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脊髓中,存在一套高度精密的“前馈抑制”( feedforward inhibition )门控机制,用以确保日常触摸、衣物摩擦等无害刺激不会被误判为疼痛信号。该机制由三类关键神经元协同构成:传递轻触刺激的低阈值 Aβ 纤维、参与痛觉处理的 PKCγ 阳性兴奋性中间神经元,以及释放甘氨酸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当 Aβ 纤维将触觉信息传入脊髓背角时,虽然部分信号可直接投射至 PKCγ 神经元,但同时也激活抑制性神经元,后者通过前馈抑制有效限制 PKCγ 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阻断触觉信号误入痛觉通路。
这一看似繁复的回路设计,其实体现了神经系统在进化中形成的高适应性原则。与其彻底阻断 Aβ 纤维与 PKCγ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机体更倾向于保留该通路,但在正常状态下保持“抑制上锁”。这种布局赋予系统灵活调节的能力:当面临组织损伤、炎症或威胁时,可迅速“解除锁定”,提高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强防御反应。
然而,这一灵活性也构成潜在风险。在神经病理状态下(如外周神经损伤),抑制性突触可能遭到选择性清除,使 Aβ 纤维直接激活 PKCγ 神经元,引发机械性痛觉超敏( mechanical allodynia ) ,导致 “穿衣服都痛”。
2025 年 6 月 18日 ,香港中文大学刘晓东、胡嘉琪、陈德威团队联合深圳南山人民医院 疼痛科蒋昌宇副研究员 ,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发表研究论文,题为
Microglial pruning of glycinergic synapses disinhibits spinal PKCγ interneurons to drive pain hypersensitivity in mice系统揭示了一个关键机制:神经损伤后,小胶质细胞过度吞噬脊髓中的甘氨酸能抑制性突触,导致门控回路失衡,从而触发触觉信号误入痛觉通道,引发异常疼痛。
小胶质细胞剪除“门控突触”,触发痛觉异常转导
在小鼠坐骨神经部分结扎( SNI )模型中,研究团队发现,损伤后第 7 至第 14 天,小胶质细胞在脊髓背角被显著激活,并表现出增强的吞噬能力。通过共聚焦成像和三维重建,研究人员直接观察到这些小胶质细胞选择性吞噬了 GlyT2 阳性的甘氨酸能抑制性突触,而非兴奋性突触。
这些被吞噬的抑制性突触本应“锚定”在 PKCγ 阳性中间神经元上,构成门控微环路,阻止 Aβ 纤维传入的触觉信号误激活痛觉回路。随着突触被剪除,这一门控机制崩解, PKCγ 神经元被误激活,从而造成“碰触即痛”的异常转导。
突触修剪 背后的 分子 机制: C1q 与 APOE 驱动突触吞噬
深入机制层面,研究发现补体系统在剪枝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C1q 作为“标签分子”,显著富集于 GlyT2 阳性突触,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识别并吞噬。中和 C1q 抗体可显著减少突触修剪,并缓解疼痛行为,提示 C1q 在重塑门控回路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团队进一步鉴定出一种在 SNI 后特异富集的小胶质细胞亚群,其特征为高表达脂代谢相关因子 APOE 及其上游调控因子 LXR 。功能实验表明,激活 LXR-APOE 轴可增强小胶质细胞的吞噬活性和 C1q 表达,而敲除或特异性干扰 APOE 表达,则可有效抑制突触剪枝、恢复门控机制、减轻痛觉过敏。
研究不仅将 APOE 从一个炎症标志 物上升 为功能性调控因子,还指出其作为剪枝驱动因子的核心作用。结合已有临床研究中 APOE 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疼痛风险的关联,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依据,为探索靶向 APOE 的小胶质介导性镇痛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制在雌性与雄性小鼠中均成立,显示出性别普遍性。
本研究通过整合行为学、电生理、单细胞转录组及基因干预等多维手段,首次系统描绘出一条“APOE+小胶质细胞→C1q介导突触标记→抑制性突触剪枝→PKCγ神经元去抑制化→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完整通路图谱。该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脊髓门控机制的理解,也为慢性疼痛的精准干预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潜在治疗靶点。
http://doi.org/10.1126/scitranslmed.adk8096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近期直播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