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道歉”与“硬刚”同时上演,日本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
就在2025年6月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中,罕见地以官方身份就二战罪行公开道歉,称日本对战争行为“深刻反省和由衷致歉”。
![]()
然而就在同一周,日本政府却突然取消美日“2+2”高层安全会谈,强硬拒绝美国要求其将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3.5%的决定,一边是“低头认错”,一边是“挺直腰杆”,日本的这一系列操作,究竟是真心悔过,还是又一次精明的政治博弈?
道歉背后的“利益算盘”
日本政府此次的道歉其实并非首次,早在2014年时任首相鸠山由纪夫曾亲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献花致歉,而在2024年日本外相岩屋毅也曾公开表示要“好好反思,真心说声对不起”。
![]()
然而这些道歉往往伴随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发生在日本政府面临内外交困之时,比如就在今年,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政府就正深陷经济泥潭。
美国对日本汽车和钢铝产业加征50%关税,直接导致日本第一季度GDP负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又突然要求日本大幅提高军费开支,从原本的2%提升至3.5%,甚至被曝出可能进一步涨至5%,面对这一系列压力,日本政府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于是对华“示好”成为了一种策略性选择,金杉宪治的道歉演讲,与其说是真诚悔罪,不如说是在向美国释放信号:“如果你们继续施压,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
这种“道歉外交”并非新鲜事,日本政府在过去多次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调整姿态,以谋求更大的战略空间。
但问题在于,日本的道歉为何总是难以获得邻国的信任?答案其实很简单,那是因为他们总是会反复无常,甚至有时候还会倒打一耙。
![]()
比如在2012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主动挑衅,这导致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中断,而在2023年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强行排放核污染水,再度激化矛盾,这种“需要时道歉,不需要时翻脸”的做法,让日本的每一次“反省”都显得廉价而可疑。
对美“硬刚”是无奈还是觉醒?
就在昨天日本政府突然宣布,将会取消原定于7月举行的美日“2+2”高层安全会谈,其直接原因就是美国要求日本将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3.5%。
![]()
这一决定让外界惊讶,因为日本长期以来被视为美国在亚太最忠实的盟友,如今却罕见地“掀了桌子”。
事实上日本的“硬刚”并非一时冲动,毕竟自2025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日本的施压不断加码。
先是汽车关税重创日本经济,随后又在半导体、AI领域设限,甚至要求日本开放农业市场,日本农民是自民党的核心票仓,石破茂政府若在农业问题上让步,这无异于是政治自杀,因此当美国变本加厉要求提高军费时,日本终于忍无可忍。
![]()
但日本的“反抗”能走多远?从现实来看,日本仍然严重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驻日美军的存在,让日本在国防政策上难以真正独立。
即便日本政府此次强硬表态,也不太可能彻底改变美日同盟的格局,而更大可能的证明这只是一次战术性反击,目的是迫使美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
![]()
不过颇为讽刺的是,就在日本对美“硬刚”的同时,它却在历史问题上对中国“低头”,这种矛盾的做法,恰恰暴露了日本外交的困境,他们既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又无法真正独立,既想修复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又不愿彻底清算历史。
事关国耻,我们该原谅日本吗?
日本的道歉是否值得原谅?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历史,更关乎未来,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日本在《旧金山和约》等文件中已履行了战争赔偿义务,但从道德层面而言,日本政府至今仍未在所有国民教育中彻底承认侵略罪行。
![]()
日本右翼势力仍在试图淡化南京大屠杀,甚至否认“慰安妇”问题,东京街头的部分民众虽然承认历史,但也坦言:“年轻人对战争知之甚少,学校并未详细教授。”
要知道道歉的价值不在于言辞,而在于行动,德国在二战后不仅彻底反省纳粹罪行,还将 Holocaust 教育纳入国民课程,甚至立法禁止否认大屠杀,相比之下,日本政府的态度始终暧昧不清。
虽然历代首相虽有过道歉,但往往都是伴随着右翼势力的反弹,甚至在2015年安倍晋三的“战后70周年谈话”中,他还暗示了“子孙后代不应背负道歉的宿命”。
![]()
因此当日本驻华大使再次道歉时,我们不得不问:这一次是真心悔改,还是又一次权宜之计?如果日本真的希望获得邻国的谅解,那么它需要的不仅是外交辞令,而是像德国那样,将历史真相写入教科书,让下一代铭记战争的残酷,而非逃避责任。
结语:
日本的“道歉”与“硬刚”看似矛盾,实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策略,对美国它试图以强硬姿态争取谈判筹码,对中国它试图以“反省”换取经济合作的可能,但这种左右摇摆的策略,终究难以持久。
![]()
一个国家的信誉,不是靠一时的外交辞令建立的,而是靠长期一致的行动累积的,如果日本若真想摆脱“反复无常”的标签,就必须在历史问题上拿出更坚定的态度,而非仅在利益需要时“表演”忏悔。
而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原谅日本”,而在于如何判断它的诚意,正“道歉可以接受,但信任需要时间。”在日本的行动证明自己之前,任何“原谅”都显得为时过早。对此您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
日本驻华大使罕见表态:对二战深刻反省和由衷致歉
2025-06-20 13:21·看看新闻
就历史问题道歉,日本岂能玩双重标准
2015-07-21 18:23·参考消息
“硬刚”美国,石破茂要求取消关税
2025-05-12 09:18·海峡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