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极端高温天气席卷全球,城市“清凉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与此同时,滑冰、冰球、花样滑等“冷项目”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从冬季专属转变为全年热门,特别是在夏季成为年轻人和家庭避暑运动的新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气膜滑冰馆凭借其轻结构、快建造、低能耗的优势,迅速成为城市文体新基础设施的重点方向,正在为“清凉城市”提供新的空间解法。
轻盈建造,快速落地,突破城市空间瓶颈
气膜滑冰馆区别于传统冰上场馆,其核心为高性能膜材结构,通过恒压空气支撑形成封闭空间。无需地基、无梁无柱,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设,适用于屋顶、公园、商圈、学校等城市边角空间。
相较于传统建造周期动辄数月甚至上年,气膜滑冰馆最快45天可落地使用,大幅提升城市空间的响应效率,是“快建设、快运营”的代表性方案。
四季恒温,夏天运营无惧高温挑战
得益于封闭式膜结构与智能控温系统,气膜滑冰馆可实现全天候恒温恒湿控制,即使在夏季高温天气下,馆内依然保持稳定冰面和舒适体感。这不仅保障了专业运动训练的需求,也为大众亲子娱乐、场景消费提供理想环境。
同时,气膜滑冰馆整体能耗显著低于传统冰馆,日常运行节能可达30%至50%,具备良好的经济性与环保性,符合当前城市“双碳”导向下的绿色发展标准。
多元场景融合,一馆激活多类消费需求
气膜滑冰馆不仅是一座体育场馆,更是复合型城市空间的新形态。白天可作为滑冰训练、社团活动、青少年体育课程的主场,夜间则具备承接沉浸演艺、主题派对、品牌快闪等活动的条件,具备高度的内容适应能力。
在夏季消费旺季,滑冰场与轻娱乐、社交、摄影、亲子互动等融合叠加,有效延展了城市居民的夜间活动时长,成为夜经济新节点与商业综合体的人气引流器。
低门槛可复制,构建城市冰雪普及基础
传统冰场建设与运营门槛高、周期长,普及难度大。气膜滑冰馆则提供了一条更具可复制性、可持续性的轻资产路径,适用于多场地、多区域、多运营主体的推广。通过模块化搭建与可迁移能力,支持跨季节、跨地区的灵活运营与资源复用。
无论是作为学校配套、城市体育设施,还是品牌运营场地,气膜滑冰馆都展现出极高的适配性与回报率,是2025年冰雪项目市场化落地的重要载体。
![]()
城市生活不应只有空调房与遮阳伞,也应拥有一片属于冰雪的清凉空间。气膜滑冰馆正在将曾经“昂贵而遥远”的冰上运动,转变为可日常参与的城市公共体验,让冰雪运动“破圈”到更多人身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