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在群里丢下一句:
“我上个月每天走了两万步,现在一看到健身手环都想砸。”
为什么?因为她公司组织了“步数挑战赛”。
如果你还没参与过这类挑战,请珍惜现在的你。
因为当你看到同事凌晨3点戴着头灯在巴黎街头暴走、有人从晚宴现场直奔公园刷步,还有人因为“忘了同步步数”被全组群嘲时,你就会知道:这不是团建,是带薪体能折磨,是职场的另一种中年危机。
![]()
Leïla是巴黎一家城市规划公司的员工。挑战开始前,她是个“走路不超过2000步/天”的正常白领。
可挑战开始后,她变了:
早上上班不再坐地铁,而是步行1小时;中午放弃了餐厅约饭,改为公园快走;晚上回家顺便来个“热身长走”,一不小心就是凌晨。
甚至有一次,公司开完深夜聚会,她和同事一起走了3公里回家。
“那感觉像极了《饥饿游戏》。”她笑着说。
可怕的是,她并不孤单。
![]()
一位叫Guillaume的工程师回忆:
“我们公司有个英国同事,每天凌晨3点起床,戴上头灯,开始走街串巷。”
你没看错,凌晨3点。他不是为了搭飞机,不是为了挤地铁,是为了走!够!步!
据说那位英国同事平时是个极其佛系的人,直到公司发起挑战后,他像开了挂:
“他每天走50公里,谁跟他一组谁稳赢。”
![]()
通常来说,这些企业步数挑战是这样的:
用App记录步数,每人每天自动上传,按团队总步数计算积分;配有各种“加分任务”,比如每日打卡、组队活动、主题照片等;当然,也有奖励:假期、礼品卡、捐款等。
听起来是不是很合理、很积极向上?
但问题是——人,一旦有了排行榜,就会不自觉“杀红眼”。
正如那位姑娘吐槽:“我只是想活得健康,结果我在午夜巴黎暴走、在雨中狂奔、在会议室偷偷刷步。”
![]()
而且,挑战期间,一件小事特别容易引爆情绪:忘记上传步数。
Leïla回忆:“有一次我们组一个同事忘了上传,他周末走了3万步没记录,直接拖垮我们排名,大家在群里集体催他:‘快上传啊兄弟!你走的每一步都很重要!’”
有的队伍甚至设了“提醒官”,每晚10点催大家上传步数,像极了当年的查寝班长。
说起来,步数挑战,本意是促进健康,拉近同事关系。但有时候似乎又有些打扰私生活。
比如你周末想宅家追剧,结果组里群消息响起:“姐妹,今天步数才800,没事走两圈嘛!”
又或者你刚刚重感冒,休息一天,队友却忍不住留言:“她是不是放弃了?我们组是不是没希望了?”
![]()
最极端的,有些公司甚至会默认“谁步数高谁积极”,并在绩效考评里提一句:“她在挑战里表现得挺好,人也很有拼劲。”
这哪是运动,简直是“裹脚布式PUA”。
此外,还有一个尴尬现象:有人作弊。
“我朋友所在组有个哥们每天步数飙升,后来被发现他手机挂在宠物脖子上,一天自动刷8000步。”
更离谱的是有人用手机挂风扇,有人用按摩棒模拟走路,还有人用“刷步神器”直接按小时计步,堪称科技魔法。
于是比赛从“你追我赶”,变成“你走我挂,你挂我震”,每个人都在与机械较劲。
![]()
不过,虽然充满内卷、荒诞和吐槽,但也有很多人对这类挑战充满好感。
“我以前不运动的,这次挑战让我养成了走路习惯。”
“平时从不搭理的同事,这次一起走路聊了很多,感觉更亲近了。”
“我们的步数被换算成慈善捐款,感觉走得更有意义。”
某些企业还特别体贴,设计了“非运动加分项”:比如拍搞笑视频、写段子、晒步行美景,帮助不便参与运动的同事也能得分,整体氛围还是轻松有趣的。
其实,步数挑战本没有错,关键在于尺度,初衷和方式,不制造焦虑,只提升健康感和团队感。
总之,你走的每一步,应该是为了自己身体好,而不是为了在群里不被说。
Ref:
https://www.bfmtv.com/economie/emploi/vie-de-bureau/il-partait-marcher-a-3-heures-du-matin-avec-sa-frontale-quand-les-challenges-de-pas-en-entreprise-degenerent_AN-202506070219.html
文|闪电
![]()
点「赞」「在看」为我们打cal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