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张作来师傅和同学们一起小聚,大家又说起了当年到潍县插队落户的往事。当年一起到潍县李家庄插队落户的八十多名青岛知青,就张作来一人娶了农村姑娘。大家都说他好人好命,没想到他娶了一个农村姑娘,却捡了一块金疙瘩。
有关张作来师傅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根据张师傅的讲述,我编写成文,并征得张作来师傅的允准,分享给大家批阅。
张作来师傅说,他是1968年12月份和同学们一起乘坐汽车离开的青岛。那天天气很冷,凛冽的寒风却挡不住一群年轻奔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脚步。那天吃过早饭,他们将离开这座熟悉的海滨城市,到广阔天地锤炼革命意志。
![]()
图片来源网络
满载青岛知青的汽车缓缓启动,张作来和同学们挥手告别前来送行的父母和亲人,高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前往距离青岛三百多里路远的潍县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年张作来十七岁,初中毕业刚离开学校不久。
快中午的时候,张作来他们乘坐的汽车来到了朱里公社驻地,大家下车后在公社大院集合,在革委会食堂吃过午饭,知青办干部宣布了具体的知青分派名单,张作来他们被分在了李家庄大队。前来迎接的乡亲们把知青们的行李装到多辆独轮车上,张作来他们跟着推行李的社员前往李家庄大队。
从公社驻地到李家庄大队大约六七公里的路程,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长长的独轮车队和几十名青岛知青就来到村头,大队书记和乡亲们早就等候在村口了。
最终,张作来他们十二名知青被分在了第七生产小队,李广明队长安排他们暂时借住在老乡家中。
当时的李家庄虽然还很贫穷很落后,乡亲们的生活都不富裕,可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纷纷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好东西来招待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张作来和同学们心里都很温暖,也很感动。
熬过了寒冷的冬天,春耕春播时节也就到来了,李家庄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张作来他们也和社员们一样,天天早出晚归,往地里运送土杂肥,为春耕春播做准备。
往地里挑粪是最苦最累的农活之一,两筐沉甸甸的粪肥压在肩上,扁担被压得吱呀作响,张作来的肩膀很快就被扁担压肿了,但他咬牙坚持着,看着身旁的乡亲们动作娴熟,挑担子轻松自如,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学会挑担子,学会推独轮车。
![]()
图片来源网络
看社员们推独轮车好像很轻松,一点都不费力气。当张作来接过老乡手中的独轮车学习推车时,他才知道学习推独轮车也并非易事,那小小的独轮车仿佛有自己的脾气,稍不注意就会失去平衡,歪倒在路边。经过了两三天的学习锻炼,张作来总算掌握了推独轮车的要点,虽然不像社员们那样稳当,但最起码能掌握平衡了,再也不东倒西歪了。
犁地耙地、拉耧耩地这些农活,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知青们来说更是难如登天。淳朴善良的李队长和乡亲们总是耐心地讲解,不厌其烦地示范,手把手地指教。在乡亲们的关爱帮助下,知青们渐渐适应了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也慢慢学会了干各种农活。
麦收结束后,队里为知青们盖起了新房子,成立了知青点,知青们终于结束了在老乡家借住的尴尬局面,有了属于他们知青自己的家。因为张作来年龄最大,个头最高,平时又热心帮助同学,李队长便让他担任了知青小组的组长。张作来深知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责任,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照顾好小组里的每一位知青。
知青点的后院是七队保管员李成林家,李成林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李军当年十七岁,早已参加生产劳动了;小女儿李玲当年十五岁,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帮她母亲做家务。李军性格开朗,白天和知青一起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就跑到知青点来找知青们下军棋、打扑克。每当夜幕降临,知青点里便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有时阴天下雨,队里不出工,李军更是整天泡在知青点,和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甚至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每当这个时候,李玲就会到知青点喊她哥哥回家吃饭。起初,李玲还有些害羞,总是躲在门口,怯生生地喊一声。渐渐地,她和知青们也就熟络起来了。
1970年春耕春播生产开始的时候,李玲也开始参加生产劳动了。因为之前和知青们已经很熟悉,出工和收工的路上,她总是和知青们走在一起。一路上,知青们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城里的电影院、百货商店,李玲听得入迷,眼神中满是向往。而李玲也会给知青们讲农村的趣事,比如谁家的狗爱咬人,哪片树林里的鸟叫声最好听,潍河里都有什么鱼等等,知青们都愿意听她讲这些大家最感兴趣的事情。
那年秋后的一天,李玲的母亲摊了高粱面煎饼,李玲想着知青们平时干活辛苦,就拿了十几张煎饼给他们送去。知青们都说煎饼好吃,都赞不绝口。看知青们都说煎饼好吃,作为知青小组的组长,张作来就来到李军家,央求李婶(李军的母亲)来帮他们知青摊煎饼。没想到,李玲却自告奋勇地说:“我也会摊煎饼,我来给你们摊煎饼!”
