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江苏作为省名出现得最晚。
中国大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大致范围确定于明朝,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包括,北直隶、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
![]()
1428年(宣德三年)以后,明朝统分为两京、十三承宣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斡难河卫。 两京是北直隶和南直隶; 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 关西七卫统治现今的青海和新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统治西藏西部和拉达克。
虽说明朝的山东还包括现在的辽宁,但当时山东北边的辽宁这一块被称为辽东,山东布政司辖区设有山东都司和辽东都司。
可以说,最晚从明朝开始,山东已经形成,范围与今天的山东省大致相同,已有600年的历史;而“山东”首次作为政区名称出现,还得再往上追溯到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
同山东类似,清朝时期湖广省才分为南北两省,但湖南和湖北作为独立的行政区划概念始于唐代,唐广德二年(764年),朝廷将江南西道划分为湖南观察使和湖北观察使 ,其中“湖南”指代洞庭湖以南地区,首次以行政区划形式确立名称,成为后世“湖南省”的源起。
相比山东、湖南,江苏直到1667年(康熙六年)才独立设省,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合称为江苏。
取名都这么随便,用江宁(南京)和苏州首字作为省名,江苏其他府其他县怎么看?合着江苏就是你江宁府(南京)和苏州府呗,那关我常州、无锡、镇江、南通、泰州、扬州、淮安、盐城、徐州、连云港、宿迁啥事儿!!
1667年江苏设省治时就已经埋下了散装的种子。
可能有人要说了,当时安徽(安庆+徽州)跟江苏一起设省,为啥安徽没有江苏散装?
因为,江宁和苏州相看两厌,有清一朝江苏就一直是散装的,从来没成为过一个省。
安徽省建立以后,安徽布政使因为嫌安庆地僻,长期赖在南京办公,南京成了名副其实的“徽京”,当时江苏巡抚和江苏布政使的驻地均在苏州,苏州成为江苏事实上的省会。
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从江宁移驻安庆,南京才结束了其徽京的历史。与此同时,增设江宁布政使驻江宁,江苏布政使只辖苏松常镇四府及太仓一州。
![]()
1667年安徽设省以来,安徽巡抚、安徽布政使辖区重合,也没变过,安徽各府总归有个头头,出了事也知道找哪个省级衙门办理,安徽省的认同感慢慢地建立了起来。
但江苏一直都是九龙治水的局面。
驻地在苏州的江苏巡抚太偏,很难管到苏北地界儿,那里是驻淮安的漕运总督(从一品或正二品)、和驻清江浦的南河总督(从一品或正二品)的地盘,再往上还有一个两江总督压着。
江北运河沿岸的淮安、扬州经济发达程度不输江宁、苏州,至今淮扬菜仍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其“五味调和”的特点,一直都是国宴的主菜。
于是有清一朝,江苏长期维持着这么一个散装局面,没有像安徽那样形成初步的省级认同。
江苏缺乏省级认同到了什么程度呢?
甚至到江苏设省的238年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都能出现“苏淮分省”的闹剧。
![]()
“苏淮分省”是指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施行的一项改革行政区划的举措,其内容是将原江苏省(江宁府、淮安府、徐州府、扬州府、通州、海州、苏州府、松江府、太仓州、常州府、镇江府及海门厅)分为江淮省(江宁府、淮安府、徐州府、扬州府、通州、海州)和江苏省(苏州府、松江府、太仓州、常州府、镇江府及海门厅)。 自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905年1月27日)政务处议设江淮巡抚开始至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十七日(1905年4月21日)清政府明发上谕裁撤江淮巡抚设置江北提督止,前后仅存三个月。
此时,距离清朝灭亡(1911年)已经只剩下6年,此后经历民国、新中国,江苏拥有过首都,还分出去了上海,区划变动下一直没有形成有效整合,散装程度维持到了现在。
![]()
当下中国所有省份的范围和名称在清朝就已经大体确定,而纵观全国,没有一个省份作为名称的历史能有江苏这么单薄。
明清没有河北省,但河南、河北这个称呼自古就有,早在唐朝时便以这块地儿设了河北道;辽宁的省名虽几经变化(辽东—盛京—奉天——辽宁),但指代的区域大体保持一致,辽河这个称谓更是能追溯到汉朝。
黑龙江、吉林的历史比较短,一个以江为名,一个以城为名(吉林市),但命名历史也贯穿了清朝始终,也正因为黑龙江、吉林的历史较短,黑吉辽三省+内蒙东部的人才会以东北人自居。
西南地界,早在唐朝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南诏之主阁罗凤为“云南王”,到元朝设了云南行省;宋朝把巴蜀地区设置的四个路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到元朝设了四川行省;贵州这个称谓也可追溯到宋朝,公元974年当地的土著首领普贵归顺宋朝,并在宋朝的敕书中出现了“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句话,到明朝设了贵州省。
至于其他用山河湖海命名的省份多不胜举(山东、浙江、湖北、海南……),突出一个贴切,新疆、西藏、内蒙古同样顾名而思义,一看就知道指的是哪块地儿。
中国取名最奇葩的要数这四个省,福建、甘肃、安徽、江苏。
福建这个名字源于唐朝,在这里设立了福建节度使,管辖福州、建州、泉州、洋州、汀州等5个州,取福州和建州(福建省辖县级市建瓯市的古名)的首字为福建,沿用至今。
甘肃源于元朝的甘肃行省,取自甘州、肃州的首字,甘州即今张掖市,肃州即今酒泉市,明朝时并入陕西,清朝恢复。
同样是硬凑的省名,福建始于唐朝,甘肃始于元朝,历史都比始于清朝的安徽、江苏远,安徽好歹清朝时期统一在安徽省政府的领导之下,勉强形成了同省认同。
遍观中国所有省份,只有江苏,不仅名字硬凑,建省历史还短,内斗从建省开始就从来没停止过,debuff叠成这样的省份,在散装程度上那真是无省能出其右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