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期刊导读 |《现代电影技术》2025年第9期

0
分享至



本期导读



编者按

“十四五”时期,电影自主创新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电影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作为科技应用与文化创新的前沿阵地,电影行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应用、自主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化工作,在电影制作生产、发行放映、检测认证、安全版权等多个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电影技术标准国际化跃升实现历史性突破。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AI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高效赋能影视创作生产;电影科研和检测平台实现国产化研发和部署应用,有效破解软硬件系统“卡脖子”风险;摄制行业积极部署LED虚拟摄制系统并推进软硬件国产化;高动态范围(HDR)LED、菁彩电影等自主技术和标准体系持续推进。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委员会(ISO/TC 36)人工智能(AI)特设小组(Ad Hoc Group),推进“人工智能+电影”研究应用工作,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有力增强我国在国际AI电影技术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影响力和引领力。本期刊发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GAI驱动下的影视制作范式变革、动画电影对白音效及环境音设计、运动规律AIGC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应用等论文,探讨电影行业智能化升级、高新技术应用和国产化推进,同时遴选LED虚拟摄制技术、电影后期声音元数据、球幕电影沉浸声设计、AI视频生成管线等论文,欢迎广大读者予以关注。

——本期责编


专家点评


当前,我国电影科技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关键转型期,作为国家级电影科研机构及国内国际电影技术标准化双秘书处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以高站位谋划电影科技发展进步,以多维度推进电影科技自主创新,电影技术标准化工作持续跃升、不断突破,取得显著成效。标准与检测在电影产业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标准规范通过明确参数指标、测试要求和操作流程,为电影摄制、发行、放映全链条提供技术指南,有力保障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检测认证通过测量评估技术装备、系统设施、关键环节的合规性,维护公正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各方合法权益。《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解析》一文,详细解读了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为系统设计、技术研发、调试维护和测量评估提供了科学参考,为行业提供了网络代售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技术方案。我们将持续推进电影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和行业应用,持续建设完善电影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检测认证体系智能化升级,为我国电影技术装备“走出去”搭建标准规范桥梁,服务支撑电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龚波

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书记、所长

《现代电影技术》编委会主任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正深刻改变影视内容的制作流程,但相关技术和工具在可用性、可控性、创新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制约了AI在影视创作生产中的深度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影视制作范式变革与技术前瞻》一文立足于AI技术对传统影视创作模式的重构,系统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在影视制作全流程应用中的潜力与瓶颈,提出了一套面向未来的人机协作创作体系,为解决AI生成内容与传统影视后期制作流程脱节、数据无法双向校验的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范式,对行业的技术升级与范式革新具有重要的前瞻指引价值。未来的GAI技术将进一步向“动态世界模拟”与“导演意图推理”两大方向深度演进,不仅仅立足于生成孤立的视频片段,而是可构建一个可供导演在其中自由探索、实时拍摄,且符合物理规律的四维时空世界,彻底解决多镜头空间一致性难题。同时,未来AI将通过多模态交互学习导演个人风格与创作意图,从被动的指令执行者进化为能动地提出创造性方案的“AI副导演”。GAI不仅是创作生产工具,更是与创作者共生、能够模拟叙事逻辑并涌现新创意的智能生命体,将引领影视创作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共创”新纪元。

——丁友东

教授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

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

中国动画电影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声音是影片真实感的关键,也是体现影片世界观的重要载体。中国动画电影的声音创作依托现代电影声音技术的发展,将前沿技术与审美理念有机结合,在风格拓展、角色塑造、多元表意上开发出丰富的创作空间,以技术赋能审美与叙事表达,探索出具有一定辨识度的中国新动画电影的声音创作道路。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技术创新和审美表达上体现出强烈的自觉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寓言色彩的声音世界。《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声音创作实践与技术应用研究》一文表明,影片在角色塑造上,利用各种效果器实现配音基础上的个性化音色处理,并将动物素材与人声完美结合,完成对小妖怪的角色和性格定位;通过拟音和效果类声音强化小妖怪的个性色彩,呈现高度契合影片风格的声音质感和符合影片立意的角色形象;环境声制作更是突破类型化创作路径,呼应角色精神空间,体现影片的寓言性;声音混录体现了对中国水墨风格中留白与禅意的意象化表达,通过对Sound Particles AIR等技术的创新性运用,营造出虚实相生的审美体验,完成了情感映射和精神升华。未来,随着电影沉浸声技术和AI音频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动画电影声音创作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情感化和文化内核表达,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形成更具辨识度的声音风格,为“中国动画学派”的发展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王珏

