梦也没想到,远走国外仅1年,31岁的朱婷早已走上另一条路

郎平做梦也没想到,远走国外仅1年,31岁的朱婷早已走上另一条路

削桐作琴
2025-11-18 23:01:09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看看喻恩泰的回应,短短几句话就让他口碑逆转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看看喻恩泰的回应,短短几句话就让他口碑逆转

小娱乐悠悠
2025-11-20 09:08:53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美食格物
2025-11-18 20:35:19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三体引力波
2025-11-18 13:15:42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9 00:45:26
原来她是富士康二千金,出生100天被郭台铭送养,如今成全家团宠

原来她是富士康二千金,出生100天被郭台铭送养,如今成全家团宠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2 12:38:50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这个时代留给普通人的机会窗口,真的不多了

这个时代留给普通人的机会窗口,真的不多了

壹周进步
2025-11-19 22:41:08
2025-11-20 10:07:00
历史有点野 incentive-icons
历史有点野
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淡忘历史,会迷失前进方向。
98文章数 4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荷兰暂时服软了 给出的理由让全世界哭笑不得

头条要闻

牛弹琴:荷兰暂时服软了 给出的理由让全世界哭笑不得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艺术
时尚
公开课

《潜行者2》发售一周年Steam七折促销 现已登PS5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艺术要闻

看完启功再对比,田蕴章行书你能认全吗?

入冬时节,高雅人士都在品鉴什么好东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