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微软宣布将对Windows 11系统的WHCP认证规则进行更新。新规要求所有通过Windows 11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USB-C接口必须同时支持供电、数据传输和显示输出三大基本功能。
如果设备标注了40Gbps或80Gbps这样的高速速率,还必须兼容USB 4和Thunderbolt 3协议。这项改动计划在未来系统更新中实施。这意味着Windows设备上的USB-C接口将不再区分充电或视频专用口,用户插入后不用担心屏幕不亮或无法充电的问题。
USB-C接口离真正的即插即用时代更近了一步。
不过回顾USB-C的发展,它自2014年发布至今已超过十年,虽然被寄予统一接口的希望,但实际体验仍存在诸多挑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USB-C标准只规定了接口的物理设计,未强制设备必须运行特定协议。举例来说,不同厂商的设备USB-C支持差异很大:高端笔记本如M4 MacBook支持高达40Gbps的传输速率和Thunderbolt 4;中端iPad Pro支持40Gbps速率但协议为Thunderbolt 3;而智能手机如iPhone 16 Pro仅支持10Gbps数据传输,iPhone 16数字版更是限于480Mbps速率。设备之间混插可能导致功能失效。
USB-C线缆的混乱也加剧了问题,外观相同的线缆性能参差不齐:有些能支持240W高功率充电和高速数据传输,另一些却仅限60W充电或低速通信。即使USB开发者论坛USB-IF陆续推出了USB4等新标准和认证Logo用于区分,但这些举措是自愿性的,缺乏强制执行机制。厂商常忽略标注线缆细节如速率或视频支持,甚至用类似Thunderbolt闪电标志误导用户。微软通过WHCP的调整以强制手段规范USB-C接口是个积极进展。不同于以往建议性措施,WHCP要求设备获得Windows认证就必须满足全功能USB-C标准,这将有效淘汰功能不全的接口。
它还能推动整个行业加速全功能USB-C的普及,促进接口真正统一化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更方便专业也更可靠了。新规也存在局限,比如只针对Windows电脑和平板设备,不适用于安卓手机和安卓平板这些功能缩水较多的领域。已上市产品不受影响,短期内市场上仍会流通功能受限的USB-C设备。长远看USB-C接口需要更明确的外部区分方式,例如不同外观用于识别线缆功能如充电功率上限,确保用户一目了然。
USB开发者论坛应强化标识标准化,帮助用户辨识接口和线缆性能。这样USB-C才能从理想迈向现实中的通用性。这些调整对提升行业整体体验意义积极。
加”USB-C接口技术沟通群“加客服申请
工程参考学习资讯
更多关于最新的线缆行业发展讯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将第一时间搜寻到行业前沿讯息和您一起分享!不做盈利用途,文中观点都是基于公开数据及信息,仅供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