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环柯桥段通车
绍兴正用智慧治堵打通通勤堵点
停车难也巧妙化解
前不久,“杭州中环”柯桥段高架桥改建工程钱陶公路高架段(于越快速路柯桥段)正式通车。新路开通,每天需要往返越城与柯桥钱清的市民王健欣喜不已:“通车路段虽不长,但打通了我通勤路上的堵点,上班回家都更方便了。”
据市交通运输局消息,我市通过构建立体交通网、“精准+智慧”治堵等方式加速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今年以来,多道路交通项目加速推进,主城区新增停车位5876个,全市10条绿波道路双向停车次数平均减少2次,双向平均用时减少12.01%。
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快速路已经建成9条,共计110公里,轨道交通里程达到61.2公里,形成了市区三横两纵“日”字型快速路网格局和市域内“组网运营、双线换乘”轨道网格局,城市出行体验感大幅提升。
“停车难”是群众出行的“心病”。以绍兴东湖景区为例,作为广大游客来绍兴的重要打卡点,该景区的停车位难以满足需求。市交通运输局与离景区不远的绍兴水木湾区科学园精准对接协调,利用该园区节假日的空闲车位缓解停车难,并开通公交接泊专线,方便游客前往景区。诸暨市以荣怀学校、浣东初级中学等学校为试点制订“一校一策”,精准对接附近企业、商家争取上下学时段开放临时停车场。
现如今,治堵变得越来越“智慧”。嵊州市通过改造50套智能交通设备,增设20个优化交通信号控制路口,建设嵊州大道等8条主干道交通信号“绿波带”控制系统,打造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发散的“绿波走廊”,高峰时段平均行车速度提升11.2%,为缓解交通拥堵“城市病”开出了一剂良方。
加速推进的道路交通项目,也不断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今年全市共实施91个道路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市(含县城)道路13.4公里,完成省定15公里年度目标的90%。快速路方面,全市新增通车里程4.6公里,新建绿云路(北站东路至于越快速路)1.1公里,完成“日”字型快速路路网“最后一公里”。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二期也于近期正式通车,实现与绍兴、杭州段的完全贯通。“空港+高铁+地铁+高速+快速路”的立体交通网逐步成形。
“城市治堵要像绣花般精细。”市交通运输局运输处相关负责人说,治堵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细节。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会重点在一些堵点路口进行整治,继续拓展绿波路段等,着眼于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不断破解群众出行难题,全面完成年度各项治堵任务,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