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过上今天的生活,是要感恩先辈和先烈的。
![]()
最近,有歌手将抗战时期的励志歌曲《游击队歌》进行了“改创”,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说,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你凭什么改它?
网友们质问得对。
且不说它是一首红歌,知道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你还敢改吗?
《游击队歌》的创作者名叫贺绿汀,毕业于长沙岳云学校音乐专业。1926年,23岁的贺绿汀参加农民运动时加入了我党,后来又参加了广州起义。部队到达海丰后,他便在彭湃领导的东江特委做宣传工作,开始大量创作进步歌曲。
1934年,贺绿汀创作的两首歌曲分别在国际上获得了奖项,自此,他成为乐坛新星,备受瞩目。
1937年7月,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抗的号角骤然吹响。无论是在高山上,还是在树林里,还是在江河旁,我们的战士都能与与敌人打游击战。
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我军将游击战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就在全民纷纷起来抗战救国的高潮下,文艺工作者也很快组成宣传队,开赴前线去助力。
![]()
贺绿汀和一批文艺工作者受命来到山西临汾我军驻地演出慰问。此刻,华北战场的战士们已经多次深入敌后,与敌人开展了游击战争,而且根据地正在火热建设当中。时任驻晋领导彭雪枫同志亲自接待了他们,贺绿汀等人便有机会与驻地各指战员近距离接触。
寒冷的冬夜,组织将他们一行人安排在洪洞县白石村的温家大院里休息。此时,肖华率领的115师343旅刚取得平型关大捷,分布在这一带整训,他的旅部正好就设在温家大院里,肖华自然要尽“地主”之谊。
围着温暖的篝火,喝着热水,肖华动情地给大家讲述了平型关大捷的始末。跳动的火苗映衬着这位将领的脸,越发青春飒爽,朝气蓬勃,让贺绿汀一行看到了从他心里迸发出的火与光,那是能冲破一切危难险阻的能量......
夜渐渐深了,肖华让大家进屋休息。可能是白天赶路比较劳顿,贺绿汀离开时忍不住咳了两声。细心的肖华立刻就将平型关大捷所得的战利品赠送给他御寒,那是一件日军的黄呢大衣。
回到屋里,贺绿汀俨然没有睡意。他的脑海里全是白天战士们昂扬乐观的精神风貌和夜晚肖华激情的讲述,他突然对游击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贺绿汀一行又分别见到了不同的指战员,尤其是朱老总、贺龙这些首长作的报告,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抗战的形势,并让他们认识到,要彻底打败侵略者,除了正规战斗,很多时候还需要靠游击战。
隔天,贺绿汀等人目睹了战士们整装待发,开赴前线的情景,他看得热血沸腾。此时此刻,他觉得应该唱一支歌为他们壮行。
那天晚上,贺绿汀整夜未眠。他披着黄呢大衣,伏在炕上,借着一盏油灯,将许多天来刻进自己脑子的零碎片断的音乐形象串在了一起,一气呵气写出了《游击队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这句歌词写出了游击队员的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在生活艰苦、装备匮乏的条件下,战士们毫不退缩,依然积极面对。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这是一种纯粹的乐观战斗,用毅力来激发战士们前进的步伐,鼓舞我中华儿女不畏强敌、抵抗到底的决心。
创作完成后,贺绿汀决定先教八路军随营学校的学生们唱。教会后,他又亲自吹着口哨,打着节拍为学生们伴奏了好几次,效果非常好。
![]()
1938年1月的清晨,狂风暴雪,满天飞舞。听说肖华要带着他的343旅出发吕梁山,投入战斗。贺绿汀早早就组织了随营学校的学生,还有和他同来的抗日救亡演剧队的队员们站在部队开拔的路边,激情高昂地演唱了这首歌,以此来欢送出征的队伍。
刚刚唱完,朱老总就走上前来。他紧握贺绿汀的手,赞扬着这首歌“写得好”,并说“打仗就需要这样的歌”,并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亲自抄在了上面,有空就拿出来唱。
部队马上开拔了,肖华也微笑着与贺绿汀握手告别,并请求他把歌词给一份,贺绿汀随手就把用蜡版刻印的歌篇交给了他。从此,部队走到那里,《游击队歌》就唱到那里,嘹亮四野,震荡八方。
歌声就这样传开了,许多领导都非常认可,于是要求演剧队一一教唱。贺绿汀等人忙碌了起来,他们不辞辛劳,以连队为单位,分别教授,直到战士们学会为止。那阵子,到处都是这个歌声,战士们随时随地都能唱起来。
![]()
随着战斗越发激烈,这首歌也唱到了战场上。
当时,白求恩来到我晋察冀军区支援,他听到了这首歌,表现出强烈的喜爱,在行军途中时常哼唱。
随着我军的游击战趋于多样化,渐渐开成了有人就有战场,随时随地都可开战的态势,这种周旋与牵制大大消耗了敌人的实力,同时也不断壮大了自己。
终于,在无数次小胜之后,我军获得了大胜,让敌人在没有任何条件下宣布了投降。
1943年,贺绿汀带着他的《游击队歌》原稿来到了延安,就职于鲁迅艺术文学院。在一次八路军的文艺晚会上,他和他的学生再一次演绎了这首歌。完了,他受到了伟人的亲切接见。
1949年,全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贺绿汀的《游击队歌》不但被列为我军歌咏活动的重要曲目,周公还极力主张将它收录进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
周公说:“这首歌洋溢着战斗乐观主义精神,不但好听,群众甚是喜爱,是人民批准的作品。我们有时需要雄壮,有时也需要轻松。”
不得不说,《游击队歌》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但以激昂的旋律、极富感染力的歌词鼓舞了游击队员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战斗精神,更为后来的军队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誉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
考究它的历史意义,更集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坚定和顽强,也见证了我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成为了激励后人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可以通过这首歌去感受那个非常时期,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人民批准的作品就是经典,经典是不容被亵渎的,轻易去改变它,那种背叛历史的责任,没有人承担得起。
《游击队歌》,曾在哀鸿遍野中鼓舞了多少人心,我们希望它原汁原味,永不褪色。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内容素材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