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总会有人出事,他们管这个叫塌房,这回轮到刚刚走红的那尔那茜。说实话,我对她印象不错,虽然不是属于绝美型女明星,但是演技不错,外形上颇有些英姿飒爽的感觉,所以她这次塌房倒让人觉得挺可惜的。
她出啥事了呢?就在今年高考期间,她自己接受访谈时说,自己是内蒙古的定向委培生,毕业后原本应该回内蒙成为服务大众的公务员,但她违约出国,后来更是进入娱乐界,成为一名演员。
也难怪有人鄙夷地管演艺界这帮人叫戏子,确实没头脑,什么事不过脑子就敢到处说,她的一番话,直接将其一路走来犯的所有错都摆在公众面前。她都犯了哪些错呢?
一、 占用政策红利却拒绝履约:
那尔那茜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享受降分录取(录取线低于普通批次)和“毕业包分配公务员”的优待。根据协议,学生毕业后需返回内蒙古指定单位(如剧团)服务一定年限,但她毕业后未返乡工作,而是直接赴挪威留学三年,后进入娱乐圈发展。说到底,这人的诚信有问题,说话跟放屁一样。
二、态度轻率态度,漠视规则:
她在2023年播客采访中称,自己因“想出国玩一下,进修一下”而放弃“公务员铁饭碗”,并将违约描述为“鬼混三年”。原本她应该按照国家培养计划为公众服务,结果她还将违规出国的行为称为鬼混,也就是说国家政策在她眼里形同无物。
三、挤占优质教育资源与名额的双重问题:
那尔那茜初中、高中均就读于北京顶尖名校十一学校(该校一本率97%,每年60余人考入清北),却以内蒙古户籍考生身份占用定向委培名额。说到底,就是利用内蒙考生降分优惠,当了个高考移民,形成“在北京接受优质教育,却与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考生竞争降分名额”的不公局面。
大家也不要当外国人,高考移民在国内屡见不鲜,那尔那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她是公开自曝的第一人,可歌可泣。
四、政策漏洞的既得利益者:
定向委培本是为边疆地区培养人才的补偿性政策,但她违约后未承担相应后果,比如退还费用、信用记录影响、限制进入体制内等,反而顺利进入娱乐圈并获上戏助教职位。试问,公平何在?
因此,那尔那茜要对公众回答以下问题:
-其违约行为直接导致内蒙古原定人才计划落空,同时挤占了其他可能履约的考生机会。协议明确要求档案转交内蒙古管理,但她留学归国后档案去哪了?
-对比公费师范生等类似政策,违约者通常面临严厉追责(如纳入征信、限制考公),但那尔那茜未受明显影响,这里面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
那尔那茜的错误本质是系统性规则滥用,既攫取定向政策降分红利,又逃避履约责任;既占用边疆教育名额,又依托原生资源优势实现职业跃迁。其行为不仅违反契约精神,更深化公众对教育不公的焦虑。
最有意思的是,那尔那茜的自曝就发生在黄杨钿甜、4+4、哈佛演讲女事件之后,社会舆论对于阶层固化、阶层特权的问题最敏感的时候,她老人家不塌房,谁塌房。
说到底,我们这个国家的老百姓自从解放以后,已经将人人平等的观念深深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普通百姓都知道所有人在人格上,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但凡出现特权耍流氓,都要引起轩然大波,那尔那茜这就是活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