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间,腾讯探索出了一套相对系统、成熟的产品发展方法论。这里按照产品的基本开发流程,先分析腾讯做产品的“基本方法”。
后面,报告还将进一步分析腾讯的“产品创新方法”、“产品升级方法”,将这些方法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对其产品方法论的一个粗线条、总括式描摹。
A.产品的最终标准:体验为王、口碑为尺
2010年,马化腾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关于互联网未来的8条论纲”演讲(俗称“马八条”)中,提出“产品经济逐步在演化到体验经济的时候,独特的体验将成为所有产业的一个价值源头,这也为产业增值打开了一个无穷空间”[5]。
互联网经济是“体验经济”,因此,腾讯产品开发的最终标准(也是腾讯内部检验标准)是围绕着“体验好”、进而形成“好口碑”为依据的。
在这里,按照腾讯的说法,所谓“体验好”就是要“超预期”——想要给用户意想不到的体验,就不能仅仅满足用户的诉求,更要超越用户的预期,带给用户意想不到的体验。
马化腾说,“用户不会向你述说自己的欲望,所以问卷调查什么的基本没用,但当你把直抵内心秘境的产品放到他们面前时,他们就会两眼放光,大叫‘就是它’。”[6]
![]()
而有了“体验好”,接下来,就要通过突出的产品核心功能、深入细节去建立产品的“好口碑”:
如,早期QQ邮箱获得的口碑就是凭借着“超大附件的存储与发送功能”;QQ影音,作为一款播放器,则是凭借“用最少的占用资源来实现播放功能”而获得了好口碑。
因此,为了形成“好口碑”,腾讯在产品开发上是“细节至上主义者”。马化腾说,“网络服务的细节非常重要。系统固然重要,但细节更加重要,因为细节可以使用户对产品的好感不断加深”。[7]
![]()
那么,如何检验细节的成败呢?腾讯的经验是:每个功能不一定要用得多才是好,而是用了的人都觉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最终,按照上述标准,即便在腾讯内部,在不同团队开发产品的比拼中,只有具备体验好、口碑好,才会被认为是“具有自传播能力的产品”,才会给予资源、流量的支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