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在明,如何“复仇”?

0
分享至

自2024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弹劾案后,国家领导层长达172天的权力真空终于画上了句号。

当地时间6月4日清晨,在刚落幕的第21届总统选举中,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在明以49.42% 的得票率,毫无悬念地当选韩国新一任总统。

这场提前两年举行的大选,缘起于整整6个月前那场举世震惊的紧急戒严事件。由于尹锡悦非法发动戒严而遭弹劾,此次大选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惩罚性。正如2017年朴槿惠被弹劾后,文在寅轻松赢得第19届大选一样,由最大反对党候选人胜选,可谓顺理成章。因此,李在明获得的绝对优势,与其说是其个人或共同民主党的胜利,不如说是荒腔走板的尹锡悦和国民力量党拱手送上的“礼物”。此外,这也寄托了过去半年间历经宪政剧烈动荡之后,韩国民众对拨乱反正的强烈期待。

当下,韩国已顺利地完成了拨乱反正的第一步,即通过和平、合宪的方式解除戒严,罢免总统并实现政权更迭。但更关键的是,李在明执政后的第二步怎么走。其最大前车之鉴,来自8年前同样在“惩罚性大选”中无悬念当选的文在寅。



6月4日,李在明和夫人在韩国首尔的国会议事堂门外向支持者致意。韩国总统李在明于当日上午在国会正式宣誓就职 图/IC

8年轮回

2017年5月,文在寅在韩国民众“这还是国家吗?”的悲愤呐喊中就任总统,宣誓洗涤沉疴积弊,重建“像样的国家”。然而,他对“旧势力”的过度清算,反倒加剧了自李明博政府以来日益政治化的司法环境。就在他进行清算的8年前,李明博对解甲归田的前总统卢武铉穷追猛打,展开侮辱性调查,酿成后者悲剧性的离世,也由此埋下了两党对立激化的祸根。

中国坊间广为流传的“文在寅复仇记”,以文为挚友卢武铉报仇雪恨的美好结局收尾。然而现实的终章,却是一出荒诞的悲剧。文在寅的“复仇”将检察官尹锡悦推上了权力风口,后者声名鹊起后成功反戈,以“审判文在寅政府”之名当选总统,随即在任期内对包括李在明在内的政敌展开暴风骤雨般的扣押、搜查与起诉,动用检察权穷追过往一切。即便如此,尹锡悦仍未能清除政敌,最终如麦克白一般陷入疯狂,不惜动用军事手段而走向自毁。

这正是文在寅政府留给李在明的最大前车之鉴:以“清除积弊”为名的拨乱反正,非但未能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了两党间白热化的政治对抗。短短20年间,韩国已三度经历总统弹劾,两任总统遭罢免。围绕“惩罚”与“审判”的这一周期性政治运作模式,宛如安徒生童话中的那双红舞鞋,一旦穿上,便陷入无法停歇的加速旋转。戒严事件便以最直观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韩国两党之争已到何种无法调和的境地。它已接近一场内战,不仅发生在朝野之间,亦渗透蔓延至立法、司法,乃至社会领域。

文在寅政府留下的另一前车之鉴,是以“国民主权”之名削弱代议制民主。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抗议曾是促使朴槿惠下台的关键力量,文在寅政府上台后,更进一步强化了直接民主的倾向。共同民主党及其支持者将民主化运动时期形成的“民主”与“反民主”对立框架,不仅套用在政党竞争,也扩展到社会层面,塑造了所谓“觉醒公民”的道德共同体。讽刺的是,尹锡悦在发动戒严后也采用了类似镜像策略。近半年间,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双方都以“行使国民主权”为名展开了大规模动员,甚至有人自嘲:“韩国人的最大爱好就是救国。”

挣脱政党与代议机制的制约,直接动员群众,看似践行“主权在民”,实则暗藏民粹主义与社会撕裂的风险。

如今,8年时间过去,新任总统李在明再次站在了文在寅所处的位置,面对一个宪政秩序遭严重动摇后渴望拨乱反正的社会。尽管他在竞选期间一再强调“恢复宪政秩序与社会共同体”“放下恩怨”,但在社会政治高度极化的现实之下,仅凭宽容与克制之姿,远不足以赢得信任。更何况,九年前他还曾撰诗明志:“我是一颗石子/滚在布满牛粪的路上/被这边踢、被那边踩/每踢一次就长大/每踩一次更成长/我是一颗活着的石子/长大,再长大/终有一日/终将变成巨岩/将踢来的脚狠狠碾碎。”

对于这位出身贫寒、少时历经磨难、从政后饱受政治性司法攻击与舆论抹黑、在恐袭中死里逃生、不得不穿防弹衣参选的特殊政治人物而言,当他掌握大权,终成“巨岩”之后,能否避免重蹈文在寅的覆辙,跳出“审判”与“复仇”的恶性循环,整合高度撕裂的社会,将是其未来五年执政的最大考验。



