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与国防体系正全面扩张其弹道导弹库存,将其视为对抗以色列与西方国家的主要威慑手段。 本周多名伊朗官员透露,目前该国导弹库存已超越今年6月以伊12日战争前水平,当时美国与以色列在土耳其与部分欧洲国家支持下,对伊朗发动大规模攻击,目标涵盖领导阶层、军事与核设施及关键民用基础建设。
军事观察(Military Watch)报导,十二日战争爆发时,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先手打击,随后伊朗使用大规模弹道导弹反击,对以色列造成相当大的破坏,此外随着美以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率明显下降,被视为促使以色列在6月24日同意停火的关键因素。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时坦言:「特别是最后几天,以色列真的被打得很重。 那些弹道导弹摧毁了很多建物。」这场短暂而激烈的战争强化伊朗内部共识,导弹库存必须继续扩张、提升。
国际危机组织(ICG)伊朗项目的主任瓦艾斯(Ali Vaez)引述伊朗官员的话表示:「导弹工厂24小时不停地运转。」他形容,伊朗若再次遭到攻击,计划将以远超当时导弹密度的火力反击:「他们希望一次齐射2,000枚,而不是像6月那样12天发射500枚。」
瓦艾斯还补充,伊朗评估以色列认为战事尚未完结,因此正加倍准备下一轮冲突。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奇(Abbas Araqchi)也宣称:「我们今天的导弹战力远超十二日战争前水平。 敌人在那场战争中未能达成目标,且遭到挫败。」国防部长纳西尔扎德(Aziz Nasirzadeh)则表示,伊朗的武器产量与质量均较战前大幅提升。
今年6月的伊朗弹道导弹齐射被多方形容为史上最大规模,迫使美军在不到12天内,从其全球部署的萨德(THAAD)长程反导弹系统中动用逾150枚拦截弹,相当于其全球库存的25%以上。 这样的消耗数字引发华府忧虑:一旦在全球其他战区遭遇更密集攻击,尤其面对中国大陆、朝鲜等具备更先进导弹库存的对手,美军防空系统恐难以支撑持久作战。
另外就是成本问题,一枚萨德拦截弹造价为1,550万美元,仅保护以色列领空就花费超过23.5亿美元。 美国海军同期间使用的标三(SM-3)、标六(SM-6) 防空导弹总额则估计超过30亿美元,使这场仅数日的战事成为美军史上「每小时作成本最高」(most costly per hour)的军事行动之一。
考虑到以色列可能再次采取军事行动的前提下,伊朗正加速强化导弹生产能力,并将弹道导弹视为未来战争中最核心的战略支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