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
北京时间6月21日10时42分
将迎来夏至节气
此时节
绿荫浓密,梅雨如烟
蛙鸣蝉吟,荷花绽放
夏至在每年公历6月21日前后来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以夏至为起点,气温持续升高,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即将开始,民间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至
是一个极美的时节
鲜艳的色彩无处不在
给大地披上斑斓的外衣
![]()
当瑰丽的晚霞终被浣净
仲夏的跫音次第响起
这最短的夜里
也闪耀起如星的萤和如萤的星
![]()
此时节如何养生?怎么吃喝?
这份养生攻略请收好
夏至养生怎么吃?
进入夏至后,要重视养生保健。夏至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夏至暑热难耐,机体营养随汗液流失,面条可以补充人体所需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以粗粮面、杂面为宜,绿豆杂面、荞麦杂面更佳。
夏季瓜果丰盛,吃瓜有生津止渴的功效,此时节推荐苦瓜和冬瓜。需要注意的是,脾胃偏寒人群需煮熟吃或少吃。此外,夏至时节还可以适当食用橙子、荔枝以及龙眼肉。
橙子有和胃降逆、理气宽胸的功效,脾虚、湿气重引起的肚子胀可以适量食用。
荔枝是温性食物,有健脾胃、补气血、养颜的作用。对于缓解脾虚导致的腹泻、打嗝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龙眼肉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的作用,适合气血两虚、睡眠不好的人食用。
夏至养生怎么动?
夏至后,暑热耗气伤津,易出现心烦、意乱、气短等情况。同时,暑热多兼湿,人会感觉头身困重。夏至时节,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心情愉悦、以降心火。
适当运动有助于激发阳气,改善气血循行。建议早晚凉爽时选择室外活动,推荐散步、慢跑、八段锦等慢节奏的运动,避免出汗过多耗伤心血。
夏至养生怎么按?
夏至后气温升高,出汗较多、津液丢失,情绪容易焦躁不安,引发各种疾病。此时节,要注意清心除烦,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
常按揉神门穴和劳宫穴,能补益气血、养心安神。这两个穴位应该怎么找?
戳视频,快来掌握▽
神门穴:手腕腕横纹到小指侧,内侧有一个小凹陷,按上去有酸酸的感觉,就是神门穴。
劳宫穴:手轻轻握拳,中指指尖贴在掌心位置,用另一只手的四指握住手背,拇指按手心位置,便是劳宫穴。
此外,吃饭或睡觉前按揉中脘穴,可加强胃肠道蠕动、改善胃肠功能。(没胃口的时候不妨试一试~)

夏至养生
别做这5件事
1、空调吹一整夜
空调温度开得过低、一开一整夜,这些行为很容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感冒、腹泻、头痛、鼻塞等。
2、贪吃冷饮
夏季人体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体内阳气相对不足,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严重损伤人体阳气,甚至容易出现肠胃问题。
3、大口猛灌水
夏天出汗多,很多人口渴了就大口猛灌水。短时间大量喝水,会引发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的症状。建议少量多次饮水,每次喝100~150毫升,间隔20~30分钟后再喝为宜。
4、洗冷水澡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刚出完汗就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受损。建议用温水洗澡,这样不仅利于消暑防病,还能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抗病力。
5、吃隔夜菜
夏天剩菜剩饭长时间放置容易变质,可能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甚至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建议做多少吃多少,吃新鲜的食物。
本周末主城区先雨后晴
户外出游做好防晒
本周末哈市先雨后晴,21日白天到夜间哈市多云有雷阵雨,平均降雨量不大,但可能伴有局地性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户外应注意做好防范工作。
市气象服务中心预计,受降雨天气影响,21日主城区气温稍有下降,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8℃。22日天气转好,多云间晴,气温回升,最高气温28℃左右,户外出游应做好防晒工作。
![]()
夏至伊始
愿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宛若骄阳
热烈美好
愿每一个人的日子都宛如荷花
纯净芬芳
支持更多新闻 期待更多点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3
来源丨哈尔滨日报记者 陈悦/文 哈尔滨日报手机记者 心想事成 史敏捷 浪淘沙/摄 新晚报综合新华社客户端、央视一套、《生活圈》、《东方时空》
编辑丨翟晓晨
责编丨郭启迪
审核| 范思瑶
统筹丨刘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