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随着清脆的手机提示音响起
陈女士的手机上收到
一条银行到账短信
这个比预期提前半个月的到账惊喜
源自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的
无收据线上发还执行案款机制
截至目前
该机制已惠及600余名当事人
1000万元“纸上权益”
通过数字化通道秒变“真金白银”
据了解
以往执行款发放存在“三难”:当事人需多次往返法院提交身份证、银行卡等材料;外地当事人动辄耗费数日奔波;审批流程长达近一个月。这不仅影响群众获得感,更导致部分案款长期"沉睡"。
孝感市中院执行局局长肖中兴用“三笔账”解读改革动因:“群众的时间账、法院的效率账、司法的公信账,倒逼我们刀刃向内改革。”
今年4月9日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
正式推行无收据线上发还执行案款机制
该机制以“减法思维”重构流程
减材料——取消纸质收据,依托立案时签署的电子《收款账户确认书》建立数据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操作;
减环节——通过“一案一账户”系统直连银行,案款到账后通常10日内支付完毕;
减跑动——除线下立案,当事人还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指尖即可完成账户信息备案,历史积案补录后即享“云发放”。
自该机制实施不到2个月的时间
孝感两级法院已成功发还
执行案款超600笔
累计发还金额达到1000万元
案款到账后
10日内可支付完毕
大幅提升了案款发还效率
机制的高效运行背后,是法院人对每个细节的 “较真”。
为确保每笔款项精准直达,孝感两级法院构建双重保障体系:
立案庭设立“信息哨兵”,对邮寄立案材料即时查缺补漏;
执行局推行“二次核验”制度,发放前通过人工二次复核,精准拦截错误账户信息,确保每笔款项“精准投递”。
“司法为民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肖中兴说,“针对邮寄立案的信息补正和老年人群体使用难等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在法院官网、立案小程序中增设‘案款发放指引’模块,提供《收款账户确认书》电子模板下载、开户行信息查询链接、直观的图文演示或视频教程等,让当事人‘一看就懂、一填就对’。”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佘玥 通讯员陈诚
制作:包梦婷
校对:李舜钇
责编:徐文
终审:朱霞
出品:孝感市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