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特殊心脏病类型,风湿热是一种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典型的情况便是咽喉炎带来的细菌感染。在风湿热的急性期,身体的免疫系统不仅攻击细菌,还会误击自身的心脏瓣膜,引发病情。
风湿性心脏病往往难以通过常规心脏病药物缓和,其症状也和其他病症不尽相同,学会判明病情对及时防治意义很大,了解这3点,能备不时之需。
一、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
1.链球菌感染
正如前文所述,以咽喉感染为代表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直接诱因。而风湿热的病理机制涉及复杂的免疫反应,关键点为身体的免疫系统误将心脏瓣膜组织识别为病原体,对其展开了无差别的清理攻击,并最终诱发持续的炎症和组织损伤。
2.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在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中有一定影响力,从统计学结果来看,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人群更易患病。
3.环境因素
生活条件差、医疗资源匮乏、过度拥挤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增加了链球菌感染的风险,从而增加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生概率。
二、风湿性心脏病的典型症状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症状因受影响的心脏瓣膜及其损害程度不同而异,大多数时候的常见症状包括:
1.心悸:由于心脏瓣膜功能受损,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可能导致心跳加快或不规则。
2.胸痛:受损的心脏瓣膜导致心脏工作负荷增加,可能引发胸痛,特别是在活动后加重。
3.浮肿:血液循环受阻会导致液体在下肢和腹部积聚,出现大块浮肿,并直接干涉行动能力。
4.心杂音:医生在听诊时可以听到异常的心脏杂音,这是心脏瓣膜病变的一个常见体征。
三、风湿性心脏病的防治手段
1.预防手段
想要免受风湿性心脏病威胁,最有效的仍旧是提早预防。易发人群需要彻底治疗链球菌感染,尤其是咽喉炎。抗生素治疗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有风湿热病史的患者,适当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如青霉素)可以防止链球菌感染复发,降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风险。
此外,早期发现心脏瓣膜病变对于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通过心脏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瓣膜的异常。
2.治疗手段
对已确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凝药等。
而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瓣膜修复或瓣膜置换手术可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风湿性心脏病虽然危害不小,却能通过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有效控制其发展过程,改善患者生活水准,延长寿命。但归根结底,防治手段仍需要患者尽力配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与医疗习惯,方能有备无患。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