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认知里,日本人的身高似乎一直不高。但倘若回溯到古代,他们的身高状况会超乎许多人的想象。一组百年前的武士照片的曝光,将古代日本人矮小的身材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那么,古代日本人究竟有多矮?是什么导致了他们身材矮小?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从历史人物身高看古代日本人身高水平
日本历史上有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的身高数据能让我们对古代日本人的身高有个初步认识。在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是个关键人物,他几乎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曾掌控大半个日本。
据考究,织田信长的身高约为 170 厘米 ,而在当时的日本史书中,竟称他身材 “魁梧”,是一位 “巨人”。这一描述,着实让人有些意外。要知道,在现代社会,170 厘米的身高虽不算矮,但也远称不上巨人。
可在古代日本,这样的身高却能获此殊荣,足见当时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水平之低。
与织田信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臣秀吉,他同样是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可身高仅有 140 厘米左右,常被人戏称为 “猴子”。织田信长也曾多次拿丰臣秀吉的身高打趣,叫他 “猿猴(さる)” 或 “秃鼠(はげねずみ)” 。
此外,德川家康,这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身高只有 159 厘米 ;有着 “战国第一猛将”“日本之张飞” 称号的本多忠胜,身高约 140cm ;日本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武田信玄,身高更是只有 153 厘米 。
这些在日本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身高都如此有限,普通民众的身高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让人咋舌的是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德川纲吉,他作为德川家族第五代将军,身高竟然只有 124 厘米 。堂堂一国首脑,身高如此之低,实在超乎常人想象。不过,据说德川纲吉患有小儿症,属于特殊情况。
但即便抛开这个特殊例子,从其他众多历史人物的身高来看,古代日本人的身高普遍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考古发现中的古代日本人身高线索
除了从历史人物的记载中了解古代日本人的身高,考古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日本绳文时代(日本石器时代后期),通过对这一时期遗址中出土的骨骼遗骸研究发现,男性平均身高约为 158cm 左右,女性平均身高约为 149cm 。
进入弥生时代(公元前 300 - 公元 250 年),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有了进一步提高。到古坟时代 (250 年 - 538 年),男性平均身高变为 163cm,女性平均身高为 152cm,这一时期达到了日本古代平均身高的峰值。
然而,好景不长,从平安时代 (794 年 - 1192 年)开始,日本人的身高不断下降。平安时代男性平均身高下降到 161cm,平安末期更是降至 157cm。进入江户时代,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降至最低点,大约在 155 - 156cm,女性身高则更矮,大约在 143 - 145cm 。
日本战国时代正处于平安时代和江户时代之间,也就是日本人身高不断下滑的阶段。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战国时期那些武将的身高如此令人 “担忧”。
例如,日本历史小说家、整形外科医生筱田达明在《日本史名人身高测定》一书中,依据历史人物肖像画、服装、甲胄、肱骨长度等推测人物的身高和体型,结果发现战国时代武将的身高普遍不高。
像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武田信玄等名将的身高,与传统印象中高大威猛的武将形象相差甚远。从现代人的眼光看,他们的身材显得过于矮小。
饮食因素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耕地面积有限,古代时期粮食产量难以满足民众需求。而且,当时贵族以及后来的高级武士阶层以吃肉为耻,在很长时间内,日本人的饮食主要以谷物、蔬菜和鱼为主,肉类摄入极少。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长期缺乏肉类提供的丰富蛋白质,使得日本人普遍营养不良,这对身高发育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尽管日本是临海国家,鱼类资源丰富,但鱼类的营养成分与肉类有所不同,无法完全替代肉类对身高发育的作用。即便在农业技术有所进步后,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持续限制了日本人身高的增长。
生活环境因素
古代日本社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然而,日本土地贫瘠,可耕种土地面积狭小,导致百姓生活困苦,常常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给,身高发育自然受到阻碍。
此外,为了适应农业生活和战争需求,古代日本人经常进行强制劳动和征兵。对于青少年而言,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过度的劳动和战争压力,使得骨骼和关节过早承受过重负担,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进一步限制了身高的增长。
遗传因素
有研究指出,日本古代的土著民身高原本就不高,普遍不足一米六。更为严重的是,古代日本人存在近亲结婚和早婚早育的现象。近亲结婚容易造成基因缺陷,引发许多隐性遗传病,大大增加了生出有发育缺陷孩子的概率。
而早婚的母亲自身往往尚未发育完全,有的甚至不足 14 岁,在这种情况下生育,孩子出现发育不良的可能性极高。长此以往,不良的遗传因素不断积累,对整个民族的身高产生了负面影响。
百年前武士照片中的真实形象
一组百年前外国人拍摄的日本武士照片,真实地展现了当时武士的形象。从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武士身材矮小,与现代影视剧中高大帅气的武士形象大相径庭。
这些武士虽然身材矮小,但个个面露凶光,眼神中透露出杀气,手中紧紧握着武士刀,仿佛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进攻。他们的盔甲制作得较为宽大,武器弓箭也比自身身高长很多。
这并非是他们本身身材魁梧,而是为了弥补身高上的劣势,通过外在装备来增强自身的气势。然而,身长不足五尺的人要撑起沉重的盔甲,还要挥舞高出自身几十厘米的武器,必然要耗费大量力气。
许多武士从十几岁就开始从军,从小练武,骨骼和关节过早承受了过重的压力,这无疑对他们的身高发育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日本为提升身高所做的努力
面对身高普遍偏低的状况,日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试图改善。古代日本统治者意识到自身基因的不足,曾有计划地派出一些贵族子女与中国通婚,期望借此改善本国的基因。
到了近代,这种思想更是达到狂热的程度。在美国驻扎日本期间,日本高层甚至主动将女子送去军营,鼓励日本女子与美国士兵同房,以至于美国离开后,在日本留下了不少私生子。
除了这种较为激进的措施外,日本武士在军中会特意将盔甲制作得高大威猛,武器弓箭也造得比自身身高长,以增强气势;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出门会穿上木屐,木屐的高度不仅能增加身高,从远处看还能让人感觉身材高大,而且木屐走在地上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也让他们觉得更有气势。在当时的日本,地位越高的人,木屐的高度也越高。
现代日本人身高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明治维新之后,西方文化传入日本,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日本人的身高开始逐渐增长。
明治时代,虽然整个时期日本人平均身高仍然处于低位,男性在 155cm 左右,女性在 145cm 左右,但从大正时代(1912 年 - 1926 年)开始,日本人身高出现上升趋势,男性平均身高达到 162cm,女性为 151cm 。
到昭和前期,日本人身高整体又有所提升,男性平均身高为 165cm,女性为 153cm 。上世纪 70 年代,日本男性平均身高提升到 167cm,女性提升到 157cm。
根据 2019 年《日本国民健康营养调查》记载,如今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为 171 厘米,女性的平均身高为 158 厘米 。现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在某些年龄段超过了一些西方国家。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饮食结构的改变,西式饮食习惯的引入,让日本人增加了肉类、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营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回顾古代日本人的身高状况,我们看到了多种因素交织对一个民族身体特征的影响。从曾经普遍矮小的身材到现代身高的显著提升,日本在身高变化上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这一历程不仅反映了人类自身发展受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也展现了通过社会变革、生活改善等途径,人类在身体发育方面能够取得的巨大进步。
如今,当我们再提及日本人的身高时,已不能简单地用过去的眼光看待,而是要从其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全面认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