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本期目录


检测与认证

◎ 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解析

—— 王文强 李雪伟 刘 斌

牛宇华 贾 波

前沿技术

◎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影视制作范式变革与技术前瞻

—— 沈华清

技术应用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声音创作实践与技术应用研究

—— 张金岩 邱 逸

◎ 基于运动规律体系的AIGC技术在二维动画电影产业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 刘 琥 田古月

研究与开发

◎ LED虚拟摄制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实践探索

—— 孟昭旭 朱 梁 李小鹏 黄依凡

◎ AI视频生成管线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版权保护应用实践

—— 高 锐 王用玺 杨伟策

视听科技教研

◎ 电影后期声音元数据流程解析及改进

—— 徐兆政 常 乐

◎ 球幕电影《大足石刻》的沉浸声设计及应用

—— 宋雨泽 戴旺廷 王乐文

技术与艺术

◎ AI绘画技术在影视人物概念图创作中的重构与变革

—— 刘婧一


文章概要


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解析

【摘要】为落实新版电影行业标准《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DY/T 10—2025)要求,对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有效实施符合性检测,本文对新版标准更新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对比了新旧标准对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技术要求的变化,详细阐述了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每一检测项目的测试方法,分析了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在未来检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旨在为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的设计、研发、调试、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根据DY/T 10标准中电影票网络代售系统的检测要求,笔者团队研发了电影票网络代售检测工具,并基于国产化软硬件环境成功搭建了专业检测平台。经过实验验证,该检测工具可实现对新标准网络代售接口的符合性检测。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影视制作范式变革与技术前瞻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演进,其在图像与视频生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已渗透至影视及视频内容制作流程中。然而,由于相关技术在可控性、创新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高层次、深度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聚焦生成式AI驱动下的影视创作范式变革与技术发展趋势,基于当前AI图像与视频生成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开源视频模型的技术演进,并从影视动画制作的技术难点切入,剖析当前视频生成AI工具存在的技术短板及艺术共创架构的缺失,对未来商业影视创作系统的发展提出展望。研究表明,AI技术正推动影视创作向更高效、更具创意的方向发展,为影视创作范式的变革与技术重构提供了明确指引。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声音创作实践与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2025年暑期档水墨风格二维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例,系统阐释电影声音设计和制作技术对影片精神内核与美学阐释的有力支撑。通过重点解析该片对白音效设计、拟音与效果呈现、环境声构建及混录制作等多维度技术方案,研究频谱塑形、动物哼鸣等系统化音色设计对影片角色特征的辅助作用,探析去地域化环境声方式营造寓言空间的技术路径,实现了通过留白策略强化影片情感张力与精神升华的混录方案。研究表明,影片的声音技术方案成功搭建了一套自然质朴、富有辨识度且契合水墨意境的整体声景,实现了超越程式化处理的声音制作路径,通过听觉符号化、情感映射与留白美学,有效承载了电影叙事功能与精神内核,为动画电影声音创作生产提供了有益探索。

基于运动规律体系的AIGC技术在二维动画电影产业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动画产业从传统有纸动画向无纸动画的深刻转型,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提升动画制作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动画运动规律程式化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构建运动规律体系在二维动画产业全流程中的关键作用,从前期构思、中期制作到后期合成,系统阐述了运动规律的具体应用及其对动画艺术表现的核心支撑。研究表明,运动规律是动画艺术本质的重要属性,构建完善的运动规律体系是推动中国二维动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等新兴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应积极推动其与动画生产环节的深度融合,倡导人机协作、以人为本的新型智能化创作,旨在支撑动画电影内容生产、推动电影行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发扬中国动画电影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中国动画电影迸发出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LED虚拟摄制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实践探索

