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董娟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庆萍
年轻的朋友,别再久坐了,不然很容易长“腚”时炸弹!近日,扬州某高校大四学生小王(化名)连续多日熬夜撰写论文,突然发现自己的屁屁处(骶尾部)隐隐作痛,挤压后流出不少脓血样的液体。坐卧难安的小王前往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其骶尾部长了“藏毛窦”。“该病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毛发旺盛、久坐、肥胖及有不良卫生习惯者为高危人群。”扬州市中医院肛肠科主治中医师王苏表示。
典型病例
久坐多日熬夜写论文,男生骶尾部长了“藏毛窦”
王苏介绍,小王连续多日熬夜撰写论文,每天除了吃饭、上厕所、睡觉,屁股都不离座椅。小王刚开始只是感觉骶尾部皮肤有个“小疙瘩”,本以为过一段时间就会痊愈。结果,“小疙瘩”竟是“腚”时炸弹,常常会有脓性液体流出。与此同时,小王还感觉肛周肿痛。忐忑不安的他前往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王苏发现患者的臀部毛发浓密,骶尾部距肛缘约5厘米处有一个像“火山口”一样的窦状外口,外口见少量血性分泌物,伴有异味。
据临床症状,综合彩超及MRI,王苏确诊小王所患疾病为“藏毛窦”。在王苏的建议下,小王接受了“藏毛窦切除+袋型缝合术”。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辨证施治。“我们给患者用誉为‘疮疡之圣药’的古方仙方活命饮口服治疗。”王苏介绍,该方的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乳香、当归、皂角刺等,具有清热消肿、散结解毒、活血止痛、生肌消痈的功效。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王摆脱了困扰许久的“难言之隐”,恢复良好并于近期顺利出院。
身上的不适消失了,小王终于能安心坐下完成论文,他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寄给王苏,表达自己的谢意。
专家提醒
久坐、过度肥胖、卫生习惯不好等均为诱因
何为“藏毛窦”?王苏介绍,“藏毛”是指内藏有毛发,“窦”是指小孔或空腔。藏毛窦指发生在骶尾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因毛发残留于皮肤下形成窦道或囊肿,故称为“藏毛窦”。
其典型临床症状为:
瘙痒和不适:早期无继发感染者,可表现为轻微瘙痒和皮肤增厚。
局部肿痛:骶尾部见硬块或“火山口”样的凹陷,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分泌物:窦道可溢出血性或淡黄色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
反复感染:感染可能反复发作,形成脓肿或多个窦道,并自行破溃。严重时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王苏介绍,藏毛窦的诱发因素有:一类是先天因素诱发,如骶尾部皮肤的凹陷畸形。另一类是后天因素导致,如久坐或骑行皮肤摩擦破损、过度肥胖、卫生习惯不好等,臀沟处的毛发会断裂刺入附近的皮肤,毛发作为异物可引发炎症反应,或细菌侵袭局部感染,进而形成藏毛窦。
如何治疗藏毛窦?王苏表示,有三种治疗方式:
一般治疗。对于早期的无症状患者,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透气、干燥,适当脱毛即可。
药物治疗。轻度感染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配合局部清洁护理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切开引流:对于急性脓肿,需切开引流,排出脓液。手术切除:对于严重感染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行根治性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病变组织及炎性窦道,避免再次复发。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合适的手术方式,选择开放愈合或闭合创面。
王苏提醒,藏毛窦虽是个小毛病,但极易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发现有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询专科医生,切勿让“小毛病”延误成“大问题”。
(扬州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