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加速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当下,质量已然成为企业立足的根本。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的发言掀起轩然大波。他直言华为采用的宁德时代电池提前五年超越新国标,按华为质量标准,某些车企的车无法出货。这一言论不仅展现了华为对质量的执着,也让人们重新审视汽车行业的质量现状。
余承东素有“余大嘴”之称,过往言论常引发争议 ,比如曾宣称华为Mate70系列实现芯片100%国产、鸿蒙智行要吃掉BBA市场等。这些言论起初饱受质疑,但随着华为产品的推出,部分设想成为现实。此次谈及汽车质量标准,有人质疑其是否夸大其词,毕竟汽车行业发展多年,各大车企都有自身质量把控体系,断言某些车企一台车都无法出货,听起来确实有些夸张。也有人怀疑,这是否是华为打压竞争对手的营销话术,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这样的言论极易吸引眼球,为自身品牌造势。
近年来,汽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陷入严重内卷。为了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部分车企打起“价格战”,不断压缩成本。据统计,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远低于前些年 ,这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零公里二手车”现象便是其中之一,为了冲业绩、回笼资金,部分经销商将库存新车注册为二手车低价售卖。这不仅扰乱了市场价格体系,也让消费者对车辆质量和售后产生担忧。与此同时,一些车企的过度营销也饱受诟病。夸大车辆性能、虚假宣传配置等现象屡见不鲜,给消费者带来误导。魏建军曾对此表达不满,呼吁车企实事求是宣传,保障用户权益 。此外,小米汽车的起火事故也为行业敲响警钟。2024年9月,南京一辆小米SU7交通事故后冒烟起火,官方虽称是路面湿滑和驾驶人操作不当导致,但仍引发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注 。2025年3月安徽池州的小米SU7碰撞爆燃致人死亡事件,更是将小米汽车推上风口浪尖,碰撞后爆燃原因、车门是否无法打开等问题引发热议。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华为坚守质量底线的做法显得尤为可贵。华为自涉足汽车领域,便将高标准质量体系融入其中,从零部件采购到整车生产,每一步都严格把关。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的电池提前五年超越新国标,便是华为追求高质量的有力证明。华为在问界车型生产中引入手机制造的AI拍照识别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系统,还邀请大量用户参与beta测试,模拟真实用车场景,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在最新发布的《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中,问界凭借优异品质,稳居新能源汽车品牌质量排名之首。
余承东的言论,无论是否存在夸大或竞争策略考量,都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汽车行业要想健康发展,车企必须树立正确质量观,摒弃短视行为,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唯有如此,中国汽车产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