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面蓝字关注我的公号,谢谢
![]()
一个大新闻。《人民日报》昨天在一版发表了对话任正非的文章,全文2700多字,标题为《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
采写这篇文章的是两位记者,一位叫胡健,一位叫陈家兴。采访队伍阵容不小。
文章3个小标题,分别是:
“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理论科学家是孤独的,我们要有战略耐心,要理解他们”;
“社会主义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社会”。
有一位作者这样评价任正非兀然出现——
“继2月17日出席重磅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今天,一向深居简出,刻意保持低调的任正非,再次成为了公众瞩目的焦点。
上次,是受邀参会,就座C位,首个发言。
这次的待遇,甚至更特殊,在天字号报纸的头版、显要位置、单人专访、长篇大幅,享受这一殊荣的民营企业家,任正非是破天荒的历史第一人。”
对话任正非,其实是专访任正非。《人民日报》把这事作为一个重要选题,不会是《人民日报》作为报纸的操作,它代表更高层的战略意图。
![]()
任正非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向来低调,这回高调出镜,对话的内容那么实在,那样可心。干就完了,发展社会,前者不纠缠,后者直面社会存在的目的。对话强调改革开放,代表了社会的呼声。
文章在那里,具体内容大家去读。
我从报纸编辑的角度说说版面安排。
编辑是用特殊的语言符号引导读者阅读的艺术。字号大小,篇幅大小,栏宽长短,放什么位置,跟哪篇文章配合发,都很讲究。
我们来看昨天《人民日报》的版面,很有意思。
一共6篇文章,其中一篇小言论。
第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意见”是今年3月2日的,却在昨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出,这在新闻“时宜性”的选择上,颇具匠心。
头版头条用的半版而不是通栏标题,是想给“对话”留出位置。
传统报纸,因为人们的阅读是从右到左,所以右条为重。
现代报纸,因为人们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到右,所有左条为重。
最左边的是头条,最为重要。
如果是通栏标题,通栏文章,且每栏很宽,则属于重大新闻。
右上角处,是报眼,特别时期的报纸,是专门刊登特殊人物头像的地方,你说重要不重要?改革开放之后的报纸,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报纸要吃饭,所以报眼用来刊登重要广告。今天,如果那地方用来刊登文章,也是重要文章。
所以,昨天《人民日报》第二条,即报眼文章,是稳就业的政策解答,是用来搔读者痒处的民生新闻。
右边文章,叫偏头条。
右下文章,叫倒头条。如果报眼以下一通到底,则统称偏头条。
昨天《人民日报》右边,大篇幅刊登任正非,足见重要。
左下角文章重要性,不如上述各条。但用字体字号边框强调以吸引读者视线,则例外。
昨天《人民日报》小言论《用实际行动兜底线暖民心》,配合头条,仍然强调人民群众福祉。为什么放在左下?因为是编辑部文章,主让客,这是礼数。也不全是礼让,用正楷字处理,清新悦目,仍然强调了它的重要性。
行内还有一个规矩,即便放在头条位置,给予很窄栏目,叫假头条。假头条是报纸与社会平衡的产物。假头条开头宽栏,后来缩窄,叫旗杆头条。
《人民日报》条条重要,我的解读,只是就版面而言,说点行内人知道的话。
我一直喜欢任正非,老头子一脸和善,实话实说。即便相关国家对他的企业再三挤兑,老头子也不恶言伤人。他信奉生意不成仁义在,你阻挠我发展,我依靠自己突破。
任正非告诫华为员工,不要盲目宣传我们领先哪国了。你依靠哪国,是麻婆豆腐,还是鱼香肉丝?即使你在这个行当领先哪一国,也不可能对人家形成威胁。不要总拿麻婆豆腐和发达国家比。要正视现实,找到差距,真真切切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只有奋起直追,才能迎头赶上!
这位不激进的老头子,突然被《人民日报》请出来对话,表明了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也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还表明了社会存在的终极意义,是让人民群众都得到发展。至于那些高大上的理论家们,任正非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词,孤独,老头子有智慧。社会要发展,就得开放,闭关锁国只会让劳苦大众吃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