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太猛,东南亚市场,日系车守不住了
你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泰国车展上居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某家中国车企眼看要拿下几百台大单,按规则算下来,销量马上就要超过丰田了。结果呢?主办方突然说“订单提交时间已过”,拒绝更新数据。
这下好了。工作人员憋着不敢说实话,但谁都心里明白——这背后是谁给的压力。
说实话,这事儿让人既好气又好笑。日系车在东南亚盘踞了几十年,现在被中国车企逼到这份上,连车展的数据都不敢如实公布了。
01 中国车,真的卖火了
从曼谷机场到市区的路上,你绝对想象不到现在的景象。
上汽名爵、比亚迪、广汽埃安的巨幅广告牌一字排开,承包了曼谷最贵的户外广告位。这架势,就像是在跟全世界宣布:中国车来了,而且来势汹汹。
要说最具代表性的,那肯定是比亚迪。
2022年11月,比亚迪ATTO 3在泰国正式开卖。开售那天凌晨,曼谷多家门店前排起了长队,现场火爆程度堪比苹果新机发售。甚至搞起了叫号购车!
结果怎么样? 首个完整年就卖了1.9万辆,直接拿下电动车销量冠军,狂揽25%的市场份额。2024年更猛,2.7万辆电动车,吃掉了近四成的份额。
这还只是一个缩影。去年泰国年度汽车销量榜前十名里,比亚迪和名爵都挤了进去。哪吒、长安、广汽分别排在12、14、15位。
最近的曼谷车展更是让人震撼。26家大型参展商中,中国品牌占了10席,展台面积占了整个场馆的一半。参展预订量TOP10中,一半是中国品牌。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些数字,心里都在想: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02 日系车的“噩梦”开始了
你知道吗?日系车在东南亚的统治地位,那可是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的。
当年日系车凭什么能干掉美系车? 就是那三板斧:可靠性好、油耗低、价格便宜。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日系车在东南亚的份额一度超过70%。
但现在呢?真香定律又开始发威了。
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四大市场的销量,比去年增长了58%以上。与此同时,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在持续下滑。
彭博社的数据更是让人咋舌:从2019到2024年,日本汽车厂商在这些市场损失的份额,是全球所有车企(按国别算)中最多的。泰国和新加坡,日系车分别丢了12个和18个百分点。
看这架势,日系车企开始慌了。
日产直接宣布,2025年9月前关闭曼谷郊区一家工厂的部分运营。本田也要停掉泰国大城府工厂的生产。铃木和斯巴鲁更狠,直接退出泰国本土生产。
三菱汽车执行副总裁中村达夫甚至急得跳脚,呼吁日本车企在东盟市场“抱团取暖”,联手对抗中国车企。
这心情,我懂。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能不急吗?
03 新能源,就是那把破局的钥匙
说到底,中国车企为什么能在东南亚翻身?核心就两个字:新能源。
在被日系车统治的燃油车市场硬碰硬,那不是找死吗?聪明的做法就是换个赛道。而新能源汽车,正好就是那个最讨巧的切入点。
泰国政府给力啊,定下了2030年电动车占比30%的目标。买电动车能拿2万到10万泰铢的补贴,进口电动车消费税从8%降到2%。印尼也把电动汽车增值税从10%降到1%。
政策这么给力,不冲等什么?
结果就是,东南亚电动车市场今年一季度销量增长近50%,市占率达到9%。而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里,中国电动车占据了75%的份额。
丰田主力纯电车型bZ4X在泰国的单月销量,已经跌到个位数了。日本《产经新闻》都忍不住感叹:“我们教会了中国人造发动机,他们却用新能源车反攻我们的'后花园'。”
这话说得,真是既心酸又无奈。
04 但是,路还很长
虽然现在势头很猛,但咱们也不能高兴得太早。
日系车60年筑成的堡垒,哪有那么容易攻破? 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就发现,东南亚消费者对日系品牌“几乎是盲目崇拜”。
而且日系车的渗透不只是终端市场,从政策到媒体,几乎无孔不入。很多退休的日本外交官都留在当地做顾问,影响产业政策。日本车企还控制着当地的金融公司,能提供更低息的贷款。
在二手车保值率上,日系车也更有优势。在印尼,五菱的二手车残值要比日系车低10%到15%。
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国车企可能正在重蹈当年摩托车的覆辙。21世纪初,中国摩托车通过价格战一度拿下越南市场8成份额,但最终因为售后服务和产品品质跟不上,还是败给了日本品牌。
去年比亚迪在泰国打价格战,ATTO 3从119万泰铢一路降到90万泰铢。老车主不干了,大量投诉,连泰国总理府都出面干预。最后比亚迪不得不给老车主免费充电一年作为补偿。
更要命的是,泰国消费者和政府都觉得,车企主动降价只有两个理由:要么原来挣太多,要么车子质量有问题。没有第三种答案。
泰国银行也慌了。人家习惯了日系车保值,收回来的二手车好卖。但中国车贬值太快,银行收回来根本卖不出原价。
“现在卖中国车,原来卖25万,银行给20万贷款,过几个月发现新车都只有15万了,银行去哪卖车才能把钱挣回来?” 王辉的这番话,真是一针见血。
大实话时间
说到底,现在正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关键时刻,也是分水岭时刻。
销量不是最重要的,重点是要树立起品牌,构建起体系化能力和本土化能力。要我说,这期间该追求的是利用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动品牌向上,赢得好感与口碑。
坦白讲,任何一家中国车企在海外代表的都不只是自己。在外人看来,大家都只有一个名字——中国车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啊,别急着庆祝,路还长着呢。日系车能在东南亚称霸60年,绝不是偶然。咱们要学的,不只是怎么造好车,更要学会怎么在海外扎根,怎么真正融入当地市场。
冲是要冲,但得冲得聪明点,稳得住才能走得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