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日本财团砸下50亿港元,收购了有着146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余仁生"86%的股权。
这个从1879年就开始悬壶济世的百年品牌,就这样落入了外资手中。难道我们祖宗留下的中医药瑰宝,真的要被日本一个个收入囊中吗?
![]()
日本财团温水煮青蛙
早在2022年,三井物产和乐敦制药这两个日本制药业的巨头就盯上了余仁生。他们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研究这个目标,最终成立了一家名为SPC的收购公司。
最初,日本方面抛出的橄榄枝看起来还挺诱人:愿意出资8亿新元(约46.4亿港元)收购余仁生国际86%的股权,还承诺保留余氏家族10%的控股权,部分高层职位继续由家族成员担任。为了表现诚意,他们甚至主动将收购价格提升到50亿港元。
![]()
这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余氏家族估计也觉得既能获得资金注入,又能保持一定话语权,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收购完成后,日本方面立马翻脸不认人。SPC公司公开表示,计划全面收购余氏家族手中剩余的股份。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好心"建议,如果余氏家族想继续参与公司管理,可以重新出资给目前控股余仁生的SPC公司。这不就是明摆着要把人家踢出局嘛!
刚吃饱就要赶厨子,日本人这招"卸磨杀驴"玩得真是炉火纯青。余氏家族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可惜已经为时已晚。一个传承了百年的家族企业,就这样被日本人用精心设计的套路给算计了。
![]()
余仁生的辉煌与困境
说起余仁生的历史,那真是一部华人在海外创业的励志史。
1879年,广东佛山的医师余广来到马来西亚谋生。当时那里有很多从中国来的劳工深受鸦片毒害,余广看不下去,就开了一家药材铺,取名"仁生",寓意"仁泽众生"。
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独家秘方,余广的药铺生意越做越红火。到了他儿子余东旋接手时,余仁生已经发展成马来西亚的国民品牌,门店扩展到新加坡、香港和中国内地。1928年,余仁生总部正式迁到香港,标志着这个品牌正式走向国际化。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余仁生现在已经是一个年营业额达1.5亿港元的商业帝国,拥有300多家门店、20多间中医诊所,在海外还开设了多家线上直营店。旗下的"金牌白凤丸"和"灵芝加破壁孢子粉"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
按理说,这样的实力应该能在全球中医药市场大展拳脚。数据显示,仅美国市场的中医药年营业额就超过300亿美元,这块蛋糕足够诱人。可是,余仁生却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
![]()
最大的问题就是海外市场准入难。欧盟对中医药产品的审查极其严格,流程繁琐,短期内余仁生根本没法大规模进入欧美市场。而且,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在企业规模扩大后暴露出明显弊端,内部分歧不断,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日本企业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趁虚而入。他们知道,余仁生不仅有成熟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网络,更重要的是掌握着大量中医药方和成熟的原料供应链。这些,正是日本人垂涎已久的核心资产。
![]()
日本的中医药掠夺清单
余仁生的沦陷绝不是孤例,日本企业对中医药产业的渗透可以说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系统性行动。这份"掠夺清单"上的名字,每一个都让人心痛。
2019年,日本久光制药以6.5亿人民币收购了北京同仁堂的部分业务。要知道,同仁堂可是有着354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就这样把核心资产拱手让给了外人。
更狠的是津村制药,这家日本公司2019年花12亿收购了天津盛实百草,直接获得了一条完整的中药材供应链。
![]()
两年后,他们又盯上了陕西紫光辰济药业,这家企业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达兴堂"。幸好最后国家出手干预,才勉强保住了部分股权,但核心秘方已经被日本人窃取,企业价值大幅缩水。
日本人的套路基本都是一样的:收购-窃取配方和供应链-贴上"汉方药"标签-返销全球市场。最讽刺的是,他们超过90%的药材原料都依赖中国进口,却厚着脸皮说是自己的独家品牌。
![]()
更过分的是,他们竟然把张仲景的《伤寒论》拿去注册了200多个专利。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日本还只是个蛮荒之地呢,这些古方凭什么成了他们的知识产权?这不是明摆着的文化掠夺吗?
通过这种"收购-加工-返销"的模式,日本企业不仅控制了产业链的定价权,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中医药的国际话语权。当中国企业想要进入国际市场时,却发现自己祖传的东西已经被别人注册了专利,这种被动局面真是让人憋屈。
![]()
守护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
面对日本资本的系统性渗透,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中医药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远远超过单纯的商业利益。
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需要抢在外资之前,把那些传统古方、秘方进行专利保护,建立完善的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同时,政府和国有企业应该联手,对那些被外资收购的核心企业进行战略性回购。
![]()
好消息是,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反击案例。山西国资委回购了紫光辰济的股权,上海医药也在收购过程中保留了核心工艺技术。这些做法值得推广。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我们更需要重新认识中医药的价值。这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经过几千年验证的科学体系。只有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并传承中医药文化,我们才能在现代化转型中保持文化根基。
![]()
当然,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拥抱现代科技,用现代化的手段来验证和阐释传统理论,建立国际认可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看着一个个百年老字号落入外资之手,我们真的还能淡定下去吗?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难道真的要让日本人重新包装后再卖给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