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
截至2025年6月,项目SG2标段首幅地下连续墙已完工,进入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太仓站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白云渡路站和十八港路站正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2025年5月起,兴业南路、中市西路等10个路段实施全封闭或半封闭施工,保障工程推进。总工期48个月,预计2028年12月29日建成。与上海嘉闵线北延伸段同步开通,实现沪苏两地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太仓站,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与沪苏通铁路太仓站通道换乘,设7个出入口及变电所。
![]()
服务高铁与城际铁路“零换乘”,日均客流预计超5万人次。白云渡路站,地下两层双岛四线车站,预留与上海地铁17号线延伸段换乘条件。串联娄江新城科创区与上海虹桥商务区,推动产城融合。十八港路站,路侧高架三层侧式站,衔接太仓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设公交接驳枢纽。穿越太仓城区软土层,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围护结构,确保基坑稳定。应用BIM技术优化管线迁改,减少对既有交通影响。
估算总投资:92.53亿元(含正线及车辆段)。太仓市:惠及娄江新城、科教新城、高新区等沿线片区,服务人口超80万。通过嘉闵线衔接,辐射嘉定新城、虹桥商务区等。缩短太仓至上海中心城区通勤时间至30分钟,吸引上海企业向太仓转移,预计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串联沙溪古镇、浏河古镇等景点,推动“沪太同城游”线路开发。娄江新城站点周边房价预计上涨15%-20%。实现太仓与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等机构的快速通达。提升长三角区域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效率。兴业南路等主干道封闭对市民出行影响较大,需加强公交接驳和绕行引导,跨省协调:与上海嘉闵线技术方案需统一标准,确保贯通运营无缝衔接。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是长三角一体化“轨道上的长三角”战略的关键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地铁化”跨省通勤,推动太仓深度融入上海“1小时生活圈”。项目需重点突破施工组织与跨省协同,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
沪宜高速公路苏沪界至太仓北枢纽段2025年4月完成投资人招标,苏州绕城高速联合体以86.3亿元中标,包含沪宜高速改扩建及太仓港区南疏港高速,2025年三季度启动建设,总工期3.5年,预计2028年底至2029年初通车。新建段双向六车道(120km/h),改扩建段双向八车道(120km/h),路基宽度34.5-42米。起点与上海S16蕰川高速对接,需同步推进上海段建设以避免“断头路”。涉及既有道路导改,采用分阶段封闭及智能交通监控技术。太仓北枢纽:连接沪宜高速与沈海高速,设智慧收费站及ETC自由流系统,实现“无感通行”。岳王枢纽:改扩建段关键节点,由四车道拓宽至八车道,提升沪武高速通行效率。浏河南互通:服务浏河镇物流园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专用通道。全线采用低噪音沥青、生态护坡,服务区规划光伏发电设施。应用BIM技术优化施工,部署车路协同系统提升安全预警能力。
![]()
估算总投资:86.3亿元(含沪宜高速改扩建及港区南疏港高速)。太仓市:惠及浏河镇、浮桥镇、城厢镇等沿线区域,服务人口超50万。上海市:通过S16蕰川高速衔接,辐射宝山、嘉定工业区。太仓港区至上海外高桥运输时间缩短30%,年节省物流成本超1亿元。推动太仓智能制造产业园与上海张江科学城联动,预计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浏河镇沿线房价预计上涨10%-15%,吸引长三角客群置业。宝山至太仓车程从50分钟压缩至30分钟,促进“双城生活”。提升苏沪间救援响应速度,服务长三角区域安全。需与上海S16蕰川高速同步建设,确保2028年全线贯通。穿越浏河湿地,采用桥梁跨越及生态补偿措施,减少生态扰动。
沪宜高速公路苏沪界至太仓北枢纽段是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强省”战略的核心工程,建成后将彻底打通苏沪省际通道,实现“1小时生活圈”扩容。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与绿色设计,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太仓港“以港强市”战略提供关键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