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的出发大厅永远人声鼎沸。林悦拖着登机箱,跟在丈夫陈明身后,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梭。陈明穿着笔挺的藏蓝色西装,左手拉着行李箱,右手不停地查看腕表,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离开。
"到了那边记得报平安。"林悦小声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风衣腰带,"听说非洲那边网络不太好..."
陈明头也不回地"嗯"了一声,脚步丝毫未停:"公司都安排好了,有卫星电话。"他在安检口前终于转身,敷衍地抱了抱林悦,"五年很快的,项目结束我就回来。"
林悦仰头看着丈夫的脸。三十四岁的陈明眼角已经有了细纹,但那双眼睛依然如她大学初见时般锐利有神。只是现在,那双眼睛里映不出她的影子了。
"我走了。"陈明松开手,转身走向安检通道,一次都没有回头。
林悦站在原地,看着丈夫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五年,六十个月,一千八百二十五天。她的婚姻就这样被装进了登机箱,带去了遥远的非洲。
回到空荡荡的家,林悦机械地收拾着陈明留下的痕迹——卫生间里少了一把剃须刀,衣柜空了一角,书桌上不再有摊开的文件。这套浦东新区的小三居是他们结婚时买的婚房,如今却像个精致的笼子。
手机震动起来,是陈明的消息:"已登机。"三个字,连个句号都懒得打。林悦苦笑,把手机扔到沙发上。这就是她维持了七年的婚姻——从大学时的如胶似漆,到婚后的相敬如宾,再到现在的形同陌路。
陈明是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这次被派往非洲负责一个为期五年的基建项目。薪水是国内的十倍,代价是五年的分离。林悦不是没反对过,但陈明只说了一句:"房贷还剩三百万,你工资付得起吗?"她便哑口无言。
第一周,林悦每天都会收到陈明简短的信息,无非是"到了""安顿好了""工作忙"之类的只言片语。第二周,信息变成了两三天一条。到第一个月末,陈明的联系只剩下每月一号准时到账的三万元生活费。
林悦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工作不算忙但也不轻松。以前陈明在家时,两人虽然交流不多,但至少家里有人气。现在她每天回到家,面对的就是一片死寂。她试过养宠物,但对猫毛过敏;想过去参加同城活动,又觉得和陌生人强颜欢笑太累。渐渐地,她的生活轨迹简化成了两点一线——公司和家。
改变始于一个暴雨的周五晚上。林悦加班到九点,饿着肚子回到家,发现冰箱里只剩半盒过期牛奶。她打开外卖APP,随便点了份麻辣香锅,备注写着:"请快些,很饿。"
二十分钟后,门铃响了。林悦打开门,一个浑身湿透的外卖小哥站在门口,头盔上的水珠不断往下滴。他手里拎着外卖袋,另一只手却神奇地举着一把干爽的伞。
"您的麻辣香锅。"小哥的声音清朗,"雨太大,餐盒可能有点进水,我用自己的伞遮了一路。"
林悦愣住了。她接过外卖,果然只有包装袋边缘有点湿润。"你...要不要进来擦一擦?"她鬼使神差地问。
小哥摇摇头,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下:"不用了,还有订单要送。祝您用餐愉快。"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补充道,"下次雨天可以备注要汤面类,不容易凉。"
林悦关上门,突然意识到自己甚至没看清对方的长相,只记得他胸前的工作牌上写着"张阳"。
那晚的麻辣香锅出奇地好吃。林悦一边吃一边翻看外卖APP,发现张阳是这家店评分最高的配送员,评论区里全是夸他"细心""准时""态度好"的留言。
从那天起,林悦点外卖时总会特意选择张阳所在的店铺。她发现张阳似乎记住了她的地址和口味,有时会贴心地提醒:"今天香锅比较辣,要不要换微辣?"或者"这家新出的酸菜鱼不错,可以试试。"
一个月后的某个深夜,林悦突发肠胃炎,疼得直冒冷汗。她强撑着点了个粥店的外卖,备注:"麻烦带一盒肠胃药,可以加钱。"
来送外卖的又是张阳。他不仅带了药,还多送了一包红糖:"肠胃不舒服喝点红糖水会好受些。"这次林悦看清了他的脸——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皮肤被晒得微黑,眼睛很亮,笑起来左颊有个小小的酒窝。
"谢谢..."林悦虚弱地说,"多少钱我转给你。"
张阳摆摆手:"不用,我家常备这些。您脸色很差,需要去医院吗?"
