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一架无人机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集输大队特一联合站无人机机场腾空而起,越过油区、穿过井站,按照设定巡检路线开启了全自动空中巡检试飞,这标志着该公司在探索区域“七网”无人机巡检基站建设,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中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油田公司无人机巡检基站建设首批试点单位,特油公司从构建区域智慧巡检体系的全局高度出发,针对区域集中、管线密集、巡检需求多元化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组建由领导亲自挂帅的机场建设专班,统筹科技信息部、生产运行部等多职能部门联动合作,形成从需求调研、方案论证到资源配置、实施推进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该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建设初期,由于管线缺乏精准坐标参照,传统方法设计的巡航路线在试飞过程中频繁出现偏差,实际巡检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专班团队迎难而上,创新性提出逐条打点定位的新思路,通过重新勘定路标、绘制路由图、开展实飞修正等一系列操作,巧妙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在此基础上,经过3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该公司已在关键区域完成3座标准化无人机机场建设,并成功构建起覆盖全区域电网、热注管网、油管网等七大核心系统的“空中巡检网”,实现了全长204.84公里“7网合1”航线的高效协同作业,为油田系统其他单位提供了“智慧样本”。经实测数据显示,3台无人机协同作业,仅需1.5小时便能完成全区域巡检,大大缩短了巡检时间,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该公司还创新规划出全长38.23公里独有的交接班巡检航线,可在人员交接的“真空期”自动完成平台巡检,彻底填补传统管理模式的空白,为安全生产加装“智能保险”。
目前,该公司已率先完成区域航线制定、试飞及基层调度人员全流程培训考核,预计6月中旬,无人机巡检将正式常态化运行,基层单位通过智能终端即可“一屏观全域”。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推动无人机巡检与日常生产深度融合,为无人机自由搭载红外线热成像、云台探照灯等设备,并结合AI深度开发学习技术,构建多场景智能诊断系统,最大程度发挥无人机巡检功能,为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