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屏南县检察院在办理诈骗案件中发现诈骗分子采取“快递邮寄现金”的方式收取钱款十余万元。这一异常情形吸引了承办检察官的注意:寄递行业的安全防线,是否被悄然撕开了缺口?
检察干警随即就针对该“邮寄”过程进行核查,发现本案中的快递站点存在执行收寄实名、检视等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从而使得十余万元诈骗赃款披上普通包裹外衣流入诈骗分子手中。一张由检察监督织就的防护网亟待迅速张开。
刚性检察建议 直指病灶开药方
经过缜密调查,县检察院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对辖区内快递站点开展全面检查,逐一排查、补录存量未实名订单信息;督促站点加大物品检视和安检环节设备投入,并在醒目位置张贴禁寄物品标识;组织对快递站点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学习寄递行业相关制度规定,明确将邮寄现金纳入警示范围。
专项整治落地 提升行业监管效能
检察建议收悉后,职能单位高度重视,集中开展实名收寄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6家寄递企业展开拉网式检查,随机抽查菜鸟驿站3家,覆盖9个快递品牌,确保每一个寄出包裹都“有名有实”,每一件可疑物品都难逃安检设备和执法人员的“法眼”,有效清除行业多年沉积的隐患。
反诈意识入心:铸就全民防火墙
此外,检察官对县域内所有企业及快递工作人员开展《屏南县邮政寄递、物流行业反诈骗培训会》,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诈骗分子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行为的种种手段,将反诈实用技能传授给全体从业人员。参训企业6家9个品牌,参训从业者90余人,发放反诈宣传单300余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