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为宣传新修订文物法,提升全社会文物安全意识,保护身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文化市场执法监督指导中心、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文物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在市民中心与杭州孔庙碑林同步开展,通过“安全普及+文物普法+互动体验”的创新组合,为市民与游客定制一堂兼具法治温度与公益赋能的文物安全必修课。
![]()
安全防线在身边
在市民中心连廊里,“共学文物新法 守护文化遗产”主题展区成为焦点。
![]()
活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核心条款融入创意装置——
“文物诵法视力表”以法规关键词替代视力标识,参与者需准确读出“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建设”“保持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 “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志愿服务”等内容方可领取纪念品。
“拍照打卡点”化身社交平台流量密码,以独特的视觉符号,吸引人群停留驻足,在镜头里定格美好瞬间,让每一帧画面都成为朋友圈里备受瞩目的“流量担当”。
趣味解码文物法规
毗邻西湖的杭州孔庙碑林,变身“移动普法课堂”。
![]()
“文物普法投篮”设置“YES/NO”双篮筐,参与者通过回答“文物违法最高可以罚到1000万元”“刘大爷在自家后山上挖出了一件古代陶器,刘大爷把这件陶器据为己有,这种行为合法的吗?”“美国某大学到杭州进行考古学术交流,大学教授带着学生在杭州进行考古发掘,可以吗?”等问题完成投篮,在运动中加深对法规的理解。
“普法对对碰”游戏,参与者通过挑战,回答“文物的三类价值”“杭州的3处世界文化遗产”“最喜欢的博物馆”等问题,解锁文物知识。
文化地标迸发新活力
活动现场,两处“文物普法加油站”摊位前排起长队,市民游客有序领取主题纪念品。
摊位旁的报摊架上,《文物保护法》单行本与宣传折页供大家免费取阅,不少市民现场翻阅后表示 “要带回去给家人学习”。希望通过系列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大众对新文物法的理解,自觉成为文物法“普法员”和“宣传员”。
“安全生产月”期间,市园文局同步推出“安全生产月”文物安全线上竞答活动,以多元化的宣贯形式,推动安全意识与文化保护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肌理,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厚植文化底蕴。
(图文来源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