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王先生在网上看到"开水冲鸡蛋"是天然的"润肺神器",于是就把这道“美食”加入了每日菜谱。
然而接连吃了一个星期后,他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就医检查才得知是因饮用未完全杀菌的冲蛋,感染了沙门氏菌。
这不禁让人疑惑:开水冲鸡蛋,真的能作为日常养生?
“开水冲鸡蛋”对身体是好是坏?
“开水冲鸡蛋”在民间被视为传统养生吃法,不少人认为它既保留了鸡蛋的营养,又有清热润燥的功效。但从医学角度来看,这种吃法既有优点,也存在风险。
优点:营养丰富易吸收
鸡蛋本身是天然的“营养胶囊”,富含优质蛋白质、卵磷脂、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等矿物质。用开水冲鸡蛋时,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结构变得松散,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能快速补充能量和营养。
缺点:细菌感染风险高
别以为鸡蛋看起来干干净净,其实一点都不“安全”!鸡蛋壳上有很多小气孔,像沙门氏菌这些坏细菌很容易钻进去。就算鸡蛋表面看上去很干净,但母鸡身体里的细菌,比如卵巢、泄殖腔里的,也会在鸡蛋形成的时候混进蛋液里。用开水冲鸡蛋喝,其实藏着两大健康隐患:
细菌杀不干净:要是开水温度不够高,或者冲泡时间太短,沙门氏菌很难被完全消灭。一旦吃了带致病菌的冲鸡蛋,很容易恶心呕吐、肚子痛拉肚子,抵抗力差的人甚至可能引发全身感染。
影响维生素B7的吸收:生鸡蛋里有一种叫抗生物素蛋白的东西,它会拦住维生素B7,让身体吸收不了,经常吃生鸡蛋小心掉头发和皮肤发炎。
当然围绕鸡蛋的争议并不只有细菌,还有一个也是经常被人谈论的,那就是胆固醇,鸡蛋黄属于高胆固醇食物,因此很多人都对鸡蛋敬而远之,那吃鸡蛋究竟会不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吃鸡蛋容易升高胆固醇,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事实上,这种说法其实存在一定误区。虽然每一百克鸡蛋黄中含有大概510毫克的胆固醇,看似很多,但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非“照单全收”。
近些年的医学研究直接颠覆了原有的认知,人体血液里的胆固醇,大部分是自己“生产”的,靠吃进去的鸡蛋想拉高血胆固醇水平,真没那么容易!
而且,鸡蛋黄里的卵磷脂堪称“血液破壁机”,它能像破壁机一样把血管里的脂肪和胆固醇“搅碎”,让这些小碎块悬浮在血液,更容易代谢出去,所以鸡蛋黄不仅不会成为血管堵塞的“凶手”,反而是帮助清理血管的“清洁工”。
所以健康的人可以放心炫鸡蛋,每天1-2个,不用过多的担心胆固醇飙升或者被心血管疾病盯上。不过有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或者代谢综合征的朋友需要注意,可以适当少吃点蛋黄,或者直接只吃蛋清,如果拿不准要不要吃,可以问问医生。
鸡蛋怎样吃安全又有营养?
除了开水冲蛋,其实还有其他做法,既能保护鸡蛋的营养不流失,还能保证相对安全,那鸡蛋怎么烹饪才安全又有营养,需要注意什么?
1、烹饪方式首选蒸煮
煮鸡蛋是大概就是最安全且营养保留较好的吃法。将鸡蛋冷水下锅,煮到鸡蛋完全熟透,不仅能尽可能保留营养成分,还能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另一种值得推荐的做法就是蒸鸡蛋羹,口感柔软,即使是掉牙的老人也能吃,而且还容易吸收。制作时可加入适量温水,比例约为鸡蛋液的1.5-2倍,用保鲜膜封好,扎几个小孔,冷水上锅蒸10-12分钟,出锅后稍稍调味,就是一道美味佳肴。
2、煎炒需注意火候
煎鸡蛋和炒鸡蛋也是常见吃法,但要注意控制火候。如果给鸡蛋煎糊了那就不建议食用了,因为糊了的鸡蛋,不仅营养都被破坏了,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吃了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
3、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除了开水冲鸡蛋,像溏心蛋、温泉蛋等半生半熟的鸡蛋,以及生鸡蛋拌酱油、蛋液调酒等吃法,都有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的危险,一般不建议这样吃,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应杜绝生食鸡蛋。
开水冲鸡蛋并非绝对的养生妙方,其利弊并存。若想通过它获取营养,需格外注意卫生和安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蒸煮等更安全的烹饪方式,合理食用鸡蛋,才能真正吃得营养又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