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了,印度这回快要成为真正的三哥了。
最近印度宣称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同时还对外放出狠话,说只要他们坚持现在的计划,再用两年到三年,就能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中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坐四望三,印度经济支棱起来了,那么印度的上限在哪里?会威胁到中国的地位吗?
我们先来看看三哥这个第四是咋来的。
按照印度国家转型机构的说法,印度拥有人口红利,地缘经济机遇,和政策刺激等一系列利好,所以经济迅速增长。
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跟着凑热闹,预测印度今年经济增速为6.2%,把日本的0.9%和德国的零增长秒成渣,展现出了全球增长极的潜力。
虽然这才上半年,印度就开始庆祝,多少有点半场开香槟的意思,不过三哥干出这种事情来,倒也符合他们的性格。
乍一看印度的经济数据,确实唬人。
2023年,钢铁产量 1.4 亿吨,水泥产量 3.9 亿吨,均列全球第二。
手机产量 1.5 亿部,全球第二。
汽车产量 507 万辆,全球第三。
可这些数字就像皇帝的新衣,扒开一看,全是泡沫。
莫迪老仙大力发展了好多年的制造业,仍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根据印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过去 10 年,印度制造业占 GDP 比重,死死卡在13%至15%,纹丝不动。
全球产业转移的风吹得再猛,越南、墨西哥都喝到了汤,但印度却只能轮到塞牙缝。到现在还是年年贸易逆差,在全球贸易中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年来,印度制造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手机产业,产量确实不算低,很多跨国品牌都在印度建厂,但干的都是组装的活儿,零部件高度依赖中国。
别的产业更不用说,除了组装,还是组装。
对比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出口23%的份额,印度才占1.8%,简直就是个小透明,连中国的零头都够不上。
制造业乏力,那么问题来了,印度6.2%的经济增速,是靠什么撑起来的?
答案是服务业,客观来说,三哥搞服务业还真有点成绩。
老规矩,拿数据说话,去年印度服务贸易出口全球占比4.4%,对比中国,我们的服务贸易出口也才占全球4.8%。
但是,印度的服务业,跟发达国家的高端服务业不是一个概念。
印度服务业出口,主要就是IT外包,给欧美企业做做软件,维护一下数据库等等。
另外还有客服,大量美国公司的客服,都外包到了印度的班加罗尔,导致很多美国人在网上吐槽,说只要一打客服电话,对面就是一股咖喱味的英语,交流困难。
所以说,印度的服务业出口,吃的是发达国家的剩饭,再想往上发展的话,就要跟发达国家抢饭碗了,必然遭到打压,而且高端服务业非常依赖人才,以印度的条件,培养不出全球顶级的人才,即便培养出来了,也根本留不住。
真正推动印度经济增长的主力,其实是印度国内的低端服务业,也就是他们14亿人口的吃喝拉撒玩。
说白了,靠的其实是人口增长,人多了,吃喝拉撒就消耗得多,就能拉动GDP。而且印度的人口结构很好,年轻人的比重还在不断增加,年轻人的特点就是不存钱,挣多少花多少,更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这么看的话,印度6.2%的经济增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中国在印度这个体量时,曾经保持接近15%的增速。
而且,印度作为一个后发型的国家,如果不能把工业先搞上去,服务业就是空中楼阁。
其他国家都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服务业才开始爆发,而印度却反其道而行之,工业基础薄弱,却强行让服务业挑大梁,这种头重脚轻的经济结构,属于是没有发达国家的命,却得了发达国家的病。
所以,以印度14亿人口的不断霍霍,追上日本德国确实不难,但想追赶中国?这不是量变积累的问题,而是发展逻辑的问题。
瘸着脚走路,注定了走不远,所以观察印度经济,我们不能被它的GDP迷惑了,还要看他们的制造业,如果制造业没有进展,就无法打开发展的上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