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今年火爆出圈的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中,小哪吒有句经典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
然而在现实中,这两年深陷困境的哪吒汽车,可能真的无力回天了!
01
员工堵门讨薪,CEO方运舟不耐烦!
6月12日突然传来消息,有不少哪吒员工发布短视频,记录了他们围堵哪吒汽车董事长兼CEO方运舟办公室,讨要薪水的过程。
从多个视频中可以看到,至少有十几名员工围坐在方运舟的办公室门口,他们情绪激动,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现场的气氛也十分紧张,方运舟的态度多少有些不耐烦甚至嚣张。
方运舟问这些员工:“你们这是做什么?”员工们回答:“讨要工资!”
先不管公司出了什么问题,这些员工班是正常上,也没少为公司出力。欠了薪就有讨要的权力,他们的诉求合法合理。虽然围堵老板办公室有些激进,但也没有做任何出格的事。
然而方运舟的回答却出乎意料,既没有安抚员工的情绪,也没有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让这些员工去走流程申报,并强硬地表示:“你们先选三个人出来。以前都在公司共过事,现在还这样干嘛。”
这样的回复,员工们显然不满意,他们立马怼了回去:“我们要工资啊,你这什么态度。”接着表示要和方运舟好好聊一聊,势必要得到一个解决方案。
可方运舟的态度更不耐烦了:“我什么态度,你们该申报就申报去。”说完他便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即使员工在门外继续提出自己的诉求,也没有理会。
看到这一幕,只能说,哪吒汽车,这次真的危险了!
上一个被员工堵门讨薪的极越汽车还历历在目,如今的哪吒复刻这一幕,看来账上确实没钱了。
能看出来,方运舟确实很着急,也有自己的无奈。可这样的态度,和当时极越汽车的夏一平一比,真的差远了。
至少夏一平没有对员工吹胡子瞪眼,甚至还知道发长文向员工、车主、供应商以及股东道歉,反思自己作为企业领导者所犯的错误。
而从方运舟的态度,我们却看到了很多企业老板在管理中常犯的错误:公司好的时候,你跟他讲人情,他跟你讲绩效;公司不行了,你跟他讲工资,他又跟你讲人情。
不是员工不通情理,而是欠薪真会要了命,谁不是背着房贷车贷和孩子的奶粉钱,等着工资养家糊口啊。
就在被员工堵门讨薪的同时,风雨飘摇中的哪吒汽车,其财务危机、票据违约、及法律纠纷等问题突然集中爆发,引发市场对其存续能力的担忧。
刚刚过去的5月份,哪吒汽车上海总部LOGO被拆除,公司计划将上海总部从普陀区搬往虹桥商务区。
明眼人都能看出,哪吒将总部从普陀搬到虹桥,明显是财务危机下节约开支的表现。
同时多家媒体曝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哪吒汽车母公司)截至2025年5月底,累计票据违约金额达1.99亿元。
而董事长方运舟持有的2000万股权也被全部冻结,公司现存10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1.5亿元,且涉及多条限制消费令。
销量方面,更是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
2022年,哪吒汽车以全系交付152,073台的成绩一举成为新势力销量冠军。2024年销量却仅有6.45万台;
到了今年4月,当月国内销量仅有159辆,不管怎么看,离凉凉只有一步之遥。
而就在去年12月,因不懂营销多次被周鸿祎批评的CEO张勇“下课”,不再担任 CEO,转任公司顾问,这也标志着哪吒过去两年,从定位到战略再到营销的全面失败。
极越失败了,夏一平还有百度和吉利兜底。
可哪吒失败了,大股东周鸿祎不可能为方运舟撑腰。去英国“短期出差”的张勇,说不定正和远在大洋彼岸的贾跃亭电话交流经验呢!
