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一阵剧痛袭来,
65岁的张大爷(化名)
颤抖着摸出随身携带的救命药——
可这次,含在舌下的硝酸甘油片竟毫无反应!
危急时刻,他拼尽全力拨通了120……
药品随身携带
突发心梗时却失效
张大爷有10年冠心病史,近3年来心绞痛发作频率不断增加。医生为他开具了硝酸甘油片,并叮嘱他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为应对突发状况,他一直将药瓶放在上衣口袋中。
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张大爷仍坚持每天携带硝酸甘油片外出。某日外出活动,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痛,立即取出药片含服。5分钟后疼痛未减,他又含服一片,但症状不仅未缓解,疼痛还向左肩及左臂放射,同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意识到药物可能失效,张大爷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随后,他被紧急送往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医生诊断张大爷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及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等治疗措施,张大爷的病情逐渐稳定。
事后检查发现,张大爷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片已经变色,药物完全失效。
(网络图)
“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患者的‘救命药’,能在心绞痛发作时快速扩张血管、缓解症状,但若保存不当导致失效,可能延误救治。”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陈明指出,该药物化学性质不稳定,需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C)保存。张大爷长期将药物置于高温环境中,这才导致药物失效。
▲点击进入“福建卫生报健康+”小程序,1v1咨询专业药师
硝酸甘油片如何有效保存?
记住这些原则
陈明提醒,若发现硝酸甘油片变黄、变棕,或变软、粘连、碎裂,含服后无舌麻感且超过5分钟症状未缓解,需警惕药物失效。
硝酸甘油片保存要注意以下几点:
原装瓶+密封:切勿分装到透明药盒,每次用完立刻拧紧瓶盖;
避光避热:存放于阴凉处(如抽屉、药箱),远离暖气、车窗等热源;
丢弃瓶内棉花:开瓶后第一时间扔掉棉花,避免吸附药物有效成分;
随身携带要谨慎:短期外出可放避光小药盒,长期暴露高温环境建议改用喷雾剂;
定期更换:开瓶后在瓶身标注开启日期,超3个月未用完建议舍弃,更换药品。
此外,对于需要随身携带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硝酸甘油喷雾剂。喷雾剂采用密闭金属罐设计,稳定性更好,使用也更方便快捷,但同样需注意避光和有效期。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陈明建议,若硝酸甘油片失效,患者及家属需迅速采取行动:
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半卧位,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拨打120:清晰告知症状、位置及联系方式;
尝试替代药物:如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10-15粒),但效果因人而异;
制作急救卡:注明“本人有冠心病,若硝酸甘油无效,请立即静脉给药”;
心肺复苏:若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施救者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避免这些常见的用药误区
陈明提醒,患者在服用硝酸甘油片时常有以下误区:
1.吞服或嚼碎药片:硝酸甘油必须舌下含服,通过黏膜直接吸收,吞服会导致药效大幅降低;
2.站立或平卧服用:站立可能引发低血压晕倒,平卧增加心脏负担,正确姿势是坐位或半卧位;
3.过量服用:每次1片(0.25~0.5毫克),5分钟后可重复,最多3次。若15分钟无效,必须就医;
4.忽视就医:即使症状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24小时内复发率高达40%,必须及时就医评估。
“硝酸甘油片只能应急,不能根治疾病。”陈明强调,患者需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夏季尤其要每周检查药物状态,避免因失效延误救治。
更多用药问题
可以上“福建卫生报健康+”小程序
1V1免费咨询三甲医院药师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李婷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