林悦摇摇头,突然一阵剧痛袭来,她弯下腰,手里的粥差点打翻。张阳眼疾手快地接住,犹豫了一下说:"我送您去医院吧,这个点不好打车。"
最终林悦没有去医院,但那天之后,她和张阳之间似乎有了某种默契。她点外卖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明明不饿,也会点个下午茶,只为听门铃响起时那一句"您的外卖到了"。
立冬那天,上海下了第一场雪。林悦加班到晚上十点,回到家发现暖气坏了。她哆哆嗦嗦地点了份火锅外卖,备注:"麻烦快点,要冻死了。"
张阳来得比预计时间早了十分钟,手里除了外卖,还多了个热水袋:"路上买的,新的,还没灌水。"
林悦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硬塞给张阳一百块钱。张阳推辞不过,最后只收了热水袋的钱:"二十块,找我八十。"
那天晚上,林悦抱着热水袋,吃着热腾腾的火锅,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温暖的感觉了。她打开手机,和陈明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一周前,她发的"上海下雪了",对方回了个"嗯"。
圣诞节前夕,林悦的公司接了个大项目,全员加班。平安夜那晚,办公室里只剩她一个人。做完最后一页PPT,她看了眼时间——23:47。窗外飘着细雨,街上早已没有了行人。她打开外卖APP,发现只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还接单。
令她惊讶的是,来送外卖的又是张阳。"平安夜还工作?"林悦接过热牛奶和三明治。
张阳笑了笑:"单子少,跑完这单就收工。"他的睫毛上沾着雨水,在楼道灯光下闪闪发亮。
林悦突然说:"要不要进来坐坐?我...一个人过平安夜。"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邀请听起来太暧昧。
张阳似乎也有些意外,但他看了看林悦疲惫的脸,点了点头:"好啊,反正我也没地方去。"
那晚,林悦第一次听张阳讲起自己的故事。他原本是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母亲突发脑溢血后,他辞职回上海照顾。为了时间自由且收入尚可,选择了送外卖。
"我妈现在好多了,能自己走路说话。"张阳捧着热牛奶说,"等再过半年,医生说完全康复了,我可能回去写代码。"
林悦也难得地讲起了自己的婚姻。说到陈明已经三个月没和她视频时,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张阳安静地听着,没有评价,只是在她停下时轻声问:"那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这个问题像一把刀,剖开了林悦一直逃避的现实。她张了张嘴,最终只说:"太复杂了..."
凌晨两点,张阳起身告辞。林悦送他到门口,两人都有些尴尬。"圣诞快乐。"张阳说。
"圣诞快乐。"林悦回应,突然想起什么,"等一下。"她跑回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客户送的巧克力,我不爱吃甜的,你拿去给阿姨吧。"
张阳接过盒子,他们的手指短暂相触,林悦感到一阵微小的电流。
元旦过后,林悦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她减少了点外卖的频率,开始学着做饭。但每周五晚上,她还是会点一份麻辣香锅,因为那是张阳固定配送的店铺。
一月中旬的某个周五,林悦加班到很晚。回到家时已经十一点多,电梯正在维修,她不得不爬楼梯。爬到八楼时,她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张阳,手里拎着她的外卖。
"这么巧?"林悦惊讶地问。
张阳气喘吁吁地跟上她:"不巧,我看到你进小区,特意等了一会儿才跟上。"他递过外卖,"今天店里人多,耽误了,怕你等急了。"
林悦心头一暖。两人一起爬楼梯,张阳突然说:"其实...我下周就不送这家店了。"
"为什么?"林悦停下脚步。
"公司调我去另一个区域。"张阳低头看着台阶,"那边单子多,提成高。"
林悦感到一阵失落,强笑道:"那...恭喜你啊。"
"但我可以申请调回来。"张阳突然抬头,眼睛亮晶晶的,"如果你希望我继续送的话。"
林悦的心跳突然加速。她看着张阳被汗水打湿的鬓角,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香味,一种久违的悸动在胸腔蔓延。就在这时,楼道灯突然灭了,四周一片漆黑。
"可能是跳闸了。"张阳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手机借我照个亮?"