【摘要】当前,LED虚拟摄制技术在国内发展应用势头迅猛,为推动影视摄制流程工业化、虚拟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摄制过程中技术应用水平,本文研讨了该技术在商业影视项目落地过程中的挑战,介绍了该技术所面临的虚实融合难题及突破性解决方案,展示了其在丰富视听创作手段方面的创新性应用方式。研究表明,LED虚拟摄制技术通过后期前置重构了传统影视制作流程,推动了现场拍摄“所见即所得”的新型创作模式发展。该技术在商业项目实践中显著提升了创作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为智能化影视内容生产建立了新范式。

AI视频生成管线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版权保护应用实践

【摘要】AI技术正全方位渗透影视制作,其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技术门槛,且由于人机协作的控制机制尚不完善,生成的AI视频内容存在诸多技术质量缺陷和版权保护问题。本文提出一套用于AI视频生成管线的质量控制(QC)方法,采用镜头级多维评估,引入可学习感知图像块相似度(LPIPS)、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光流端点误差(EPE)、弗雷歇视频距离(FVD)等常用评价指标,设置通过、复核、回流三个区间指标阈值,在临界区间采用人机协同方式复核, 以保障AI生成画面的一致性、连贯性、运动精度与整体画质。本方法引入内容来源和真实性联盟(C2PA)协议并结合元数据,在管线内容导出时即可实现绑定来源与编辑链,并生成可校验哈希,可实现证据链可追溯,且已成功应用于商业广告《有梦有方向》。研究表明,本方法可实现AI视频生成管线的QC,从而保证管线的稳定性、可复现性与审查友好度,可为AI视频内容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有益经验。

电影后期声音元数据流程解析及改进

【摘要】声音元数据(Metadata)在电影生产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技术标准缺失、软件兼容性不强等原因,后期部门往往无法获取并传递完整的声音元数据,元数据应有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特别是当流程中涉及声音回套工艺时,声音元数据的缺失还可能导致回套失败,直接影响影片制作效率与质量。本文系统梳理了声音元数据从拍摄现场到声音后期制作间的工艺流程,指明声音元数据在音频文件、元数据表单、剪辑媒体池,以及剪辑决策表(EDL)和高级创作格式(AAF)等剪辑信息交接文件中传递的相应机制,对常用样片制作、剪辑、音频后期软件进行测试,总结出一套实践经验,并基于Python开发了一套针对AAF的检查及修改工具。研究表明,本文研发的AAF检查及修改工具可促进电影声音元数据的深度应用,辅助各部门高效完成素材检索、声音回套等操作,填补了现有制作流程中相关工具的空白。

球幕电影《大足石刻》的沉浸声设计及应用

【摘要】球幕影院作为新型视听表达空间,因其富有沉浸式体验而在近年科普场馆的建设中被广泛推广。其视觉呈现符合人类视觉特性,在声场构建方面契合三维立体传播声学原理。本文以文化遗产题材球幕电影《大足石刻》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与项目实证落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当前球幕影院音频系统的技术特征与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大足石刻》沉浸式球幕影院的音频系统和室内声学特性,全面解析了球幕电影《大足石刻》的声音制作全流程。研究表明,通过基于脉冲响应的混响采样方案、多声道音频素材设计、球幕影院现场终混等方法,可较好实现球幕电影的沉浸声设计,可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提供可参考的音频技术方案。

AI绘画技术在影视人物概念图创作中的重构与变革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I)图像生成工具被引入影视人物设计流程,极大改变了传统概念图的创作方式。本文重点分析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两种AI工具在影视人物概念图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测试案例,分析AI工具在人物形象风格化与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和可达到的效果。研究表明,当前AI工具展现出快速生成与风格迁移等优势,在影视人物设计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但由于AI工具生成的设计在历史准确性、文化细节与动态适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设计师应权衡技术高效、历史真实与自主创意之间的比重,倡导人机协作的高效设计流程,同时AI工具应被视作设计过程中的灵感触发器,而非造型决策的核心。

文章全文详见《现代电影技术》期刊

2025年第9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电影技术微刊 incentive-icons
电影技术微刊
电影技术微刊
603文章数 2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