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条热搜备受热议,说安徽师大一名男老师,多次对个别女学生猥亵、性骚扰。这类事频繁到再次看见听见都快麻木了,但此次更为经典。
学校不装了,面对如此明显的违法犯罪的行为,别说没有警方介入,不追究其法律责任,他们甚至连开除这名男老师都舍不得,而是直接给该男老师安排了一个“学校保卫处”的工作。
理由,“给他留了一口饭吃。”
这得是有多少把柄在别人手里,才能把搞笑与讽刺,演绎到这般淋漓尽致的程度。否则也太不科学了,事情本身就与学校无关,把人开除,身上就沾不到屎。
可他们偏偏不!
不过我发现评论里虽然尽数都是讥讽,但抓到重点的非常少见。
“换到保卫处,他还不是在学校里,那些被他猥亵骚扰过的女学生,每天都得回忆一遍伤口。”
“校长怎么想的,是不是有把柄在他手里,赶紧查查,说不定有惊喜。”
“离谱到这种地步,直接去挖保护伞吧。”
从这些评论里不难看出大家的愤怒与不满,但是不是少思考了点什么,又或者说,是不是被别人带圈套里去了?
请问,让这个大学老师,去干“保安”的活,你觉得算奖励他,还是惩罚他?
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你是这名男老师,你愿意接下来每天去保卫科上班吗?成为一个风里雨里的忠实老保安,动不动还要值夜班?
我的意思应该讲明白了,你让一个大学老师去干保安,他怎么肯的啊?除非这个“门卫岗位”是个高配版的,比如保卫处副主任、坐办公室、平时喝茶、偶尔巡逻,工资照旧。
那就不是保安,而是“暂避风头的包间”了。
说得更简单点,以该男老师这么多年的积累的人脉以及能力,大家觉得他需要去跟那些年纪一大把的老人抢保安的饭碗吗?
或者换个角度,不是他“需不需要”,而是他“肯不肯”或者“愿不愿意”。
我觉得大概率是不肯也不愿意的,毕竟猥亵、性骚扰的行为,跟性侵之类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他不至于因此而找不到工作。
既然如此,那么问题就来了,他完全可以换个地方去上班,他甚至还能继续找到一份“老师”的工作,却为何此刻愿意“委曲求全”,去干保安的工作?
大家都在斥责学校没有直接开除他,还给了他一个保安的工作。唯独没想过,这保安的工作,会不会就像“免职”一样,是驿站,而非终点。是给公众一个暂时的交代,而不是一个真心实意的处理。待风平浪静,看他东山再起。
否则,整件事的前后逻辑,压根就说不懂。
这花里胡哨的手段,稍不留神就被带进去了。就像有些官员“主动辞职”后跑去企业任顾问开公司,明里离场,暗里上桌,赚的盆满钵满,还能秀200多万的耳环。“调岗”只是换了面具,台词没变,观众却早被灯光晃花了眼。
所以,重点根本不在“为何这名犯了事的老师还能去学校保卫科上班”,而在“他为什么舍不得离开学校”,以及,“学校又为什么舍不得他走”。
这背后,是遮丑、是庇护、还是利益?
看上去像是在处理,其实根本没动根子,甚至连面子都懒得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