02
哪吒的失败,张勇要负主要责任
要知道,哪吒当年可是和蔚来、领跑、小鹏、理想齐名的新势力五强。
可如今呢,理想、小鹏、领跑都混得不错,也就“蔚小理”中的蔚来,位置被小米顶上,多少有些尴尬。
蔚来如今处境确实不太妙,但也不至于像哪吒这般连最后一口气都快不剩了。而2022年还是新势力销冠的哪吒,真可谓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哪吒汽车的崩盘,就像一场观众早已预测出结局的悲剧。而导演这场悲剧的核心人物,正是曾被寄予厚望的CEO张勇。
2018年,张勇带着北汽新能源“全球纯电销冠”的光环加盟哪吒,喊出“为人民造车”的口号,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土狼战法横扫下沉市场。
哪吒最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差异化的定位策略。从一开始,哪吒就没想着和蔚来、理想以及小鹏争抢中高端市场,选择的是迅速在中低端市场扩张。
2018年1月,张勇正式加盟哪吒。同年的7月,在合众新能源的中期战略发布会上,哪吒N01首次亮相。
作为哪吒的第一款车型,哪吒N01的售价不到6万,却卖得特别好,优异的性价比深受网约车公司、租车平台的喜爱,火速打开了中低端市场的大门。
在成为销冠的2022年,哪吒U和哪吒V更是传承了这一定位。这两款车型补贴后的起售价分别是7.49万和11.78万,一高一低的搭配深得市场芳心。
2022年,仅哪吒V单款就卖出近10万辆,绝对是品牌以15.2万辆年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的头号功能。
可这时候,张勇带领下的哪吒开始飘了。哪吒的定位逐渐转向中高端市场,价格区间也开始上探至15-20万,推出了售价均超过15万的哪吒S,哪吒GT这两款转型产品。
从此,哪吒便开始走向下坡路,销量是一年不如一年,在其他新势力品牌再接再厉的的情况下,颓势从2022年12月,便慢慢显现了出来。
虽然拿下了2022年新势力销冠,可这一年的12月哪吒的销量只有7795台,远低于这一年的月平均销量。
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以网约车、租车为代表的B端市场逐渐开始饱和;
二是2023年国家补贴开始退场,没有补贴和技术优势的哪吒,造车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在与传统制造业出身的比亚迪和零跑的中低端竞争中取得优势。
这一幕,也更像是哪吒的无奈之举。既然中低端市场成本、价格没优势,那就只能在高端市场搏一搏。可高端市场更内卷,自己同样也没优势,这就陷入了两难之地。
如果这时候,哪吒能在营销方面出彩,通过企业家个人IP,讲好品牌和产品故事,说不定还有救,可偏偏张勇又是一个在营销方面“乱搞”的人。
从2024年开始,大股东360的创始人周鸿祎便频繁批评张勇不懂营销,让他好好学一下雷军。可张勇非但不服,还频繁在营销中爆雷。
他不仅在发布会上嘲讽友商全是弟弟,还讽刺网友是舔狗,这种既得罪同行又得罪用户的行为,早已为哪吒的品牌形象埋下了祸根。
尽管张勇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逐渐变得“谦虚”起来,又是微博发起改名投票,又是亲自为车主开车门。可这种东施效颦的模仿,根本解决不了哪吒汽车的痼疾。
如果说营销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唯有能被市场和用户认可的好产品才是立足之本的话。那么,张勇最大的错误,是背叛了哪吒的立身之本——性价比。
而张勇在任期间,还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融资能力太差。
2020年,哪吒曾计划在科创板上市,却因“科技属性不足”被拒;2023年计划在港股上市,又因盈利能力存疑再吃闭门羹。IPO两度折戟,
2024年,哪吒又试图将60亿债务转给供应商,结果仅20亿勉强成交,反逼得供应商集体维权。
当2025年销量暴跌97%、资产负债率飙至217%时,张勇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彻底成了行业笑柄。
张勇的失败,本质是对初心的背叛。
哪吒曾靠6万元小车闯一片天下,而他却沉迷高端幻梦,忘了是谁托起哪吒的销量江山。
当员工围堵方运舟讨薪时,那个“为人民造车”的哪吒,早已死在张勇野心的烈火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