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连吃了大亏之后,伊朗革命卫队终于痛下决心。和以色列打持久战伊朗必然付出惨重代价,但是这场仗要不咬紧牙关打下去,伊朗人可能真的就国破家亡了。
从6月13日以色列发动“崛起之狮”行动至今,以伊两国的战火一直就没停过。以色列的空袭摧毁了德黑兰的核设施、导弹工厂和军事指挥中心,多位伊朗高级将领和核科学家倒在废墟中;伊朗的报复性导弹虽击中以色列炼油厂、电网等目标,却仍难抵消初期的惨重损失。
就在这内塔尼亚胡宣布“以色列已经掌控德黑兰领空”,煽动伊朗民众趁乱“推翻政权”的危急存亡之秋,伊朗革命卫队终于放下幻想。6月16日,革命卫队高级顾问瓦希迪公开表态:“革命卫队已为与以色列的长期全面战争做好准备。我们考虑了所有可能性,并已准备好应对战争中出现的任何情况。”
![]()
瓦希迪
这场由以色列挑起的冲突,正在从“闪电战”演变为“持久战”,而被以色列逼到了墙角的伊朗人,也终于从被动还手转向了主动出击。
【伊朗的“血亏”:军事脊梁被打断,核计划遭重创】
以色列的空袭,对伊朗而言相当于精准斩首。而比这更恐怖的是,它还是一场连续剧。
首当其冲遭受重创的是伊朗的军事指挥体系: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革命卫队情报部首长卡泽米等若干高级将领,均先后在以色列的中袭击中丧生。在这些将领中,萨拉米曾主导伊朗对美以的军事威慑,巴盖里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下的“第二号军事权威”,卡泽米则掌握着革命卫队的情报网络。他们的死亡,直接导致了伊朗军事决策链条断裂,也令伊朗的前线指挥一度陷入混乱。
![]()
更致命的是伊朗核科研能力的损失。9名伊朗核科学家在空袭中遇难,包括前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巴西、理论物理学家泰拉尼等核心人物。阿巴西曾主导伊朗铀浓缩技术研发,泰拉尼是伊核计划的关键参与者。这些科学家的不幸罹难,不仅让伊朗核计划的推进至少停滞2到3年,更削弱了其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说服力。
![]()
此外,伊朗的民用设施与平民也成了以军的无差别攻击目标。伊朗国家电视台大楼因为遇袭而一度直播中断,伊朗外交部大楼受损,德黑兰街头浓烟滚滚;截至6月16日,伊朗官方统计已有224名平民死亡、1277人受伤,90%的伤亡来自非军事区域。
【以色列的“傲慢”:从“掌控领空”到煽动“内部造反”】
以色列的步步紧逼,彻底激怒了伊朗。
内塔尼亚胡宣称“以色列空军控制了德黑兰领空”,甚至要求德黑兰市民“撤离”。这种“战争狂徒”式的表态,既是对伊朗主权的践踏,也是对国际法的公然挑衅。更讽刺的是,老胡一边指示以色列国防军轰炸伊朗的平民区,另一边却呼吁伊朗民众“抓住机遇推翻政权”。搞得好像伊朗此刻的动荡与伤亡,全都是伊朗人的咎由自取。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色列的傲慢背后,是美国的默许与撑腰。川普虽宣称“美方未参与袭击”,但却警告伊朗“不要攻击美国目标”,并暗示自己“可以促成伊以协议”。川普这种不直接下场却默许以色列侵略的态度,让内塔尼亚胡逞起凶来更加肆无忌惮。
![]()
但即便是这样,以色列也还是低估了伊朗的韧性。尽管初期损失惨重,但革命卫队仍然想方设法迅速了调整战略战术:一方面,启动了代号“真实承诺3”的反击行动,利用弹道导弹和无人机穿透以色列多层防空系统,迫使其“自相攻击”;另一方面,加强内部情报安全工作,在伊朗境内加紧抓捕和处决摩萨德间谍。
【持久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
伊朗这次之所以挑明了要和以色列打持久战,说到底也是被逼到墙角之后的背水一战。
以色列的目标远不止所谓的“消除伊核威胁”。内塔尼亚胡此前曾公开表示,“在以色列的袭击攻势下,(伊朗)政权的更迭是完全有可能的。”老胡的长期野心是推翻伊朗现政权,重塑中东格局。伊朗要是不反抗到底,那么等待着它的必将是主权丧失与民族屈辱。因此,瓦希迪的话说得也很直白:“我们已经考虑了所有可能性,包括做好了长期全面战争的准备。”
虽然损失惨重,但伊朗的军事潜力至今尚未完全释放出来。革命卫队目前仅动用了部分导弹能力,新一代高精度导弹、无人机等装备仍未投入战场。瓦希迪强调:“我们将在合适的时机展示伊朗‘现代化装备’的威力。”这种留后手的策略,既是对以色列的威慑,也是在为今后的持久战积蓄力量。
![]()
此外,此次伊以冲突还意外促成了一个此前在伊朗难得一见的局面:许多过去心向西方、鄙视现政权的伊朗自由派人士,比如伊朗的城市小资、知识分子还有运动员等群体,现在很多都被推到了德黑兰一边,老胡的不做人断掉了这群人对西方最后的幻想。趁机兴风作浪的伊朗润人殖子当然也有,但总的来说,以色列的无差别轰炸,仍然迫使许多原本对政府心怀不满的伊朗民众暂时团结了起来。从德黑兰街头的抗议怒潮到革命卫队的全面动员,处于存亡关头的伊朗社会,反倒因为暂时的同仇敌忾,而呈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向心力。
【是骡子是马,就看伊朗这波能不能扛住了】
结合2023年“阿克萨洪水”行动后延烧之间的巴以冲突来看,由以色列挑起的本轮以伊冲突,有相当大概率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而且还有从局部对抗升级为全面消耗的可能。以色列以为能通过“闪电战”一把梭哈带走伊朗,但革命卫队此番发表的“持久战宣言”已经证明了:伊朗虽然是吃了大亏甚至血亏,但还远没有到打不下去要服软投降的地步。
《亮剑》里的陈赓说过:“战争对一个民族的忍耐力是一种考验。”战场之上,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只有你来我往、相互拉锯。这场战争的最终走向,将取决于双方的资源韧性、国际支持与内部团结——以色列有美国撑腰,伊朗有地区盟友(如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呼应;以色列靠军事优势施压,伊朗靠民意与战略纵深反击。
一言以蔽之:狭路相逢,勇者胜。
![]()
是骡子是马,就看伊朗这波能不能扛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