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员那某涉及高考及定向委培违约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在等着一个明确的答复。
终于,官方回应来了!
![]()
通报内容直接点名指出那某在高考报名材料方面存在造假行为,并且违反了委培协议等多项问题。
那么,她究竟是怎么一路过关斩将的?后续又会面临怎样的处理?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凡尔赛式发言引发风波
那尔那茜高考与委培事件,在舆论发酵了两周后,终于被各大媒体盯上。
6月21日晚上,内蒙古教育厅发布了正式通告。
通报中披露的信息令人震惊:高考报名资料涉嫌伪造,委培合同确认违约。
![]()
那个网上流传只考了179分的人?其实不是她。真实情况是:文化课成绩449分,专业课87分。
这分数说实话并不低,正常参加考试的话,进一所艺术类高校完全没问题,但她偏偏选择了造假。
作为定向委培生,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她本应返回家乡,为内蒙古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
然而,她却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说要去挪威深造,结果拿到毕业证就彻底失联了。
记者查遍挪威教育部官网,根本找不到她所谓的“神秘学校”。
更让人无语的是,早在2011年,她就已经悄悄把户口从内蒙古迁到了外地。
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计划。
![]()
而这一切曝光的导火索,竟是她自己一时嘴快。
事情发生在电影《封神2》宣传期间,那尔那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内蒙古定向委培生,毕业后按规定应回去工作,但她选择出国玩几年。
这段看似炫耀的发言,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情绪。
![]()
随后,网友们开始深挖她的背景,结果还真扒出不少内幕。
最让人意外的是,有网友发现她从小在北京长大,一直在北京上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北京十一学校读完的。
有人翻出一张泛黄的毕业照,照片里穿着校服的她,站在一群北京十一学校的毕业生中间。
![]()
明明是在北京念书的她,却在高考前突然“空降”内蒙古,成了呼市八中的应届毕业生。
奇怪的是,该校老师和同学没人认识她,学籍档案也查不到任何记录。
![]()
一时间网络炸锅,不少网友留言:“这不是明目张胆的高考移民吗?”
高考报名资料造假,目的就是为了参与定向委培项目;身为委培生却不履行义务,那么这个项目的背后究竟还藏着什么秘密?
![]()
定向委培背后的隐情
提到内蒙古与上戏的定向委培合作,背后确实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地方。
1982年,内蒙古首次向上戏输送委培人才,据说首批学生中就有那尔那茜的母亲。
第一次合作结束后,这个项目就中断了。
![]()
停了整整25年后,2007年底,双方重新签约,第二年新一批委培生入学,其中就包括19岁的那尔那茜。
网友一算时间线:妈妈要高考,项目启动;女儿要高考,项目又重启。
这时间节点是不是太巧了?
![]()
有网友评论:“这安排就像特意为你做的饺子,冲着你爱吃的醋来的。”
更引人联想的是,从2008年到2020年,这个项目居然运行了整整12年,中间仅在2014年暂停过一年。
![]()
但到了2021年,项目再次戛然而止。
有意思的是,官方通报中特别澄清:这十几年来共招收了12届学生,并非网传的“母女专属通道”。
可这种解释反而让人更加疑惑:如果真是常规项目,为何时间点如此精准?
![]()
一位网友总结得很到位:“别人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她们却是专门为她们搭的桥。”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跨越26年的“巧合”,成了那尔那茜事件中最扑朔迷离的一环。
![]()
事件分析与后果
根据相关规定,委培生若出现违约该如何处理?
按照协议,违约代价不小:首先是要支付一笔高额违约金,通常是培养成本的数倍;其次还要赔偿相关损失,比如教学经费、培训费用等。
![]()
最严重的后果是:终身不得进入内蒙古公务员系统工作。
不过对于已经在娱乐圈站稳脚跟的她来说,这些惩罚似乎并不致命。
有网友调侃:“人家早就算好了账,违约金再贵,能比一部戏的片酬还高吗?”
![]()
那尔那茜这件事不禁让人思考,高考作为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真的可以如此随意对待吗?
答案或许藏在当时的环境里。
2008年,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漏洞百出。
![]()
像学籍造假、身份包装这类操作,在当时并非不可能。
最关键的是,有人愿意为她开绿灯。从落户到报名,再到委培、违约,每一步都有人在暗中铺路。
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
17年后的今天,大数据让一切无所遁形。
当年那些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操作,在网友们的深挖下,一一暴露。
讽刺的是,那尔那茜的演技确实不错,在圈内也有不错的口碑。
![]()
如果她当年老老实实参加考试,说不定现在的发展会更好。可惜没有如果,一步错,步步错。
高考造假,本质就是偷走了别人的未来机会。
面对高考和学历造假,必须坚持零容忍、严肃处理。
![]()
有关部门要自查自纠,追责到底,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涉事人员。
其次,技术防范体系也要升级,堵住漏洞,让想走捷径的人无机可乘。
最重要的是,提高违法成本。
![]()
那尔那茜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守护它就是守住底线。
结语
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任何造假行为都像是沙滩上的脚印,潮水退去,终将暴露无遗。
高考是千万学子改变命运的关键通道,容不得半点舞弊。
![]()
维护高考公正,就是守护每一个寒门子弟的希望。
【参考文献】央广网-2025-06-22——《涉嫌报名材料造假!内蒙古教育厅通报演员那尔那茜高考问题》新华社-2025-06-21——《#内蒙古通报那尔那茜有关核查情况#【关于那某某茜有关情况核查通报】 》新民晚报-2025-06-22——《涉嫌造假!女演员“定向委培事件”深夜通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