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届年轻人为“花式”阅读买单

0
分享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程思 实习生 赵涵 杨彧媛

受访者有哪些阅读消费:

购买纸质书(70.54%)

充值手机阅读平台(48.24%)

购买电子书或阅读器(44.09%)

充值听书平台(20.02%)

逛书市或书展(18.88%)

去付费自习室、书店消费(16.18%)

购买付费课程(15.56%)

参加读书会、签售会(11.62%)

打赏作者、众筹出版等(9.75%)

其他(0.83%)

闽南师范大学的徐晓婷习惯在睡前读书,这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刻,靠在床上翻开一本书,她仿佛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过去一年中,她在买书上的支出大约400元,占她文化娱乐总支出的10%左右。

沈阳工程学院的李顺星是个读书“杂家”,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阅读工具。通勤路上、做家务或放松时,他总会找一个听书平台。现在,他的纸质阅读书目主要是专业书籍,日常课外阅读中,他更愿意为线上平台付费,听书App就是李顺星经常光顾的“小店”。

随着媒介形态不断变化,年轻人的阅读场景也愈发多元。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书友会、图书市集……不同形态的购书、读书渠道,让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发起阅读消费相关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86份。结果显示,每周阅读时间在1到3小时的受访者最多(29.63%),也有受访者周阅读1小时以内(22.70%)、3到5小时(17.21%)、5到10小时(8.13%)、10小时以上(11.48%)或几乎不阅读(10.84%)。53.03%受访者有时为阅读付费,7.76%受访者经常花钱购买阅读资源,还有39.21%受访者倾向于看免费阅读资源。

场景多元,年轻人“花式”阅读消费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阅读消费的场景多元,包括购买纸质书(70.54%),充值手机阅读平台(48.24%),购买电子书或阅读器(44.09%),充值听书平台(20.02%),逛书市或书展(18.88%),去付费自习室、书店消费(16.18%),购买付费课程(15.56%),参加读书会、签售会(11.62%),打赏作者、众筹出版等(9.75%)。

河南理工大学的牛耀辉在工作日每天会抽出睡前的1小时来阅读,周末则要花两小时。购买纸质书是他的一大开销。牛耀辉每个月购书花费在500元左右,大约占生活费的四分之一。“这样的消费我可以接受,但在生活中的占比还是挺大的。”

徐晓婷时常逛线上或线下书店,有时会购入一些有收藏价值的精装书。喜欢读言情小说和恐怖小说的她还会在晋江文学城购买书币,用于兑换电子书。“电子书的优势在于便捷、经济,适合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读。”

武汉大学的李佳彦一般一周至少会读一本书,学习、工作忙时,也能做到两周读一本书。“我觉得读书是我在不确定的生活里,能抓住的为数不多的确定的东西。”每晚睡觉前,李佳彦习惯在床上读半个小时纸质书,这样的宁静时刻让她感到既放松又投入。她在北京实习期间,出门一趟至少要坐1小时地铁,在路上她会用微信读书App看书,或者听听播客。李佳彦每个月会买1到2本纸质书,大概花费60到100元。她还会在多抓鱼买二手书籍,也会把看完的书卖掉。

北京的阅读资源丰富,实习的4个月间,李佳彦参加过不少读书会。“读书会一般免费,偶尔会有一些付费的。”今年3月,李佳彦参加了韩国女作家崔恩荣的读者见面会,68元购买的原价书是见面会的门票。她很喜欢这位作家的《明亮的夜晚》,当天嘉宾分享的观点也深深击中她的内心。“我觉得跟去书店花的钱差不多,但可以见到喜欢的作者,听她分享写作的经历和体验,这非常值得。”她在武汉上学时,这样和作家见面的机会要少得多。

3年前邵术术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她的阅读习惯养成离不开身边的一群“研友”。近段时间,她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结识了一群爱读书的“搭子”。“现在的生活被工作和各种琐碎的事情填满,读书一般在工作的间隙和上下班路上。”最近,邵术术的背包里装着一本《西方文学理论》,是她本科时期的专业教材,也是考研专业课的必读书目,虽然是本“老书”,但邵术术读得很带劲。

邵术术会买纸质书、买阅读课程,偶尔也去二手店淘淘旧书。“身边好多朋友都有读书小程序或App的会员,我之前在听书平台买过一些文学教授的课程,一门课六七十元。”读书多了,买书时也会更“挑剔”,比如买外国作者的著作,她会比较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还会看书的排版、豆瓣评分等。

读不进、没时间,阅读烦恼怎么“破”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会遇到学习工作和琐事繁忙、难以抽空读书(65.83%),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心或中途放弃(48.99%),电子设备挤占阅读时间(44.64%),读书时难以进行深度思考(39.91%),读书后缺乏与他人交流、进一步激发思考(31.53%),阅读速度慢、影响进度和成就感(22.95%),线下阅读空间收费过高(16.46%)等问题。

牛耀辉坦言,坚持阅读并不容易。“阅读时间经常会被期末复习等事情挤占,但我会在第二天补上前一天的阅读时间。”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定时阅读的习惯,“现在每天差不多到了晚上10点,我就会停下手头的事情,抽出一本书来看。”

李佳彦也遇到过学业繁忙、影响阅读进度的问题。“上学期作业很多,我有将近1个月没读书。长期不读书,我的文字就会‘钝钝的’。”意识到这一问题,李佳彦会尽量要求自己每天抽时间阅读。“我会尽量每年读到30本书。”

李顺星遇到的“阅读难题”,是阅读专业书籍时,很难像阅读文学类书籍那样全身心投入,感觉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纯粹享受阅读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顺星没少想办法。现在,他会结合AI工具辅助阅读,快速抓住重点、难点,强迫自己摆脱功利心态,全面通读,最后再结合批注反复思考。

