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湖南张家界某学院后门口,一名身穿黑色制服的中年保安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堆放在墙边的外卖一份接一份扔进垃圾桶。
他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垃圾桶就被填满,而另一名工作人员随后就将装满外卖的垃圾桶拖走,哪怕有学生上前阻拦,但保安仍态度嚣张嚷着:“我让你堵门!”
那么,保安为何要这样做?学校又是如何回应的?
矛盾的回应
在事件发酵后,校方很快给出了回应,涉事男子确实是学校职工,但其行为属于个人不当行为,不代表学校立场。
而且校方还解释称,保安此举是出于维护校门车辆进出秩序及周边环境形象的考虑,而且处理结果就是对该职工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要求其赔偿学生损失,并请受损学生到所在二级学院登记以便统一赔偿。
但一回应却未能平息公众质疑,毕竟网友普遍认为“个人行为”的解释难以服众,毕竟如果是保安个人所作所为,为什么学校会“统一赔偿”呢?
而且有学生回忆,往年外卖电动车还能入校,但自从食堂翻新后,门禁便趋于严格,连外卖货架都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共享电瓶车的停车位。
再加上保安在执行过程中,他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结果适得其反,这种以野蛮手段处理外卖,甚至对学生大吼大叫的方式,不仅没能实现他维护秩序的初衷,反而极大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毕竟一个保安的形象,往往能折射出整个学校的管理风格和文化,而且当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个人尊严被如此践踏时,学校里挂在嘴边的“教书育人”便显得苍白无力。
况且大学生多已成年,他们不是生活在军事化管理的封闭空间,而是追求独立、尊重和自主的个体。
点一份外卖,本应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一项再基本不过的自由,而学校作为他们半个“家”,理应提供一个包容和成长的环境,而非通过强制性的、带有惩罚意味的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日常行为。
类似事件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张家界事件并非孤例,在去年10月,广东某学校保安就被曝将学生外卖摔烂的视频引发关注,画面中保安制服人员将多份外卖狠狠扔在地上,9秒视频内就有五份外卖遭殃。
更早的2022年9月,武汉某学校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当时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保安在校门口当众抛扔学生外卖。
面对质问,校方解释为“防疫需要”,要求学生不点外卖、少网购,这一做法引发学生强烈不满:“如果拿疫情当借口,老师也得封闭管理,不能回家!”
此次事件,无疑是给所有高校敲响了警钟,毕竟解决学生外卖问题,堵塞并非长久之计,只会将矛盾推向更深层次,与其在校门口设置层层障碍,不如从根本上提升食堂的竞争力。
根据2022年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要求,学校自主经营食堂的财务活动必须纳入统一管理,定期公开账务,且不得进行利润分配,而且对于委托经营的食堂,学校不得向承包商转嫁建设、修缮等费用。
再加上学校应该思考,如何让食堂成为学生真正“想去”的地方,例如丰富菜品种类,改善口味,降低价格,确保食品安全,这些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只有当食堂能提供高品质、多样化且价格合理的服务时,学生自然会回归食堂,外卖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而且每一份被浪费的饭菜,都是学生勤俭生活的体现,每一个敷衍的解释,都在透支着学校在公众心中的信任。
毕竟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冷冰冰的管理工具,在追求现代化管理的同时,学校更应回归初心,关注学生最基本的需求与尊严,因为有些尊重,不容抛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