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和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5月25日至27日,应遂溪县人民政府邀请,我会组织由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对遂溪县食品产业开展为期三天的深度调研。此次调研聚焦产业现状分析、政策规划建议、品牌提升路径等核心议题,旨在为遂溪县打造“广东省食品工业强县”提供智力支持。
![]()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原主任邓小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经销商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李葆华,国食智库秘书长冯全普、《中国食品工业》杂志副总经理高金争、中食采销创新中心主任杨志刚等深入遂溪县食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种植基地及供应链配套企业,并于26日召开专题座谈会。遂溪县委书记骆华庆主持座谈会,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剑等县领导及20余家本地食品企业负责人参会。
深入一线把脉产业现状
![]()
调研组先后考察了广东福东海药业有限公司、湛江双湖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品先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全源农业有限公司、正大食品(湛江)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以及火龙果种植基地、电商基地、全联集采冷链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调研组对遂溪县特色产业矩阵表示高度认可,特别肯定了预制菜产业23.9%的高速增长和冷链物流体系的快速完善。
座谈会上,刘剑县长系统介绍了遂溪食品产业发展现状:2024年规上食品工业企业产值达112亿元,连续四年超百亿,培育出3家“湛江老字号”和3家“广东老字号”品牌;预制菜、大健康食品等新兴产业增速显著,电商物流成本下降33.3%。同时坦言当前面临“产业链协同不足”、“精深加工占比偏低”等挑战,提出将通过《遂溪县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打造四大方向、构建“1+3+N”产业空间布局。
精准献策把舵发展方向
针对遂溪产业特点,专家团队提出系列战略性建议:李葆华认为:遂溪县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建议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部分骨干企业结合,借助企业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生产技术、成熟的市场网络、强大的品牌张力,推动“火山红薯”等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
邓小明从政策视角建议:“抢抓机遇,推动甘蔗、火龙果等特色作物纳入‘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清单,建设跨境食品加工示范区。可借鉴山东预制菜产业经验,争取省级财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冯全普聚焦规划提出:“建议构建‘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模式,依托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食品创新中心,同时挖掘‘长寿之乡’文化IP,开发药膳预制菜等差异化产品。”
高金争表示,“遂溪县已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特色园区承载+全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尤其是特色规模种养殖基地、智慧冷库和电商‘领跑县’优势,为食品工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还要延伸产业链。”
杨志刚就品牌提升建言:“遂溪火龙果、下六沙虫等农产品应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矩阵,通过‘中食优选’等权威平台强化认证;红糖产品可借鉴‘云南古法红糖’品牌故事,打造‘遂溪火山红糖’地理标志IP。”
孙中华会长总结时指出:“要发挥‘健康生态食品产业集群’优势,推动‘种养-加工-冷链-电商’全链数字化改造,建议申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争取中央财政衔接资金支持。”
政企会联动共绘蓝图
县委书记骆华庆表示,此次调研为遂溪食品产业把脉开方,县里将逐项研究落实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与中食协合作,共建食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二是年内举办“遂溪特色食品产业招商推介会”,靶向引进精深加工项目;三是全力支持企业技改和品牌建设。
未来,遂溪县将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产业规划、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共建、联合招商、产销对接、人才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遂溪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食品生产供应基地。此次调研标志着遂溪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政、企、会多方联动的新阶段,为创建“广东省食品工业强县”注入强劲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