5月23日,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烽下村,韩国前总统文在寅与夫人出席已故前总统卢武铉逝世15周年追悼仪式 图/视觉中国

名不符实的“进步”与“保守”之争

此次大选的另一大看点,是李在明在竞选中公开将共同民主党定位为“中道保守”,主动舍弃了长期以来的“进步”标签。这一转变,绝非仅为争取中间选民的权宜之计,也蕴含着重塑韩国政治版图的雄心。这一点,在李在明此次提出的政策纲领中深有体现。

在经济政策上,李在明放弃了他在上届大选中最受瞩目的全民“基本收入”承诺。这一普惠型福利政策曾是他担任城南市市长期间的标志性政绩,也助推他从地方官员一跃成为全国性政治明星。而此次,他转向强调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倾向“亲企业”“富人减税”,与强调“包容性增长”“收入主导增长”的文在寅政府相比,该立场更接近倡导“涓滴效应”的历届保守政府。

在社会议题上,李在明刻意回避了韩国最敏感的性别问题,这也与当年自称“女权主义总统”的文在寅形成鲜明对比。在国际特赦组织发给四位总统候选人的问卷中,李在明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在“性少数”“性别不平等”“反歧视”等关键议题上持同一立场,皆选择“不回应”。对于曾被尹锡悦扬言撤销的女性家庭部,李在明亦采取温和保守立场,主张更名为“性别平等家庭部”,删除了反女权选民尤为反感的“女性”二字,也采纳了部分男性受“逆向性别歧视”的观点。

在两党一贯分歧最为显著的历史认同与对朝政策领域,李在明也展现出与以往民主党政府不同的态度。在国家历史认同问题上,他主张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在被提名为候选人后的首次公开行程中,他不同寻常地依次参拜了李承晚、朴正熙、金大中、金泳三四位前总统的墓地。其中,李承晚与朴正熙是韩国保守派与极右翼的核心象征人物,也是进步阵营中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在对朝与外交政策上,李在明强调以美韩同盟为基础,强化美日韩合作,实现朝鲜半岛和平,推动朝鲜无核化与人权改善。这一立场与包括尹锡悦在内的历届保守政府并无实质性差异,仅在实务层面突出了实用与灵活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金大中、卢武铉、文在寅等历届“进步政府”标志性的韩朝首脑会谈,并未出现在李在明的政纲中。

正因如此,竞选期间不少观察者纷纷发问:李在明与共同民主党为何“右转”?然而,更准确的提问应是:为何共同民主党不再继续扮演“进步”的角色?

长期以来,人们惯将共同民主党与国民力量党分别视为“进步”与“保守”政党,甚至简单地归类为左派与右派。然而,若从政党谱系、政策导向与意识形态来看,即便不参照以社会阶级为重要变量的欧洲,而是以“右派国家”美国为参照系,这两大主流政党本质上也皆属保守政党,都代表中上层有产阶级利益,历来在社会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上也无根本分歧。两党的主要区别在于:共同民主党相对温和,更重视朝韩和解与和平;国民力量党则更深地继承了李承晚、朴正熙时代的冷战威权主义基因,这一点也在尹锡悦戒严及后续的一系列政治操弄中袒露无遗。

那么,这两大本质上皆属保守的主流政党,为何披上了“进步”与“保守”的对立外衣?这与朝鲜半岛冷战结构下,韩国政党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有关。简而言之,其政党分化并非源于意识形态分歧或社会阶级斗争,而是以1990年的“三党合并”为契机,统治精英集团内部的派系斗争逐渐演化为两党体制的结果。在“三党合并”前,韩国诸政党在意识形态上并无显著差异。被称为“保守大联合”的党派合并,与其说是基于政治理念,不如说是出于主要政治人物的利害权衡。然而,此举却意外地对韩国政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催生了如今“保守”与“进步”的政党分野。

以卢泰愚与金钟泌为代表的冷战威权势力,通过与民主化象征人物金泳三的结盟,不仅在民主化新时代中获得了合法性庇护,更成功以“保守派”之名延续政治生命,演变为今日的国民力量党;被排挤在外的金大中派系在突破孤立、广泛团结在野力量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进步”的身份,这便是共同民主党的前身。

可以说,韩国两大政党所谓“保守”与“进步”的分野,本质上是长期战略性模糊,乃至刻意“误用”政治标签的产物。前者急需“保守”身份来洗刷其亲日、冷战独裁的历史污点;后者作为改革型保守派,亦需借“进步”旗帜团结大众,在选举中占据道德与舆论优势,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步左派的声音。此外,金大中首次实现政权更替后,陷入危机的旧保守势力以“亲北左派”之名对金大中及其后的卢武铉、文在寅政府发起的一系列意识形态攻势,也进一步加深了两党水火不容、分处政治光谱两极的错觉。

理解上述渊源后,我们便很容易理解当代韩国政治中诸多“怪现状”的成因。譬如:为何“候鸟政客”不时出现,在两党间反复跳槽?为何“进步”的共同民主党执政后,总免不了受到“打左转灯向右转”的批评?更重要的是,两党之争何以常常激烈到裹挟整个社会的程度?