林悦摸索着掏出手机,不小心碰到了张阳的手。两人的手在黑暗中相触,谁都没有立即缩回。借着手机微弱的光,林悦看到张阳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林悦..."他轻声唤她的名字,不是"林小姐",也不是"您",而是"林悦"。
就在这暧昧的气氛即将升温时,楼道灯突然亮了。两人如梦初醒般分开。林悦慌乱地接过外卖,小声说了句"谢谢",转身快步上楼。她听到张阳在身后喊:"明天我休息,要不要一起去城隍庙?听说那儿的新年灯会很好看!"
林悦没有回头,但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好啊。"
第二天,林悦在衣柜前试了足足七套衣服,最后选了一件酒红色的羊毛连衣裙。她化了淡妆,喷了香水,在镜子前转了一圈又一圈,像个初次约会的小姑娘。
城隍庙人头攒动,张阳在约定地点等她。他今天没穿工作服,而是一件深蓝色毛衣和黑色羽绒服,看起来清爽又精神。看到林悦,他眼睛一亮:"你今天真好看。"
灯会很美,两人随着人流慢慢走着,肩膀时不时碰在一起。张阳买了两串糖葫芦,递给林悦一串:"小时候最爱吃这个。"
林悦咬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她突然想起大学时和陈明第一次约会,也是吃糖葫芦。那时的陈明会为她擦去嘴角的糖渣,会把她冰凉的手揣进自己口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之间只剩下沉默和转账记录?
"怎么了?"张阳注意到她的走神。
林悦摇摇头:"没什么,想起一些往事。"她转移话题,"你妈妈身体怎么样了?"
"好多了。"张阳笑着说,"她现在天天催我找对象,说再不结婚她就抱不上孙子了。"
林悦的心突然沉了一下。她三十一岁,已婚,而张阳才二十七岁,有大好前程。他们之间,本就不该有什么。
回程的地铁上,两人都有些沉默。出站时,张阳突然说:"下周我还是申请调回原来的区域吧。"
林悦心头一颤:"为什么?不是那边提成更高吗?"
张阳看着她,眼神温柔:"因为那边没有你。"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林悦平静的心湖,激起无数涟漪。她不知如何回应,只能低头看着自己的靴尖。
二月初,林悦突然接到陈明的视频电话。这是五个月来第一次。屏幕上,陈明看起来黑了不少,背景是简陋的板房。
"这边项目进展顺利,可能提前半年完成。"他说,"公司想让我再接手一个新项目,签三年。"
林悦握紧手机:"意思是...你要在那边待八年?"
陈明点点头:"薪水会再涨50%。国内现在经济不景气,不如多赚点钱。"他顿了顿,"你要是觉得孤单,可以搬去和我爸妈住。"
林悦感到一阵窒息。她突然意识到,在陈明眼里,他们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妻子,而不是真正的伴侣。
挂断电话,林悦坐在沙发上发呆,直到门铃响起。是张阳,送来了她点的晚餐。看到她红肿的眼睛,张阳放下外卖,轻声问:"出什么事了?"
林悦再也忍不住,把陈明的话一股脑儿倒了出来。说到最后,她泣不成声:"八年...我们结婚才七年,他就要离开我八年..."
张阳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最终鼓起勇气,轻轻抱住她:"哭出来吧,会好受些。"
林悦在张阳怀里哭到浑身发抖。这个拥抱不带任何情欲,只有纯粹的温暖和安慰。哭够了,她不好意思地推开张阳:"对不起,弄湿你衣服了。"
张阳摇摇头:"没事。你...打算怎么办?"
林悦苦笑:"我能怎么办?离婚吗?房子是他婚前买的,我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你可以租房子,找工作。"张阳认真地说,"你这么优秀,不该被一段婚姻束缚。"
林悦看着眼前这个比她小四岁的男孩,突然感到一种奇特的勇气:"你说得对,我该为自己活一次。"
那天之后,林悦开始认真考虑离婚的事。她咨询了律师,盘点自己的存款和工作前景。而张阳,则成了她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不再只是外卖员和顾客的关系,而是真正的朋友。
三月初的一个雨夜,林悦突发急性阑尾炎。疼痛让她几乎昏厥,她强撑着给张阳发了条微信:"能不能送我去医院?太疼了..."
