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装电视剧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神奇的药物,比如让人欲火焚身的 “阴阳合欢散”,青楼女子用来调情的 “迷魂香”,又或者是强身健体的 “十全大补丹”,这些都被描绘成具有特殊功效的春药。
春药,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汇,似乎从古代起就与欲望、禁忌紧密相连。但古代的春药究竟是什么?它真的如传说中那般神奇,是能让人如痴如狂的 “仙丹”,还是暗藏危机的 “毒药” 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春药的前世今生。
![]()
春药的起源:古老的欲望探索
春药的起源几乎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在远古时期,当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就已经开始从食物中寻找能提升精力、增强欲望的方法。那时医学尚不发达,“以形补形” 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简单地认为吃什么就能补什么。
例如,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的大臣曾向他献上一个偏方,将各种动物的鞭混合起来,用文火慢炖三天三夜,最后去除锅内的杂物,只喝汤。据说喝完后能让人精力充沛,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或许就是早期人们对春药的一种朴素尝试。
目前发现最早有关于春药的记载,来自于 2000 年前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其中记录了一种春药的制作方法:把鸟兽的蛋壳磨碎,掺杂在食物中,或者将整个鸟蛋与食物搅拌,制作成手指大小的药丸状,据说可以壮阳。这表明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和制作能够提升性能力的药物。
古代春药的成分复杂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几类。
![]()
植物类
在植物类春药中,常见的有韭菜、枸杞、人参、鹿茸等。韭菜,因其生长迅速,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希望自身也能像韭菜一样充满活力,在一些偏远部落,甚至将韭菜作为新婚之后的主食,连吃几天的韭菜炒鸡蛋。
《本草纲目》中提到人参,称其 “补五脏之气,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无疑是当时春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枸杞,也常被视为具有滋补功效的药材,在一些春药配方中也会出现。鹿茸则被认为具有强壮作用,能够提升人体的阳气或补充精元。
动物类
动物类成分在春药中也很常见,像蛇胆、麝香、虎鞭、牛鞭、羊蛋等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以及鹿血等。
比如,清朝皇室一度流行喝鹿血,传说其有壮阳的功效。电视剧《如懿传》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晚年的乾隆为了精力充沛,经常饮用鹿的精血,后宫妃子们得知后,纷纷为皇帝献上精心熬制的 “补汤”。还有一些更为奇特的记载,如布谷鸟的脑髓和雄鼠生殖器,也被认为具有媚人功效,常被用作春药的原料。
![]()
矿物类
矿物类春药中,比较典型的当属五石散。五石散由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五种矿物组成,它原本是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收录在《伤寒杂病论》里,用于治疗伤寒病。
但后来却被当作春药,这是因为它有一定的致幻性,相当于古代的毒品,在短时间内可以让男人产生兴奋感。不过,五石散药性峻猛,易伤正气,使用不当会有很多不良反应,如头痛、目眩、腹胀、呕吐、耳鸣等。魏晋时期,许多文人雅士都深受 “石发”(五石散的不良反应)的困扰。
除了这些单独的成分,古代春药的配方往往十分复杂。例如,明朝皇帝嘉靖对春药极感兴趣,他从民间搜集偏方,用人参、鹿茸、蜻蜓、蜘蛛等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最终制成 “补药”,并命名为《龟龄集》。
还有一些春药的制作更是残忍且荒谬,如 “红丸”,它是一种宫廷特制的春药,以豆蔻年华姑娘的首次例假经血为药引,再加上乳香、辰砂、松脂等物品混制而成。为了配制 “红丸”,嘉靖年间前后往宫中共选少女 1080 人,其过程令人发指。
![]()
古代春药的应用:从宫廷到民间
