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裸眼3D,有眼就行?!

0
分享至


仅用简单的三种颜色,竟能达到极致的裸眼3D效果?最近,一款神奇的海报在网络上爆火,小编也学着做了张图:


聪明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种海报往往均为红蓝配色,难道真是传说中的“自古红蓝出CP”?


其实,这是因为高饱和配色的红蓝信息能够被我们左右眼接受,从而营造出立体的视差感。

同样是高饱和配色图片,下面这张图可能会勾起不少人的童年回忆。明明是一个平面,但是只要盯着画面看一会儿,就会出现立体效果。


▲你能从这幅图中看出数字“2023”吗?(图片来源:https://www.hidden-3d.com/)

位于二维平面上的图片,为什么会出现神奇的3D效果?裸眼3D的核心在于利用人眼的生理特性。人类双眼约65毫米的间距导致左右眼接收的画面存在细微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

因为视差,大脑通过融合两只眼睛接收的两幅图像,构建出三维空间感。也可以说它是利用视错觉形成的一种伪三维效果


▲视差原理

不同颜色的光,其折射率存在差异。当同一光源点发出的白光抵达我们的视网膜进行成像时,由于各色光折射率不同,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会存在细微偏差。正是这种偏差,使得我们感知到不同颜色光所对应的物体远近深度有所差异。尤其是红光与蓝光,它们的折射率相差较为明显,由此带来的远近深度视觉差异也就更大,进而让我们产生了立体感。

实际上,裸眼3D技术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1838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惠斯通发明了体视镜,这是最早可以观看3D立体图像的装置。他的装置看似复杂庞大却很有效,仅仅通过两面倾角45度的反射镜以及分摆在两侧的图片,当人眼从正面直视反射镜时,双眼所看到的同一物体成像是不同的,从而产生三维的立体视觉感受,由此开启了人们的3D视觉体验。


▲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惠斯通(图片来源:wikipedia)

早期的裸眼3D电影就是利用了裸眼3D视觉效果,也构成早期裸眼3D技术。1922年,英国导演斯图尔特·勃拉克顿制作了被认为是第一部立体电影《爱情的力量》


▲第一部立体电影《爱情的力量》(图片来源:豆瓣)

我们看3D电影需要佩戴的红蓝眼镜,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裸眼3D技术将光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相嵌合,实现从不同视角投射图像的奇迹。裸眼3D技术通过以下方式模拟这一过程:

光栅技术

在屏幕表面覆盖由透光条与遮光条交替排列的狭缝光栅,或使用柱状透镜阵列。前者通过遮挡光线实现左右眼图像分离,后者则通过透镜折射将不同像素投射至对应眼球。例如,上海虹桥机场的裸眼3D广告屏采用柱状透镜技术,使画面在不同角度呈现立体效果。

视差屏障技术

在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间嵌入特殊液晶层,通过电场控制条纹的透明度,实现左右眼图像的精准投射。该技术成本较低,曾被应用于任天堂3DS掌机。

光场与全息技术

更高级的技术如光场显示通过微透镜阵列记录光线方向与强度,模拟真实光场;全息显示则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实现真正的三维成像。

从《阿凡达》到城市街头的广告屏,人类对立体视觉的追求从未停歇。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裸眼3D或将如智能手机般普及,重新定义我们与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下一次,当你驻足观看街头跃动的3D巨龙时,或许正在见证一场视觉革命的黎明。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裸眼3D视频(视频来源:可视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梦飞故事会
2024-08-03 21:13:29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罗永浩会被跨省吗?律师解读

罗永浩会被跨省吗?律师解读

慕容律师
2025-09-19 12:00:51
中超争议判罚!河南2球失而复得,VAR介入,媒体人:边裁载入史册

中超争议判罚!河南2球失而复得,VAR介入,媒体人:边裁载入史册

奥拜尔
2025-09-19 20:22:19
网友爆料:下沙一向排长龙的西贝真的凉透了!

网友爆料:下沙一向排长龙的西贝真的凉透了!

麻辣下沙
2025-09-19 20:29:16
福建首富中年丧子,花费10亿纪念独子,如今寸步不离带外孙玩耍

福建首富中年丧子,花费10亿纪念独子,如今寸步不离带外孙玩耍

吃瓜局
2025-09-19 15:14:51
没想到《731》上映才2天,59岁王志文因一句话,再次实现口碑暴增

没想到《731》上映才2天,59岁王志文因一句话,再次实现口碑暴增

振华观史
2025-09-19 18:19:09
弘一法师:女人的后半生,幸福还是受苦,看五十岁就知道

弘一法师:女人的后半生,幸福还是受苦,看五十岁就知道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09-12 17:00:03
676分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有新消息!

676分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有新消息!

极目新闻
2025-09-19 13:53:49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网友吐槽:都掉漆了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网友吐槽:都掉漆了

简科技
2025-09-19 13:51:39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没人骂?网友:不敢骂,骂倒闭了、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没人骂?网友:不敢骂,骂倒闭了、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7 21:25:02
“嘎子”谢孟伟被抓后,又一坏消息传来,目无王法的他怕真要凉了

“嘎子”谢孟伟被抓后,又一坏消息传来,目无王法的他怕真要凉了

枫尘余往逝
2025-09-18 22:58:20
撕破脸!F4巡演暂停,朱孝天被踢出局,只因为他嘴碎又不配合工作

撕破脸!F4巡演暂停,朱孝天被踢出局,只因为他嘴碎又不配合工作

小兰聊历史
2025-09-18 11:09:40
小米手机太像iPhone?前苹果首席设计师:这是剽窃与懒惰

小米手机太像iPhone?前苹果首席设计师:这是剽窃与懒惰

热点科技
2025-09-18 16:03:45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

极目新闻
2025-09-17 14:51:39
经纪人官宣麦考尔正式加盟广东男篮,上赛季场均23+5+5

经纪人官宣麦考尔正式加盟广东男篮,上赛季场均23+5+5

雷速体育
2025-09-19 18:38:09
难怪被申花抛弃,球迷:这停球技术是职业球员?范志毅可能后悔了

难怪被申花抛弃,球迷:这停球技术是职业球员?范志毅可能后悔了

我就是一个说球的
2025-09-19 22:16:45
罗永浩,更脆弱

罗永浩,更脆弱

海涛评论
2025-09-19 22:47:34
上海39度高温送餐员砸玛莎拉蒂救幼儿,豪车主现身:车子归你了

上海39度高温送餐员砸玛莎拉蒂救幼儿,豪车主现身:车子归你了

今天说故事
2025-09-15 18:15:52
田径世锦赛第7日综述:苏玲丹晋级女子标枪决赛,美国队又夺3金

田径世锦赛第7日综述:苏玲丹晋级女子标枪决赛,美国队又夺3金

烧体坛
2025-09-19 21:43:39
2025-09-19 23:51:00
墨子沙龙 incentive-icons
墨子沙龙
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主办科普论坛
769文章数 2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旅游
家居
健康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格力朱磊:十年免费包修是承诺,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