问题的根源,均在于被“进步vs保守”表象所掩盖的“保守一边倒”现实。由于保守两党未能广泛代表社会利益,最核心的社会经济层面的阶级矛盾难以在政治层面得到表达与化解,反而被有意无意地转移或置换为地区、性别乃至代际矛盾,从而模糊了问题焦点。其结果便是,政治精英的权力之争,持续成为扰动并撕裂社会的震源。

特别是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下,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劳动阶层与边缘群体被排除在既有政党代表体系之外,难以通过政治渠道改善自身处境,愈加孤立与原子化。在无处安放的愤怒与失落中,部分人投身于宗教团体或极右翼组织,更易受街头动员、仇外情绪与民粹主义吸引。这也解释了,自去年年底的戒严事件以来,韩国社会为何会掀起一波又一波暴力与仇恨交织的极右翼浪潮。

由此可见,李在明撕下与共同民主党并不相符的“进步”标签,或许是基于长远谋划的决断。戒严事件与其后国民力量党的一系列荒唐行径,已充分暴露其极右守旧本色,也反映出其标榜的“保守”理念的实质——除冷战意识形态与对既得利益的维护之外,实则空洞无物。趁此契机,由“中道保守”的共同民主党接管保守一翼,重塑过去30余年来名不符实的政党代表体系,重新定义“保守”内涵,或可推动韩国政治格局的深层重组。

最理想的剧本是,国民力量党在这一过程中分裂并被倒逼改革,部分温和派脱离极右翼,与共同民主党合流;共同民主党中的偏左翼派系则与其他进步政党整合,为长期孱弱无力的真正进步派提供成长空间,将殖民冷战遗绪与极右翼逐步边缘化,从而形成名副其实的“进步vs保守”竞争格局,这才是利于韩国政治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真正拨乱反正。

然而,对于当下仍深陷冷战分裂格局、两党轮替执政惯性根深蒂固、社会结构性矛盾尖锐的韩国,尤其在特朗普再度执政后美国加深对东亚地缘政治介入的背景下,这一美好愿景显得过于理想化。



6月1日,韩国华城市,韩国改革新党总统候选人李俊锡(右)在竞选集会上拉票 图/IC

远方的风暴

从现实角度来看,共同民主党的“中道保守”宣言,也是对近年来韩国社会整体保守化趋势的理性顺应。即便在此次“惩罚性大选”中,金文洙与李俊锡代表的泛保守阵营仍获得49.4%的得票率,与李在明几乎持平,足见其支持基础依然稳固。在这股保守化潮流中,尤以年轻男性群体的右倾化最为显著。

此次大选后韩国三大电视台公布的出口调查数据显示,泛保守阵营在20多岁男性选民群体中的得票率高达77.3%,较上届大选尹锡悦在该群体的得票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这一急剧右倾势头发生在戒严弹劾后的特殊背景下,尤显惊人。更令人瞩目的是,全国得票率仅为8.34%的“85后”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在20多岁男性中却以37.2%的得票率高居第一。这些数据表明,国民力量党所代表的部分守旧极右势力尚未退场,新一代的极右翼政治明星李俊锡已崭露头角,并在年轻男性选民中积聚了显著影响力。这为“李在明时代”与韩国政治的未来投下了一层不祥阴影。

哈佛大学毕业,最年轻的党代表,40岁成为总统候选人……集诸多耀眼头衔于一身的李俊锡,是新自由主义主导下新极右翼政治的代表人物。自与国民力量党决裂后,他致力于塑造自身为“超越两党政治”的“第三势力”代表与新生代“未来领袖”,崇尚以公平竞争为最高价值的优绩主义,基于此反对一切以平等为导向的政策理念,主张“干预竞争即犯规与特权”。在这一框架下,他极力嘲讽“政治正确”, 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与排斥包装为对公平的捍卫。

极右翼的通用策略是寻找替罪羊。对于尹锡悦所代表的旧极右翼而言,替罪羊通常是朝鲜等“境外势力”,以及被贴上“亲朝”等标签的国内异议者;而李俊锡所代表的新极右翼,则将矛头对准那些被视为“妨碍自由竞争,试图搭便车”的群体——女权主义者、残疾人、外国移民,乃至所有弱势阶层。在社会经济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现实背景下,这一叙事策略格外具有煽动性,与部分年轻男性的愤怒、挫败和失落,尤其是反女权主义情绪形成强烈共鸣。

