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潍柴动力营业收入574.6亿元,同比增长1.92%;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4.27%。
乍一看,增速都不及5%,增速并不算高,很多人匆忙得出结论,认为潍柴动力即便是反弹,但也是弱势反弹。
这这恰恰是蒙蔽大家的地方。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里,潍柴动力的核心业务是发动机、变速箱、重卡以及相关零部件,公司业绩好坏跟重卡景气度高度相关。
不过,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如今的潍柴动力,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和智慧物流等四个板块,其中,“智慧物流”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了4成,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2020年至2024年,“智慧物流”业务收入从649.8亿元增长至88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32.9%提高至41.4%,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这么说吧,潍柴动力即将迎来第一大业务、第二大业务双轮驱动、双轮齐飞的局面。
先说“动力总成及重卡”业务。
根据海通证券研报显示,随着经济恢复以及“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国产重卡销量有望逐步回升,预计2025年销量为102.6万台,同比增长13%。
这就意味着,靠着重型发动机、重型变速器全球销量第一、重型卡车中国领先的行业地位,潍柴动力的第一大业务将重回增长。
背后的逻辑是,重卡报废年限通常是8-9年,考虑到上一轮上行周期从2016年开始,那么2025年正是重卡报废的拐点。再叠加以旧换新政策,重卡迎来新一轮景气度。
重点说说股价。
2016年年初至2021年2月,按后复权计算,潍柴动力从61元附近一路上涨至433.91元,累计涨幅超过600%。
当时的背景是,国内重卡销量从2016年的73万台增长至162.3万台,翻了一番以上。所以,如果将2025年视为新一轮景气度起点的话,股价会不会也重新?
再说“智慧物流”业务。
2012年,潍柴动力收购身陷亏损且一度资不抵债全球第二叉车企业德国凯傲集团,并在2014年并表;2016年,在潍柴动力的推动下,凯傲21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仓储自动化公司德马泰克。
尽管这笔收购在当时备受争议,但最终证明,为潍柴动力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2024年,德国凯傲集团营收115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3.7亿欧元,同比增长17.5%。
至此,凭借智慧物流业务,有望再造一个“潍柴动力”。
而这就要说到公司的并购。
从2005年开始,潍柴动力就开始不断并购之路,除了前面提到的德国凯傲集团之外,潍柴动力先后收购了多家拥有悠久历史的全球巨头公司。
可能有人会说,全球并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市场也不乏因并购拖入泥潭的公司。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经历了两次世界经济危机、多次经济波动的洗礼后,潍柴动力的并购没有明显败笔。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潍柴动力商誉为248.09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7%,并不算高。
自2018年以来,除了2022年,潍柴动力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均为200亿元以上,高于同期净利润。也就是说,公司的盈利质量非常高。
2018年比,潍柴动力账面总现金从423.25亿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885.55亿元,且公司短期借款大幅下降,说明公司并购并未给公司带来债务压力。
事实上,跟
“不碰房地产、不搞金融投机,也不做低端业务”,潍柴动力的并购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智能物流以及氢燃料电池上。
另外,正如公司自己说的,
最后说说公司在清洁能源上的布局。
潍柴动力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燃气发动机,另一条是动力电池路线。2024年,天然气重卡发动机市场份额接近60%;在动力电池业务上,潍柴动力于2023年与比亚迪展开战略合作,建设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基地,总投资560亿元,分三期建设。
除此之外,潍柴动力在氢燃料领域也有布局。总之一句话,作为燃油车时代的巨头公司,并未忽视向新能源的转型。
综上,无论是燃油重卡时代还是新能源重卡时代,再叠加公司“智慧物流”作为公司第二增长点,潍柴动力无疑值得更多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