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中国2025年4月持有的美国国债降至7570亿美元,较3月减少82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债规模达到自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就是16年新低;中国不再是美债海外第一大债主,也不是第二大债主,排名第三;第一是日本、第二是英国!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美债、美元有哪些不可控风险呢?
一、美债的不可控风险,信用风险与债务规模失控!
债务规模失控:美国联邦债务总额达36.2万亿美元,占GDP的123%,2024财年利息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占GDP的3.93%;若利率维持高位,2025年利息支出或增至1.2万亿美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4.5%1,形成“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违约隐忧:2025年6月将有6.6万亿美债到期,尽管短期可通过发新债置换(如2025年2月到期1062亿美元债券已超额置换),但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政治博弈可能引发技术性违约风险;而且,美国人没有控制债务的决心和措施。
流动性风险与海外债主持续抛售美债!
抛售潮冲击:2025年4月,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多国加征125%关税)引发美债遭遇20年来最惨烈抛售,10年期收益率单周飙升50个基点至4.49%;高盛预警,若通胀持续或地缘冲突升级,10年期收益率可能短期上探5%。
海外买家撤离:中日等主要债权国持续减持(中国持仓16年新低),海外投资者持有比例降至历史低点,加剧美债供需失衡;而且,还持有美债的债主也在用长期美债置换短期美债,对美债长期悲观。
二、美元的不可控风险!
美元霸权松动,美元指数走弱:2025年4月受关税政策冲击,美元指数单月下跌4.6%至99.5,创三年新低。历史表明,当美元与利率脱钩(即利率升而汇率跌),其避险属性显著弱化。
去美元化加速: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从71%降至的57.8%。多国推动本币结算(如中俄880亿美元能源贸易用本币)、金砖国家构建替代支付系统,沙特甚至考虑非美元石油结算。
制裁滥用反噬信用:美国将美元武器化(如冻结俄外汇储备),促使新兴经济体加速“资产去政治化”,黄金成为替代选择;单边政策引发资本外逃: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投资者对美国资产信心崩溃,资本转向欧元、黄金、人民币等资产。
中国减持削弱美债需求,推高美国财政部发债利率,加剧财政负担;世界多极化货币体系加速:美元从“主导货币”向“领先货币之一”转型,欧元、人民币及黄金构成新储备三角。
黄金增持与美债减持不仅是资产再平衡,更是对美元体系的结构性质疑。当美国以关税政治绑架全球经济时,中国用黄金构筑金融防波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锚定价值基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