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看不见的胜利”
近日,印度媒体高调放出消息:印度S-400防空系统“疑似”在西部边境击落了一架“不明无人飞行器”。而部分自媒体更是脑补到了极致,直接点名“可能是美国的高空侦察无人机RQ-4全球鹰”。但令人困惑的是——现场没有残骸、没有雷达截屏、没有目击记录,只有一句模糊的“目标消失”。于是,印度网友第一个坐不住了:
“所以,我们击落的是空气?”
空气战绩,一击封神?
S-400导弹发射的确有记录。 目标? 未知。 拦截结果? 自信。 后续分析? 空白。一场看似轰轰烈烈的“防空胜利”,结果连对手是谁都说不清。“这是打击‘幽灵’,不是打击敌人。 ”一位印度军评人讽刺道。更加离谱的是,这种“神秘战果”居然成了印度某些电视台的头条,图文并茂,甚至P出了美军无人机被击中爆炸的画面。真真假假,连自家网友都笑出声了:“印度新闻比S-400还准。”
网友们:别再尬吹了
面对媒体的一通猛吹,印度网友罕见地形成共识,评论区火力全开:
- “我们拦截的不是无人机,是大气层。”
- “这不是击落,是误射。”
- “一套S-400就能挑战美国空军? 我们是在写科幻吗? ”
很多网友质疑这背后是否存在“误报”或“误发导弹”的情况,因为并没有启动全国级别的防空响应,也没有找到任何落点数据。
真的有“敌机”吗?
美军方面并未公布任何无人机在该区域失联或坠毁的消息。而美国长期以来对印巴边境空域极度谨慎,无人机任务多在公海或中东执行。换句话说,印度所谓“击落美军无人机”的说法,很可能是自导自演的空中幻想剧。有军事观察员评价道:“从始至终,只有一方在说话:印度媒体。”印度的S-400采购共计5套,目前仅完成部署2套。在缺乏远程预警机、地面指挥网和弹道数据共享的情况下,S-400的拦截效率很难达到理论最佳水平。更别提这次所谓“击落事件”,连交战评估和雷达锁定数据都拿不出来,“体系盲打”,结果就是自己忽悠自己。
巴基斯坦:旁观笑到最后?
对比之下,巴基斯坦选择用行动回应一切。在前几天的冲突,巴空军歼-10CE战机完成霹雳-15实弹发射,拦截超视距目标,击中率高达80%。这边实际打靶,那边空中虚晃,巴方网友讽刺道:“我们是导弹打靶,他们是舆论打脸。”
印媒是最大的“防空武器”?
从中印边境“吓退美军F-35”,到如今“空气击落全球鹰”,印度防务宣传已成为网友口中的“第五军种”:
“印度国防宣传部。”
更有网友制作恶搞图,将S-400发射画面配上“致敬空气英雄”的标题,讽刺意味拉满。就连一些印度军事圈的专业人士也公开表示:“S-400不是神仙,它需要数据链支持、需要天基侦察,需要可靠预警,而不是靠新闻台吹成神。”
结尾:假想敌,真实尴尬
击落美军无人机? 不存在。
击落敌方战机? 也没见过。
击落自己信任度? 那是板上钉钉。
印度防空系统的真正问题,从来不在于S-400的性能,而在于缺乏与之匹配的体系能力和实战逻辑。
一枚导弹能否改变战局,关键不是“打没打出去”,而是“有没有打对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