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终于将其“首款真 AI 眼镜”带到台前,这款重磅新品将在 6 月 26 日晚 7 点发布。从目前曝光来看,它的定位颇具野心:既不是普通的智能耳机,也不是完整的 AR 头显,而是瞄准实用性与便携性的“轻量级 AI 可穿戴设备”。据介绍,眼镜的两个核心功能分别是“实时识物问答”和“第一人称视角视频拍摄”, 展现了小米对生活场景智能辅助的精准理解。
首先在识物方面,架构在镜腿上的摄像头加上实时语音 AI 功能,只需一句“小爱同学,这是什么?”眼镜便能即刻识别眼前物体,如宠物、植物甚至食物,大幅提升手边知识获取的效率。搭配视觉计算与自然语音交互,这种“看到什么·问什么”的方式能在旅行、学习、家务中迅速提供帮助,给日常带来不少便捷。
视频方面,第一人称拍摄能力非常讨人喜欢:骑行、运动、烹饪、手工直播等应用场景,通过语音命令“小爱同学,开始录像”轻松激活,解放双手又能获取高视角拍摄素材,对自媒体、内容创作者尤为友好。无需手机、无需操作,自然流畅。
硬件上,它采用 Snapdragon AR1+BES2700H 的双芯架构,极大提升本地 AI 识别效率和续航表现,这是业内首创。摄像模组方面,传闻为 Sony IMX681 12MP,以及 5P 光学镜头组合支持 1080p30fps 视频录制,与 Meta Ray‑Ban 相当。音频与通话方面配备五麦阵列和降噪算法,据称通话音质清晰,看重用户体验。
在供应链方面,由歌尔代工,并与瑞声科技、舜宇光学、欧菲光等合作,成本控制约为 177.5 美元,传言定价在 1499 元左右,这在高通 AR1 耳机产品中性价比极高。
虽不搭载 AR 显示与屏幕,但触控镜腿、语音、可能的手势操控等交互模式,使它更贴近日常佩戴——轻薄、时尚,戴一整天没有负担。小米瞄准的并非沉浸式 AR,而是智能信息获取与“拍摄随身”的 AI 眼镜。
市场方面,眼镜出货量预计 30 万台级别,主打对标 Meta Ray‑Ban 的高规格用户,但价格更亲民。IDC 数据预测 2025 年智能眼镜出货将爆发,小米此举正是时机合适。
最后总结来看,这款 AI 眼镜目标十分清晰:它不是科幻前哨产品,而是“能戴、能用、有人买”的生活级智能设备。识物拓展认知边界,拍摄记录当下瞬间,语音+触控多模交互,双芯系统加持高效节能,小米这回意图将 AI 带到日常通勤、旅行、家居中的随身智慧端。
如果你经常需要远距离拍摄、随手录制视频,或者具有“小知识即问即答”的诉求,那么这款眼镜值得关注。明晚发布会上,小米将揭晓更多细节。(价格/续航/实拍效果等方面值得重点观察)
那么,你最期待哪项功能?是随时开摄、随手识物,还是双芯带来惊人续航?欢迎留言一起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