张阳当时正在送餐,接到消息后立刻取消了所有订单,二十分钟内赶到林悦家。看到她蜷缩在地上,脸色惨白,他二话不说抱起她就往楼下跑。
"坚持住,马上到医院了!"出租车里,张阳紧紧握着林悦的手,声音发颤。
林悦被推进手术室前,迷迷糊糊听到张阳在打电话:"阿姨,今晚我不能回去了,有个朋友需要照顾..."
术后醒来,林悦第一眼看到的是趴在床边睡着的张阳。晨光透过窗帘洒在他的睫毛上,投下细小的阴影。床头柜上放着一束新鲜的百合,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粥。
林悦轻轻动了动,张阳立刻惊醒:"你醒了!感觉怎么样?还疼吗?"
林悦摇摇头,突然想起什么:"你昨晚...一直在这里?"
张阳点点头:"医生说手术很顺利,但需要观察一晚。"他递过水杯,"喝点水吧,我热了粥,一会儿吃点。"
林悦小口啜着水,突然问:"你妈妈怎么办?"
"我请邻居阿姨照顾了。"张阳笑着说,"她听说你是病人,还让我带了自家腌的酱菜给你。"
林悦的眼眶又湿了。她拿起手机,看到陈明回复她手术消息的只有一句话:"注意休息,需要钱跟我说。"
对比之下,林悦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关心。她看着忙前忙后的张阳,一个决定在心中成形。
出院后,林悦给陈明发了封长邮件,正式提出离婚。她不要房子,不要赡养费,只要自由。陈明的回复出奇地痛快,仿佛早就等着这一天。
离婚手续办得出奇地顺利。四月底,林悦正式恢复了单身。她租了间小公寓,开始新生活。而张阳,依然每天给她送外卖,只是现在他们会一起吃饭,聊天,有时还会去看场电影。
五月中旬的一天,张阳送餐时显得心事重重。在林悦的追问下,他才说:"我前公司找我回去,薪水翻倍..."
林悦心头一紧,强作欢笑:"那是好事啊,恭喜你。"
张阳摇摇头:"但要去杭州工作。"
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林悦感到一阵尖锐的疼痛,比阑尾炎发作时还要剧烈。她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外卖小哥。
"你...什么时候走?"她努力保持声音平稳。
张阳抬头,直视她的眼睛:"明天。但如果你说一个字,我就不走了。"
林悦的心跳如擂鼓。她想起这半年来张阳给她的每一份温暖,每一次陪伴,每一句关心。她知道,如果错过这个人,她会后悔一辈子。
"留下来。"她轻声说,"或者...带我一起走。"
张阳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慢慢靠近,轻轻捧起林悦的脸:"你确定吗?我可能买不起浦东的房子,给不了你前夫那样的生活..."
林悦笑了,眼泪却流下来:"我确定。比起豪宅,我更想要一个会在雨天给我送伞的人。"
他们的第一个吻带着麻辣香锅的味道,有点咸,有点辣,但无比真实。
六月初,林悦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和张阳一起搬到了杭州。她在当地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新工作,而张阳则回到了程序员岗位。他们租了间小公寓,虽然不如上海的豪宅宽敞,但充满了笑声。
七月底的一天,林悦在整理物品时,偶然翻到了前夫陈明的消息。他说自己调回了上海总部,想请她吃顿饭"叙叙旧"。林悦想了想,回复道:"谢谢邀请,但我现在很幸福。"
发完这条消息,她抬头看向厨房。张阳正在笨手笨脚地切菜,说要给她做顿大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圈温暖的轮廓。
林悦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需要帮忙吗?"
张阳转身,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不用,今天是你生日,坐着等吃就好。"
林悦笑着摇头,拿起另一把菜刀:"一起做吧,这样更有家的感觉。"
窗外,西湖的晚风轻轻拂过,带来夏末的芬芳。屋内,两个曾经孤独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彼此的归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