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又放大招了。
近期均瑶集团旗下的均瑶健康,已经连续5天涨停,并上演了一场股市“地天板”。
这种价格波动在股市罕见,引起广大股民一度热捧。
许多投资者在猜测均瑶集团最近是否有新的动作要做,均瑶集团以及掌舵者王均金也因此走进了大众视野。
王均金是中国第一个实现民营企业建立包机公司的企业家,拥有4家上市公司,以155亿元人民币身价位列温州富豪榜前十。
然而,他本人却极为低调,据传一年的个人生活总开销只有十几万。
有意思的是,他还去工地上体验过底层打工人的工作日常。结果第一天上班就惨遭工头嫌弃,还差点被开除。
但正是这次体验,却引出一次大手笔的投资。
你有见过身价上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连续几天不洗澡,顶着40°的高温在工地上拧钢筋、运沙子吗?
2018年,王均金参与了央视一档节目的拍摄,节目组安排他扮成民工去工地上打工几天。
第一天去工地上班,王均金就引起了工头的不满。
当天所有工人都早早到达工地,唯有王均金迟到了,工头毫不留情地斥责他:“不能干的话就走人”。
王均金也不敢有脾气,带着工具和其他工友一起进入工作状态。
他在工地上也结识了一位对他非常照顾的农民工老何。
工地上,工头给王均金安排了运沙子的活,要求他在两个小时内将这些沙子运输完。
沙子有6吨多重,每车只能装300斤左右,要装40多车才能运完。对于常年在工地上干活的老何来说,这个就是家常便饭的事,没有任何难度。
而富豪王均金常年不干体力活,才装了没几车沙子就已经累到不行了。
还好有老何的帮助,他勉强完成了第一天的打工体验。
下班后,王均金没找到住的地方,老何知道以后便主动邀请他去自己家住。
老何的家庭情况并不好,他姐姐常年身体有恙,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趟医院,每次住院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每次的医药费都是由老何来承担。
看到老何为姐姐的看病钱而愁眉不展,王均金特别想帮助这位善良的老大哥。
但是节目组有规定,王均金不能向其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何忍痛将家里养了两年的猪卖掉给姐姐凑齐医药费。
几天后,王均金的农民工体验结束,回上海之前他和老何一家进行了告别。
过了一段时间,王均金邀请老何一家来上海。
到了上海后他们才知道,过去一段时间与他们相处的这个人竟然是上市公司的老板。
王均金此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帮助老何一家,他把老何姐姐安排到大医院进行治疗,还资助老何的孩子们继续上学。
然而,像老何这种家庭情况的底层劳动者有千千万,想要帮助更多的人仅用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
王均金考察完老何的家乡,决定给当地投资建立板栗园产业基地,也帮助更多打工人走出困境。
王均金本来就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家在温州的小渔村。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王均金家里人口又特别多,一家老小的生计全靠父亲一人承担。
由于家庭贫困,大哥王均瑶早早帮父亲承担起了养家重担,外出寻找赚钱的机会。
1987年,王均金刚满18岁,便跟着大哥一起在外打拼。
1990年,北京要举办亚运会,对于会旗、徽章和招牌的需求量很大。
王均金和王均瑶很敏锐地嗅到了赚钱机会,兄弟俩找人加工生产这些物品进行售卖,也因此赚到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一年,王均金兄弟俩坐车回家,汽车在缓缓前行。
王均金抱怨汽车的速度太慢了,旁边的一个老乡对王均金说:“坐飞机快,你包个飞机回家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承包飞机航线的种子已经在兄弟俩心里悄悄发芽。
他俩用了半年多时间,穿梭于市场和有关部门之间,盖了100多个公章,最终将长沙到温州的航线承包了下来。
1992年,王均金与大哥王均瑶、弟弟王均豪在温州成立了天龙包机公司,这一次他们押上了全部身家5000多万元。
没想到,随着包机航线的不断开通,最多时有50多条航线,很快他们便将本金赚回来了。
同一年,牛奶强国的口号遍布全国,王均金兄弟三人又敏锐地嗅到了新的赚钱机会。
从1993年开始,他们便在全国各地寻找好的奶源渠道,为开乳制品厂做准备。
1994年,兄弟仨人开拓牛奶业务,投资建立了均瑶乳业。
随着公司业务线的增多,王均金兄弟三人也有了更大的野心,做一家可以存续百年的集团化企业。
1998年,王均金兄弟以68万的价格承包了温州所有的出租车业务,很多同行都建议他们不要接手,认为这是一个赔本的项目。
然而,他们做这件事是有自己的打算。
此时,温州所有出租车上都贴着带有均瑶字样的图案,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让很多人知道了均瑶这个品牌的存在。
除了出租车业务,他们在温州当地也建立了一座地标性的建筑—均瑶宾馆。
然而,王均金兄弟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他们想将均瑶集团的业务辐射到更多地方,于是他们将集团总部搬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后,刚好碰上房地产爆发,他们开始进军地产领域。
2001年,王均金兄弟购买了位于上海徐家汇一栋已经烂尾的楼盘,花了5.5亿元。两年后,摇身一变成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
这个项目,让王均金兄弟三人赚了一个多亿。
同一时间,上海民航进行重组,他们兄弟三人抓住时机,成功购买了东航武汉公司18%股份。
均瑶集团在上海也逐渐做出名气,在商海中赢得一席之地。
他们这一路走来也确实不易,从贫苦人家的孩子硬是靠着一股子拼劲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掌舵者。
时代的红利和运气是有的,但如果没有他们这股敢想敢闯的劲,机会也不一定会降落在他们身上。
2004年,是均瑶集团最为艰难的一年。
董事长王均瑶因为癌症而不幸离世,年仅38岁。此时,媒体都目光聚焦在谁是均瑶集团下一任掌舵人身上。
会是二掌门王均金还是王均瑶的儿子?
最终的选举结果正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均瑶集团新一任掌舵人是王均金。
上任后的王均金也不负众望。带领均瑶集团成功控股天津奥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他还带着吉祥航空在上海纽交所成功上市。
最近几年,均瑶集团又开拓了新赛道,组建团队研发关于纳米陶瓷合金的技术。
如今的均瑶集团,在王均金三兄弟的带领下,业务发展涵盖航空、科技、健康、食品、金融、教育等领域,旗下拥有4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5月,市值合计超过490亿元。
在中国,兄弟一起创业做出成就的故事还真不少。
比如蜜雪冰城的张氏兄弟,还有寒武纪的陈氏兄弟等,如今都成为资本市场的神话。
希望中国有更多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涌现,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助力。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胆大包天”的温州首富,民营包机第一人!》
苍南新闻网:《18岁离家闯荡 温州商人王均金回首创业路》
作者:朋如川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