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租赁住房REITs暴涨50%,一边长租企业降价求生!租赁住房REITs与长租公寓的“冰火两重天”,背后藏着什么行业真相?
REITs涨幅超50%,机构争相入局
近期,租赁住房REITs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产品。
6月18日,招商基金招商蛇口租赁住房REIT收盘价为4.128元/份,较基准价2.727元/份累计涨幅达到51.38%,于6月19日开市停牌1小时;同日,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因累计涨幅达52.50%触发交易所风险管控机制,于6月19日开市停牌1小时。
与此同时,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宣布完成9.462亿元定向扩募,资金将用于新增基础设施资产收购,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
租赁住房REITs的火爆,源于投资者对其稳定现金流和政策红利的追捧:
第一,高出租率。
比如,招商蛇口REIT底层资产出租率92.4%,租金收缴率96.96%;
第二,政策支持。
保障性租赁住房享受税收优惠、审批便利,被视为“抗周期”资产。
第三,低利率环境。
资金寻求稳定收益,REITs分红率高于债券,吸引机构配置。
部分长租企业陷入租金下滑困局
然而,与REITs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化长租公寓企业正面临租金下滑、空置率上升的困境。
首先,租金持续下跌。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国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5.2元/平方米/月,环比下跌0.32%,跌幅较3月扩大0.27个百分点;同比下跌3.40%,跌幅与3月持平。
除了嘉兴、石家庄两个城市的租金有0.1%的微涨外,其他48城全部沦陷,租金集体下跌。
2024年以来,部分一二线城市长租公寓租金同比降幅达5%-10%,企业盈利承压。
以往临近毕业季,房租呈上涨态势,但今年却未出现。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显示,2025年5月深圳住宅租金为68.1元/平/月,环比下滑1.3%。
其次,租房市场供需失衡。
新增保租房入市挤压市场化公寓生存空间,部分企业被迫降价抢客。
以杭州为例,保租房租金较市场价低20%-30%,且由政府背书,安全性高。租客可通过当地住建部门官网申请,避免陷入风险漩涡。
再次,融资困难。
民营长租企业难以享受REITs融资便利,资金链紧张,部分企业收缩规模甚至退出市场。
![]()
政策红利VS市场真实需求
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享受土地、税收、融资多重优惠,而市场化长租企业仍需承担高额拿房成本。
部分城市保租房租金低于市场价10%-20%,直接分流租客,挤压民营机构生存空间。
以深圳为例,短短半年的时间,深圳已推出 8 批次保租房,涉南山、宝安、龙华、龙岗、光明、坪山和大鹏共 29 个项目,累计 11732 套(统计未剔除重复配租的房源)。
租金确实很吸引人——南山单身公寓低至1782元/月起,光明核心区两房1542元/月,三房约2000元/月,在大鹏新区甚至能以千元出头租到三居室。
不仅比当地的商品房便宜,比租住城中村更便宜!
REITs投资者偏好低风险资产,更青睐“稳赚不赔”的保租房。保租房因政府信用背书成为首选,市场化公寓则因运营风险被冷落。
民营长租品牌难以达到REITs发行门槛(如稳定现金流、合规产权),融资渠道受限。
市场供需错配,行业洗牌加速。
部分城市租赁住房供应过剩,租金承压,但保租房因政策支持仍能维持高出租率;
市场化企业被迫转向高端租赁或细分市场(如服务式公寓、蓝领公寓)求生。
政策调整与市场出清并行
从短期来看,保租房REITs仍将受资本追捧,但需警惕估值泡沫;市场化企业或加速整合,尾部玩家淘汰。
从长期来看,政策可能微调,如放宽市场化长租公寓REITs准入,或提供差异化支持,避免行业过度依赖政府项目。
租赁住房REITs的暴涨与市场化长租企业的困境,折射出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双轨制”特征——政策驱动的保租房与市场化的长租公寓正在走向不同的命运。
未来,如何平衡政策扶持与市场竞争,将成为租赁住房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6月26日论坛
欢迎扫码报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