当天晚上,李玲就来到知青点,让张作来把高粱和玉米放在水桶里用水浸泡,第二天一早,李玲来到知青点,用扁担把浸泡好的高粱玉米挑回她家磨成磨糊,让知青们吃上了新摊的杂粮煎饼。从那以后,李玲经常义务帮着知青们摊煎饼。看她累得满头大汗,知青们都很过意不去,也发自内心地感激她。
在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中,张作来发现李玲不光是勤劳善良乐于助人,还发现越来越漂亮,他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个淳朴善良又可爱的农村姑娘。
每次回青岛探亲过春节,李玲都会帮忙摊一些煎饼让张作来和知青们带回去,送给他们的父母品尝。每次从青岛回来,张作来也会带一些青岛的特产和糖果送给李玲家。李玲也经常给张作来送好吃的,她还偷偷送给张作来一双绣花鞋垫。就这样,两个年轻人的心渐渐靠拢在一起。
1973年冬季,青岛方面开始陆续在插队知青中招工,当时的招工名额虽然很少,但每个知青都看到了回城的希望。李玲的心里却充满了担忧,她找到张作来,眼中满是不安:“作来哥,你要是招工回城了,会不会就不和我好了?”张作来紧紧握住李玲的手,坚定地说:“李玲,你尽管放心,就算我招工回城了,也要把你带到城里去,咱俩一辈子都要在一起。”李玲听了,泪水夺眶而出,她相信自己没有爱错人。
![]()
图片来源网络
1975年初夏,张作来果真招工回城了,他被分配到青岛农业机械制造厂当了车间工人。离开李家庄那天,张作来和李玲来到潍河岸边,看着缓缓流淌的河水,回忆着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张作来深情地对李玲说:“等着我,等我工作稳定了,我就跟我父母说咱俩的事情。”李玲眼含着泪水点点头,她相信张作来一定会信守承诺的。
然而,现实却给了张作来当头一棒,当他满心欢喜地把自己和李玲的事情告诉父母时,父母却坚决反对他和农村姑娘结婚。母亲更是撂下狠话:“要是和那个农村姑娘结婚,我和你爸就把你赶出家门,断绝关系,再也不认你这个儿子了!”张作来陷入了痛苦的两难选择,一边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他不想让父母伤心;一边是自己深爱的姑娘,李玲善良勤劳,他们在李家庄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他又怎能辜负她?
那段时间,张作来寝食难安,他反复思考着该如何抉择。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最终张作来下定了决心。一天下班后,他扑通一声跪在了父母面前,哽咽着说:“爸!妈!请原谅儿子的不孝!我在李家庄插队落户期间,乡亲们都知道我和李玲好上了,我要是不娶她,她咋办啊?她以后咋做人呀。再说了,李玲确实是个好姑娘,我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她,她进城来就算找不到工作,我愿意养她一辈子,我愿意和她一起过苦日子……”
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听着他真挚的话语,张作来的父母心中也充满了矛盾,他们心疼儿子,也被儿子的深情所打动。最终,张作来的父母妥协了。
1976年秋天,张作来和李玲领取了结婚证,他把李玲接到了青岛,举办了简单又隆重的婚礼。
初到城市,李玲有些不适应,但她并没有退缩。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她就主动到外面找活干。她捡过煤核,砸过焦炭和石子,还糊过纸盒。第二年夏天,街道批准她在菜市场门口卖冰棍,老远就能听到她洪亮的吆喝声。虽然收入不多,但李玲说:“我最起码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在家白吃饭了。”同时,她还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后来,李玲怀上了孩子,才被迫在家养胎待产。孩子两岁的时候,李玲的婆婆退休了,帮着照看孩子,闲不住的李玲又支起了煎饼鏊子,尝试着摊煎饼卖。凭借着在农村练就的好手艺,她摊的粗粮煎饼很快就受到了欢迎,天天供不应求,一天下来,挣得钱比张作来的工资至少多三倍。
李玲并没有满足于此,她还不断创新,发明了煎饼卷鸡蛋、煎饼卷大葱和蔬菜煎饼卷。这些新颖的吃法吸引了更多的顾客,生意越来越好。她的煎饼铺渐渐有了名气,还雇了好几个帮手。
1986年春天,李玲享受了知青们家属待遇,她和儿子的农村户口都转成了城市户口,街道还答应为她安置工作。李玲却放弃了到粮食局下属粮店工作的机会,她舍不得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煎饼铺子。就这样,她在商海拼搏,把小小的煎饼生意越做越大。张作来下岗后,也跟着李玲买煎饼。
直到2018年初冬,李玲才转让了自己的店铺。辛苦了大半辈子,她和丈夫终于可以享受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了。
现如今,张作来和李玲生活得很幸福,冬季就去深圳儿子家,在那里享受冬日的温暖和天伦之乐,一住就是四个月;其余的时间就在青岛生活,漫步在熟悉的海边,回忆着过去的岁月。他们也时常会回到李家庄,看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乡亲们,为第二故乡奉献爱心。
![]()
图片来源网络
每当张作来和李玲走在李家庄的土地上,看着熟悉的潍河,那些青春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城乡的差距,经历了家庭的反对,却依然坚如磐石。当年一起到潍县插队落户的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们夫妻俩,他俩的爱情故事,也在第二故乡广为流传,成为了潍河沿岸的一段佳话。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张师傅提供素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