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
我好爱我老婆,真的好爱。
从18岁那年与她初次相遇,到现在已经风雨同舟十二载了。
今年初为人父母,她为我带来一对龙凤胎宝宝,女儿长得像我,儿子比我长得更像我的父亲和祖父(我本人从小到大一直被说儿子像娘),但我就是对他们喜欢不起来。
我跟我老婆我们俩自己全职在家带娃,我在照顾孩子方面虽然没有她细腻,但是也什么都会,包括但不限于两便护理,喂奶,洗澡,哄睡,外出放风等等。
但我自己非常清楚,从他们出生到现在马上就快3个月了,我之所以愿意照顾他们,都是因为爱屋及乌。
除此之外,我对他们俩并没有那种真正的,深沉的父爱。
我几乎每天会都拍他们照片发到pyq,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我想给自己洗脑:他们好可爱啊,我本就该爱他们的。
但是真的做不到啊.....为什么啊。
瑜峰团队婚姻家庭咨询师分析与建议:
你的坦诚令人动容,也透露出深深的痛苦和困惑。这种“爱屋及乌”却无法自发产生父爱的撕裂感,一定让你倍感孤独和自责。但请先停下对自己的批判——这种感受虽然痛苦,却比你想象中更常见,也并非不可改变。
一、父爱 ≠ 母爱的天然涌现方式:
社会常渲染“孩子出生瞬间父亲热泪盈眶”的画面,但这并非所有人(甚至多数人)的真实体验。母爱常因十月怀胎、激素变化和哺乳行为有更直接的生理联结基础,而父爱的建立更多依赖于后天互动中的情感积累和认知构建。
三个月,对建立深刻的父爱而言,时间还很短。新生儿阶段主要是高强度的生理照顾和睡眠剥夺,婴儿互动反馈有限(主要是哭、吃、睡),很难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尤其对于没有经历身体变化的父亲。
二、“爱屋及乌”恰恰是责任与承诺的体现:
你并非逃避责任。相反,你基于对妻子的深爱,克服了内心的疏离感,尽职尽责地履行着父亲的所有义务——洗澡、喂奶、哄睡、护理……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爱与担当,绝不是虚伪。你的行动力证明了你的品格。
三、情感联结需要时间和“有效”互动:
婴儿在3个月后才会逐渐展现更多社交性微笑、眼神交流、发出声音回应。当孩子开始对你笑、伸手要你抱、发出“咿呀”声与你“对话”,甚至在你出现时表现出明显的兴奋时,那种被需要、被回应的感觉会强力催化情感的联结。
你现在的付出,正是在为这些联结时刻打基础。孩子虽然小,但能感受到照顾者的气息、声音和触摸。你的每一次喂养、每一次抚触,都在他们的神经系统中刻下“安全”和“依赖”的印记,这是未来情感依恋的基石。
四、身份的剧烈转换与潜在的复杂情绪:
从“丈夫”到“父亲”,是人生最重大的身份转变之一。龙凤胎的到来,让这种转变强度翻倍,也意味着你和妻子独处的时间、精力和亲密感被急剧压缩。你可能在潜意识里:
感到失落:曾经完全属于你的妻子,现在身心都被孩子占据。
感到被边缘化:在母婴天然的紧密联结前,父亲有时会感到自己是“局外人”。
承受巨大压力:双份的育儿责任、经济压力、对未来的担忧可能形成无形的重负,抑制了积极情感的涌现。
对“像祖父”的儿子有复杂感受:这可能无意间触发了你与自己父亲关系的某些感受(无论是亲近、疏离还是压力),增加了情感上的距离感。
五、完美主义与自我施压:
你发朋友圈“洗脑”的行为,恰恰说明你极度渴望符合“好父亲”的社会期待和内心标准。这种“我应该立刻爱他们”的迫切感,反而制造了焦虑,阻碍了情感的自然流动。爱,尤其是对新生儿的深刻父爱,常常不是开关,而是溪流——它需要时间汇集成河。
现在,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1.停止自责,接纳当下感受
承认“我现在还没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父爱,但这不代表我坏或失败”。感受没有对错,行动才有意义。你已经在做正确的事了。接纳是改变的第一步。
2. 与妻子坦诚沟通(选择合适时机)
不必说“我不爱孩子”(这太尖锐且易误解),可以这样说:
“老婆,成为双胞胎的父亲对我来说挑战很大。我非常爱你,也尽全力照顾宝宝们,但有时我感觉自己还在努力适应‘父亲’这个身份,情感上有点跟不上节奏。看到你这么自然地爱他们,我既为你骄傲,偶尔也会有点不知所措。我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你的理解。”
3. 专注于“微小联结时刻”,而非宏大情感
给孩子洗澡时,感受他们小小的身体在水中的触感,观察他们的表情。
喂奶时,看着他们的眼睛(即使他们可能没看你),轻声和他们说话,哪怕只是自言自语。哄睡时,把他们贴在胸口,感受他们的心跳和呼吸慢慢平稳。
放下“必须立刻产生深沉父爱”的执念,去留意这些日常照料中细微的、平静的、甚至有点疲惫的“同在感”。爱往往在这些累积的微小瞬间中悄然生长。
4.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
记录下孩子第一次对你笑、第一次抓住你的手指、第一次发出“啊咕”声回应你的时刻。这些“里程碑”往往是父爱迸发的强力催化剂。
5.耐心,给自己时间
三个月真的太短了。孩子的个性会越来越鲜明,互动会越来越有趣。父爱不是一场考试,没有规定必须在某个时间点交卷。很多人(包括母亲)是在孩子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后,才真正感受到那种排山倒海的爱意。你现在感到的“空白”或“义务感”,未来回头看,可能只是爱在扎根时的静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对妻子的那份深沉爱意,就是你此刻支撑着履行父职的脊柱,也是最肥沃的土壤——终有一天,属于你和孩子们之间独特的爱,会在这片土壤里破土而出,枝繁叶茂。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并非徒劳,它们正在悄然铺设通往那个未来的路。你值得被理解,也值得给自己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