宫廷中的春药乱象
古代皇帝似乎对春药有着特殊的 “偏爱”,春药在宫廷中引发了诸多故事,甚至改变了一些历史的走向。
汉成帝刘骜,面对娇艳欲滴的赵飞燕姐妹,却有心无力,无法勃起。直到有术士献上一种 “仙丹”。传言此丹需在真火中炼制百天,取自三昧真火的形貌,服用前要准备数口水缸,将仙丹丢入水中,水面立刻沸腾,此后再换新水,反复数日,直到水不沸腾方可服用。
赵飞燕姐妹见到如此神奇的丹药,认为是仙丹降世,便献给刘骜。刘骜每日服用,夜夜笙歌。但长期服用后,他逐渐力不从心,赵飞燕便加大药剂,从一日一颗增加到一日数颗。
最后一次,刘骜一晚上连吞十几颗,当晚虽然威风凛凛,可后半夜却昏迷过去,第二天早上苏醒后,还没穿上衣服就一头栽倒在地,暴毙而亡。从现代角度分析,这 “仙丹” 的成分可能含有石灰,所以丢入水中才会沸腾。
明朝光宗朱常洛的遭遇也与春药紧密相关。朱常洛八月初一登基,由于纵欲过度,登基第一天就卧床不起。郑贵妃为了取悦他,进献了四个美女,此后朱常洛体力不支。为了重回巅峰,他服用了补药 “红丸”,结果上吐下泻连续几十次,于九月初一暴毙而亡。
这一事件史称 “红丸案”,是明朝四大奇案之一,朱常洛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因为吃春药暴毙而亡的皇帝。
![]()
民间的春药文化
在民间,春药文化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脉络。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虽然无法像宫廷那样获取珍稀昂贵的药材来制作春药,但他们也有自己的 “办法”。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会采用 “食补” 的方式,根据 “吃什么补什么” 的原理,买点平常动物的腰子食用。
而没钱的家庭,虽然吃不起这些,也会私下谈论吃什么能补一补,比如韭菜鸡蛋、烤腰子、干辣椒、大蒜等,都被认为是可以壮阳的。其中,大蒜、辣椒这类辛辣食物,吃完后体内会有灼烧感,人们便主观地认为它们对提高精力有效。
到了唐代末年,开始流行起 “古代香水” 这类催情类的春药。传说岭南岛附近有个 “龙涎岛”,岛上盛产香水,当地人采集后销售到外面,盛极一时。这种 “古代香水” 的制作方法是将抹香鲸的粪便(龙涎香)收集起来,加入各种香料,如花瓣、沉香之类混合制成。
最火的要数宋代的 “蔷薇露”,其制作手法类似于现在的花露水,将花瓣放在封闭的瓶子内酝酿而成,使用时加入适量清水涂抹在身上。《香谱》书中记载:蔷薇露出自西洋国,用来滋润皮肤,气味经久不消。
后宫妃子们为了争宠纷纷购买,在当时可谓是 “名牌”。不仅如此,《明史》记载 “宴朝使,不饮酒,以蔷薇露和香蜜水饮之”,说明此物不仅可以外用调情,还能口服。
![]()
春药的真相:是 “药” 还是 “毒”?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古代春药中的大部分成分并没有真正的催情或壮阳效果。那些所谓的植物和动物类春药,大多只是心理作用。
例如,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睾酮在提升男性性能力上有一定效果,但睾酮仅仅存在于新鲜的睾丸内,任何种类的鞭都不含有睾酮。即便宰杀牲畜时快刀取蛋,当场服用新鲜睾丸,睾酮进入体内也会被消化分解,即便少部分被吸收,也会被肝脏破坏。
而植物中存在的天然非甾体类化合物,虽具有与激素类似的作用,但长期食用此类植物会改变体内性激素环境,从而引发内分泌紊乱,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至于五石散这类具有致幻性的药物,更是对身体危害极大。它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让人产生兴奋感,但其中的矿物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是长期且不可逆的。像 “红丸” 这种以少女经血为药引的春药,不仅违背伦理道德,其成分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证明其催情功效,反而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
古代春药,看似是能满足人们欲望的 “仙丹”,实则大多是暗藏危机的 “毒药”。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对性的探索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其中的愚昧与无知。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性与健康,摒弃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传统观念,珍惜自己的身体,远离所谓的 “春药” 诱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