徐晓婷常常遇到看着看着书就被手机吸引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数字时代尤为普遍,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干扰让人们难以集中精力阅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尝试改变阅读时间,“我把阅读时间改成了早上。因为早上的头脑是比较清醒的,在没有其他杂念的时候读书效率会提高,更容易进入‘沉浸式阅读’状态。”这个方法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太爱买书”有时也会成为一种烦恼。由于购书频繁,牛耀辉有了自己的消费经验。他发现同一本书在网上购买会比在线下书店购买便宜。他会盯着网店的大促活动,在“双11”“618”等时间一次性多买一些书。由于网购的书本质量参差不齐,牛耀辉十分注重购书渠道。“我一般都在出版社的直营店买书,很少买到盗版书籍。”购书时牛耀辉偶尔也会陷入冲动消费:“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有时候碰到极其优惠的促销活动,即使一些书不在近期的阅读计划内,牛耀辉也会“控制不住,直接下单”。有时想看的书不在手边,即便自己已经有了一本,牛耀辉也会为了及时看到而再买一本。

购买的纸质书过多也为他带来了一些“负担”。“几乎每学期假期回家的时候,我都要提着五六箱看完的书回去,非常不方便。”因此他会定期清理一些留存价值不大的书,在二手平台卖掉或赠送给书友。

开卷有益,受访青年在阅读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回忆起学生时代的阅读消费,邵术术坦言:“那时读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需要通过书本证明、‘包装’自己,还会在朋友圈发一本书,来证明‘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相比学生时代的“立人设”行为,现在的邵术术不再需要书本的“包装”,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转化为她的言谈举止,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她对阅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阅读是广袤的,不仅看书,生活中欣赏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都是一种阅读形式。阅读绝不仅限于书本,也在广袤无垠的田间地头,生活中出现的不同场景都是阅读的好时机。”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阅读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爱好(73.08%),学业与考试需要(53.09%),娱乐休闲(49.68%),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储备(41.99%),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41.55%),获取目前所需的实用生活知识或技能(26.99%),提升沟通能力、满足社交需求(25.79%)等。

李顺星的阅读习惯从小养成,虽然现在日常学业压力增大,他也总会想办法挤出一些阅读时间。现在他一周大约课外阅读3小时,每天半小时左右。对他而言,阅读是完成任务后的奖励,是忙碌生活中的调味剂。在他看来,阅读是自我提升的捷径。“在信息爆炸、短视频盛行的当下,读书不仅占据我生活的一席之地,更是我主动选择,用来对抗浮躁、保持专注的重要工具。”

牛耀辉觉得书籍有时会给生活带来启示。“有时候书中的某一情节能和现实生活呼应上,主人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思路可以给我指引。”新朋友也是阅读带来的收获之一。徐晓婷分享:“我通过小红书分享书籍,结识了几位书友;通过参与我们学校的线下读书交流会,也体验到了不同阅读方式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成了连接她与他人的桥梁。

现在的李顺星多了一个身份——“全国长江读书节讲书人”,来自青海的他通过阅读、分享的形式为家乡代言。阅读早已成为李顺星对抗“内耗”的“内功”,就像一面镜子,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网购50条观赏鱼,到货只有一袋水!商家:怕鱼被冻死,放了加热包,路太远鱼被煮熟后分解了

男子网购50条观赏鱼,到货只有一袋水!商家:怕鱼被冻死,放了加热包,路太远鱼被煮熟后分解了

掌上春城
2025-11-14 12:38:41
资金用完!全国多地已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资金用完!全国多地已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极目新闻
2025-11-12 22:48:27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雷军大变脸,小米车主遭背刺,天塌了

雷军大变脸,小米车主遭背刺,天塌了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48:47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鋭娱之乐
2025-11-14 12:41:34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白梦日记
2025-11-12 21:07:30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反转来了!被告人律师称,狗主人郭某或是被自己的猪队友误伤致命

反转来了!被告人律师称,狗主人郭某或是被自己的猪队友误伤致命

火山诗话
2025-11-14 07:08:14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霹雳炮
2025-11-13 22:34:10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3 22:05:49
河北一家五口遇害案未当庭宣判,被害人家属身穿印有遇害者照片T恤走出法院,律师:被告认罪认罚

河北一家五口遇害案未当庭宣判,被害人家属身穿印有遇害者照片T恤走出法院,律师:被告认罪认罚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54:58
上海通报“绿捷食安事件”:已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公司8名责任人被依法执行逮捕

上海通报“绿捷食安事件”:已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公司8名责任人被依法执行逮捕

澎湃新闻
2025-11-14 14:08:43
大陆发布悬赏通告后,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大陆发布悬赏通告后,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参考消息
2025-11-13 21:19:09
腾讯选择在微信里“躺平”

腾讯选择在微信里“躺平”

36氪
2025-11-14 08:10:07
【专访】用“卷质量”、“卷服务”步入“卷2.0”的时代——上汽大众整车终身质保开启汽车服务新时代

【专访】用“卷质量”、“卷服务”步入“卷2.0”的时代——上汽大众整车终身质保开启汽车服务新时代

轿车情报
2025-04-08 15:57:27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32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中方密集发声!

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中方密集发声!

上游新闻
2025-11-14 15:11:04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懂球帝
2025-11-14 12:03:09
2025-11-14 15:59:00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7763文章数 118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完美音浪》官宣复活?发行权移交韩国蓝洞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孩子眼睛容易近视,跟这些不良习惯有关

房产要闻

最新!海口三亚房价双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