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深圳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建议调整学校春秋游实践活动内容
对此,深圳教育局已予以回复!
一起来看详细情况
6月8日,这位深圳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帖称,学校目前举办的春秋游实践活动只是去游乐园玩几个项目,意义不大,不仅浪费家长经费,还浪费老师时间。
深圳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建议
他表示,学校举办的春秋游实践活动应该按“德智体美劳”的方向匹配,还可以结合深圳的城市特色挖掘春秋游项目。为此他详细建议,分出年龄段参加相适应的项目。高年级可以参观企业的科技发展成果,激发学习兴趣,比起次次坐过山车、旋转木马更有意义。
6月15日,深圳市教育局做出回应,对这位家长提出的个别学校开展“春秋游”重“游”轻“学”的情况非常重视,已通过会议、通知等多种形式指导学校提升研学实践活动质量,要求学校结合深圳创新之都的城市定位,充分发掘学校周边的研学资源,丰富学校研学课程体系。
深圳市教育局回复
市教育局还介绍了于2024年9月启动的“每周半天计划”,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不改变课程方案的前提下,每两周用半天时间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目前,试点学校已超过100所,开发校外教育基地资源628个,建立了校外教育基地平台,为学校对接校外教育资源提供便利。目前,结合“每周半天计划”的试点实施,覆盖全市各区的实践教育场所正在进一步梳理和充实,完善的中小学生实践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这位家长表示对答复满意,并希望“每周半天计划”尽快实现全覆盖。
对于这位家长的建议,网友们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部分家长认为,深圳春秋游的费用比自己带孩子玩耍的还高,且只是去游乐场玩,既不划算也没有意义,春秋游更应该多接触大自然,这个建议值得采纳。
但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春秋游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相伴游玩,放松就好,不必样样都与学习挂钩,况且学习兴趣不是一次春秋游就能激发出来的。
总体来说,深圳学校春秋游的内容还是较为全面且丰富的,既有纯玩乐的游乐场项目,也有徒步活动、耕种体验等实践活动,还可前往各大博物馆参观,高年级的同学还可前往外地游玩,感受地方文化特色。去年开始普及全市学校的“每周半天计划”也给了孩子们更多的体验机会,既能体验校外的深度阅读,也能到校外参与科学探究、艺术鉴赏和劳动实践。
深圳小学学生走进甘坑古镇,体验彩绘客家小凉帽
图源深圳发布
其实,春秋游对于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来说,一起和同学们结伴玩乐的体验是最珍贵的,美好的回忆也会一直留存。对于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确实可考虑一些更有实际意义的游玩内容。
各位家长朋友对此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来源: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深圳新闻网
整理、编辑:vesper
本文由“教育大事”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