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的老乡们注意了!未来几天梅雨带要往北挪了。
![]()
眼下正是水稻拔节、棉花现蕾的节骨眼,梅雨季的天儿牵着地里的收成。
老辈人说“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今年入梅早、雨势急,田里积水可别耽搁。
平原灌区的水稻田,赶紧清沟排水,别让根系泡烂在水里。
![]()
山区种果树的,坡地容易积水冲刷根系,得挖导流沟引走山洪。湖区种棉花的要留意,连续阴雨棉花易染炭疽病,叶子发蔫就得喷药。有人问,老办法看云识天气还灵不灵?
我个人觉得,土经验能打前站,科学防灾更要跟上。比如以前用草木灰撒田防湿,现在可以搭配草木灰和硫磺粉,杀菌防潮双保险。
持续阴雨让土壤发黏,玉米地里得趁停雨间隙松土,不然苗根长不开。大棚种蔬菜的老乡注意!梅雨季湿度大,大棚膜上的冷凝水要及时排,别让病害跟着水跑。
![]()
往年有农户觉得“梅雨天歇一歇”,结果稻田杂草疯长,今年可别大意。
水稻田在停雨时撒点复合肥,提提苗势,但别在雨天撒,肥料会被冲跑。棉花枝叶太密的要疏一疏,叶子叠叶子不透风,容易招蚜虫和病害。
山区茶园里,茶树根部可以铺点碎秸秆,既能吸潮气,又能慢慢当肥料。
![]()
湖区养蟹的塘口,要定期测水质,阴雨久了水体缺氧,得提前备增氧机。
有人担心梅雨量太大,会不会影响后期抗旱?这茬先顾好眼前的排涝最紧要。
水稻拔节期最怕涝,一旦烂根后期穗子长不大,减产风险藏在积水里。棉花现蕾时根系浅,地里积水超过一天,新蕾就会往下掉,坐桃数直接受影响。蔬菜大棚的通风口,白天温度高时要打开,晚上降温前关上,别让湿气闷在棚里。
![]()
老办法里用石灰粉撒在田埂防蜗牛,现在可以结合人工捉虫,效果更快。未来一周还有三轮降雨,各地得按地形分着管:平原排涝、山区防冲、湖区护苗。种粮大户可以联系村里的农业技术员,上门看看田里的排水系统顺不顺。
散户老乡别慌,先把自家地头的排水沟挖深两指,水往低处流最实在。梅雨季的农事就是跟老天爷抢时间,停雨的间隙比金子还贵。
我见过有农户冒雨抢排积水,保住了整片稻田,也见过拖延半天毁了半茬苗。最后说个急茬:家里有农机的,赶紧检查发动机有没有受潮,别等用的时候掉链子。记住!
![]()
梅雨季管得细,秋后粮仓才饱满,眼下多跑几趟田,胜过秋后空叹气。关注我们,后续每天更新各地具体天气和农事指南,帮您把准田头节奏。
农时不等人,雨靴一穿、锄头一握,田里的活儿现在就动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