李俊锡作为“第三势力”政治人物的崛起,意味着仇恨、厌恶与排斥等情绪,不再是潜伏于边缘的隐忧,而正转化为一股可见的政治力量,为一场远方的风暴积蓄能量。从戒严引发的宪政动荡中刚刚恢复元气的韩国民主,日后或将持续面临新旧极右翼势力合流交汇的冲击。

李在明在就职宣誓后的国民讲话中,承诺“终结内乱”“成为终结分裂政治的总统”。然而,这一目标并非仅靠对尹锡悦的审判与政权更替即可达成,而需彻底动摇滋养新旧极右翼的既有政治社会结构。正如安徒生童话中,穿上“红舞鞋”而无法停止旋转的少女,最终靠果敢地砍下双脚而求生。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韩国—朝鲜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周晓蕾

编辑:徐方清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华为新技术将对标英伟达,大幅提升AI算力利用率

华为新技术将对标英伟达,大幅提升AI算力利用率

观察者网
2025-11-16 14:31:24
等你下课,高市早苗:中日贸易额是美日的1.4倍,占日本GDP的7.7%

等你下课,高市早苗:中日贸易额是美日的1.4倍,占日本GDP的7.7%

子业一说财经
2025-11-16 17:45:16
苹果将自2026年起改为春秋两季发布iPhone

苹果将自2026年起改为春秋两季发布iPhone

新浪财经
2025-11-16 23:31:38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

界面新闻
2025-11-16 11:29:53
日本若是与中国对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一周

日本若是与中国对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一周

通文知史
2025-10-28 21:00:06
惨案诞生!世界第5踢疯了,双人戴帽,C罗缺阵也没有关系

惨案诞生!世界第5踢疯了,双人戴帽,C罗缺阵也没有关系

足球狗说
2025-11-16 23:57:25
联合国官员否认哈马斯在10.7的性暴力,引发以色列强烈反击

联合国官员否认哈马斯在10.7的性暴力,引发以色列强烈反击

桂系007
2025-11-16 23:17:12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墨印斋
2025-11-15 16:42:56
采购吃回扣是怎样暴露的?看完惊呆,原来自己穷是因为胆太小啊!

采购吃回扣是怎样暴露的?看完惊呆,原来自己穷是因为胆太小啊!

夜深爱杂谈
2025-11-08 20:27:12
死的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死的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叨叨话影
2025-11-16 12:45:45
A股:股民朋友做好准备!明天(11月17日)的市场会这样走

A股:股民朋友做好准备!明天(11月17日)的市场会这样走

风风顺
2025-11-17 00:05:10
赵丽颖户外散步被偶遇,网友吐槽身材五五分,和我们普通人差不多

赵丽颖户外散步被偶遇,网友吐槽身材五五分,和我们普通人差不多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1:07:59
康师傅高价面溃败,没人买了,半年少卖11亿

康师傅高价面溃败,没人买了,半年少卖11亿

流苏晚晴
2025-11-16 20:05:41
山西“狗伤人血案”聪明的女人凭一句话救全家,郭家却因蠢酿悲剧

山西“狗伤人血案”聪明的女人凭一句话救全家,郭家却因蠢酿悲剧

观察鉴娱
2025-11-16 17:19:28
1890元机票改签费24400元?多方回应

1890元机票改签费24400元?多方回应

大象新闻
2025-11-16 16:02:03
全运会奖牌榜:广东队34金领跑反超山东3金,福建河南冲击前五

全运会奖牌榜:广东队34金领跑反超山东3金,福建河南冲击前五

烧体坛
2025-11-16 23:55:10
舒淇自曝想生小孩但没能如愿,否认冯德伦是丁克,曾停工一年备孕

舒淇自曝想生小孩但没能如愿,否认冯德伦是丁克,曾停工一年备孕

乡野小珥
2025-11-16 14:26:32
毛泽东和蒋介石书法对比:性格刚好相反、果然字如其人

毛泽东和蒋介石书法对比:性格刚好相反、果然字如其人

中国艺术家
2025-11-07 05:25:04
159亿票房换不来尊重?哪吒用空椅抗议偏见

159亿票房换不来尊重?哪吒用空椅抗议偏见

小椰的奶奶
2025-11-16 14:25:55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2025-11-17 02:03:00
中国新闻周刊 incentive-icons
中国新闻周刊
运营主体:《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33749文章数 20708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游戏
教育
房产

手机要闻

古尔曼:苹果iPhone正经历史上最大变革,iPhone 18/Pro分开发布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避开老气的着装方式,美得自然又大方

《纪元117:罗马和平》多人游戏问题大 育碧承诺修复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